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梁寒郡的日记》最新章节。
然后又开始酸了。然后还是劝自己不要酸。触发了喜爱悲伤,于是一直悲伤。我有好多话想说,但是想来想去,始终凝不成块,说不出来,抱怨也?依赖也?我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想不出所以然,于是默默看书。
天生不愿意玩的人,你拉着他去玩,他也不高兴。不应该强人所难的。
我就只想要一个简简单单的生活,为这个简简单单,加油吧!
仿佛许多事不再困扰我,我已经将他们完全舍弃了。仿佛我知道我要干什么了,去做不问为什么,也不想求一个结果。
对,我就是喜欢玩。
毒鸡汤里的故事自然是可以成真的,但是之所以说它有毒,那就是它隐藏起来许多东西。就是成功背后的苦,不是人人都能吃的。
人言不可信,渐渐的不愿意听人说话。如果心里有个不信任,或者持续无端怀疑,人会疯掉。所以我宁愿相信,可是被骗了怎么办?套路太多,人就要被逼疯了。
其实我明白,凡人看圣人永远都觉得毒,觉着我们完全没生活在一个世界里。嘴上也念叨,心里也想,凭什么?究竟凭什么人家是死不掉的凤凰,我是烤熟的老母鸡?
问了一圈下来,最后还是要接受现实,我就是一只灰头土脸的老母鸡,不要靠近火,不要没事惹人注意,搞不好就被吃了。
人如果不厉害,那么全身上下最贵重的,也就剩下有自知之明了。
不用着急的,也不用刻意去祈祷运气好。得过且过式的坚持,就蛮不错。
因为我迷糊之中觉着,磨难并不是成功的铺垫。不一定是。
害!事实又胜于雄辩,你看看,这里不就真的有个人成功了么?你想说再多,也要被堵回去。得得。
然后我发现,许多事情是解耦的,不是杂糅的。生命中许多痛苦的经历都可以独立出来,因为它们并不影响到后面什么,既不留下后遗症,仅仅是给脑袋留了一点回忆,跟心加了一份强韧。
靠,那我白说了。
也不是无感了,比那个严重多了,是回避加无感,明明是无感的(极其不敏感),还要回避,生怕自己敏感起来。
我发现人的思想是分层的,当你升了一层以后,就觉着上一层里高大上的话像放屁。什么爱与xing的,唉?那都是什么?不知道那些是什么,不考虑,不触及,不需要。曾经困惑着你,让你迷惑不解的谜题被你完全撕碎,丢弃。许多话转成耳旁风,你知道,别人的信念是别人的,你是怎么想的,才是你自己的。
别人说,你要如何如何,不然就废了。你说,qnmd,我想怎么过就怎么过。
这是一种成长。
成功者之所以能成功,真的是因为他承受了太多太多,最后把他做的事一列出来,开玩笑,多得要死。虽然那些是解耦的,可是放在寥寥几页上写出来,还是觉着多,觉着彼此杂糅分不清。当然,我们讲成功者的故事时,忽略了未成功而死去的人,这就是幸存者偏差,去一万个人,死了九九九九,一人成功,一人封神。文字里宣传的,是万里挑一。
我辛辛苦苦积累下来的爱意消失了。随着眼泪消失了么?我究竟是无法爱人么?
一本书不是在说100,就是在说0,从来不说50附近的事,那这本书不适合普通人看,好像用不到。合着好不好看也是全凭运气嘛?那还有什么事是人能完全捉摸的?
高不高雅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不好吃就不吃,不好喝就不喝。非甘醴不饮,非梧桐不栖,管你高雅不高雅,老子不吃这套。
我以为是我抑郁了,结果我发现自己应该开心的时候还是不开心,我才知道,我不是抑郁了,我本人就是抑郁本尊。好家伙嘛!
有一段文字,看了以后,心震荡了许久(具体说了什么,也不想说,全部隐去,很好猜)。说选另一半,要看,这个,这个,这个,再现实一点,要看这个,这个。然后最终我们不是为了停留在选上,我们还要去尝试,一直等待,好饭也馊了。就还要花精力去体会什么,培养什么,改变什么。
靠!我是想明白了,我懒,我懒得要死,尝试不了一点。真的太累了完全感觉不到哪里快乐。
我只是觉着,什么都不顾及地看一会儿书,真的爽。
没必要老是批判,不喜欢看,下次就不看了呗。不论对谁来说,这世界上的书,不好看的绝对比好看的书多得多。一不小心触碰到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就把手缩回去就好了。
我打心底里觉着,别人书里的故事一点也不好看,但我也清醒地认识到,别人书里的故事是真的,是现实发生的,是在地面上的。而我的想法,大多幼稚,大多虚浮,大多理想化。
当然,我不管我是谁,我只知道,我该叫大哥的时候,就得叫大哥。
咬文嚼字的书看多了,就有种文人气,市井的书看多了,就有些江湖气。可是不管什么气吧,仅仅停留在读书上,那就只是小气,成不了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