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短别重逢的你我》最新章节。
没了焦点,也失了温度。
-
家中事务尘埃暂落,美娟回到店里进行了更细致的盘点和评估,终觉经济萧条之下贸然投资并非明智之举,便决意将店面出租。
入秋以来,她一直带着儿子住在父亲那儿。
怀民还在休病假,一开始也每天都待在这儿,后来见美娟只要看见他就沉下脸,两人相处实在别扭,便改为只晚上来做一顿饭。
尽可能地,默默给美娟补补身子。
大事不敢提,怀民唯有尝试在一些生活琐事上破冰。
那日他说:“我报了驾校,等学了车,我接送小行上下学。”
美娟不理。
这日他问:“天凉了,用不用给你和小行收拾几件厚衣服、拿到爸这儿来?”
美娟不应。
渐渐地,怀民从期待美娟跟自己说话,悄无声息演变为害怕、甚至恐惧美娟会突然开口。
他在怕什么,两人都清楚。
-
夫妻二人之间的问题简直不要太明显。
老爷子每每劝说闺女带外孙回家、不用惦记他个老头子。
美娟就会嗔怪父亲怎么总是赶人。
某次当着怀民的面,父女俩又拌起嘴来。
怀民千不该万不该,自以为是地打了句圆场:“没事儿、爸,我一个人在家没问题,就让美娟和小行多陪陪您吧。”
-
这一年国庆节,是两人结婚十周年纪念日。
怀民一大早提着活鸡活鱼登门。
美娟不在,只爷孙二人在用废弹壳焊接小坦克。
怀民给美娟打去传呼,留言问她几点回来,等她开饭。
美娟竟破天荒回了通电话到家里,说不用等她,她有应酬,要忙到很晚。
只可惜,电话铃响的时候怀民正在厨房忙碌,是儿子接的。
导致他错失了美娟施舍的好几个字儿。
-
美娟一早出门,是去参加平泰在冰城一个最新地产项目的奠基仪式。
因为胡总亲自出面,租了她中*大街的门面,将作为别墅和高端住宅的营销中心,她不能不给面子。
由于洪水导致城郊大量房屋倒塌、土地被冲毁,部分区域彻底丧失居住功能。
平泰借着灾后重建的政策窗口,以接近成本的价格竞得了部分基础设施与福利房重建项目。
并以此置换到几处黄金地块,将效仿琼岛地产热潮的开发模式,打造集购物、休闲于一体的高中端商品房社区,正式推出『千禧?江畔』项目。
典礼上烟雾炮齐鸣时,美娟再次见到很多在大哥葬礼上见过的熟面孔。
他们穿着行政夹克,轮流挥起鎏金铁锹往基坑里填土。
互相恭维着身体倍儿棒。
无需胡总介绍,这些市领导都认识美娟。
可胡总还是十分重视地,将她以文化局笔杆子的身份介绍给诸位领导。
并在谈笑间,于二人之间建立起一座-外界不易察觉的共赢桥梁:
“我胡某一介粗人,正需要邢小姐这样的人才多多指点,才能交出跟得上城市发展的好成绩。
请诸位放心,托各位领导和父老乡亲的福,我们平泰能在龙江立足,一定会让千禧江畔,成为咱们冰城的最新文化示范……”
即便轻易看出——胡总是在利用自己根正苗红的身份、来夯实他在政圈的人脉基础,美娟也并未生出丝毫反感。
她早已看透,人与人之间最可靠的关系,不正是相互利用,你借我站台,我借你爬梯?
如是,无需斟酌,美娟便在这场以城市建设为名的利益漩涡里,顺势做出决定——
她要回到岗位上。
只有重拾笔杆、拿回签发权,才能摒弃那些固守的糟粕和跟风的虚浮,让真正符合新时代的油墨透过文件渗进城市肌理,进而将文化工作燃成真正的火炬,实实在在照进人心。
-
不同于当年下海经商,美娟这次弃商从政,完全没跟怀民商议。
而作为烈属,她想回单位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
10月5号,中秋节。
美娟一早便给自家拨去电话,对怀民说:“今天早点过来,我有重要事宣布。”
“……”不等怀民多问一句,听筒内就传来一阵叫人慌乱至极的忙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怀民心中已经生出最坏猜测。
他在家来回踱步,想着要不找借口不去算了,能拖一天是一天。
最终,他还是在儿子打电话来、说想吃孜然羊肉后,买好菜,蹬自行车前往军工大院。
一路都皱着眉,汗流浃背。
-
还好还好,美娟只是在团圆饭桌上告知家中三位男士:
“精品店我暂时不做了,已经把门市出租。
节后我会回文化局复岗,至于副业,以后有机会尝试再说。”
她话音刚落,老爷子立即露出欣慰笑容。
老人家就是这样,儿女想要折腾,他无条件支持,可毕竟是从大风大浪走过来的,他还是希望闺女能珍惜当下,选择相对踏实安稳的生活方式。
“好,年代不一样啦,现在这文化经济战是怎么个打法、我老头子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我的闺女我了解,不管在哪都能打出漂亮仗,你决定好了就行。”
收到父亲的赞成票,美娟目光扫过怀民,却没等他发表意见,直接转向儿子,柔声问:“小行听懂了吗?妈妈要换工作啦,以后应该能多些时间陪你,好不好啊?”
小行高兴得蹦起来:“嗯!好!太好啦!”
旋即,美娟又对父亲说:“爸,我之前做生意从您那儿拿的钱……”
她本想说全数还给父亲,却见老爷子摆摆手,语气很轻松:
“我老头子拿钱没用,你们留着吧。
你二哥的奖金和补助也都在我这儿,他走之前偷摸跟我说过,说你要用就给你,可我寻思着,还是留着给他娶媳妇儿吧。”
话落,老爷子又抚着外孙的头,面容和蔼道:“大舅舅的钱,就留给小行将来娶媳妇儿,好不好啊?”
“爸……”不等孩子给出反应,美娟颤音想要表示反对。
却见老爷子又摆了摆手,语气平和,却不容置喙:
“跟钱有关的事儿都不叫事儿,别拿出来搁饭桌上耽误吃喝。
吃完饭就回家吧,一块儿走,都走。
明儿一块儿去双城看看小行爷爷奶奶,回来就该上班上班,该上学上学。”
说罢,老爷子执起筷子给外孙夹菜,慈爱笑说:“小行啊,记不记得姥爷教过你——夏天水满河,冬天冻死鹅?
今年冬天啊,咱们这儿指定老冷啦。
姥爷打算去桂海躲躲。
就是姥爷给你讲过——好多战士在昆仑关和鬼子们浴血奋战的桂海。
到时候等你放了寒假,自个儿坐飞机来找姥爷,咱去博物馆、去纪念塔,好不好啊?”
-
正式搬回家后,美娟没再一直冷着怀民。
工作有变动,生活作息也自然要跟着调整。
他们会互相知会谁接送孩子、会沟通晚上吃什么。
怀民问美娟回单位是否适应,她也会简单答复。
偶尔还会主动跟他讨论两个单位之间存在交集的政策方向,以及要给儿子报什么兴趣班。
只不过自打回到家,她就一直跟儿子睡。
怀民每每想要趁儿子睡了找美娟好好谈谈,她都会冷淡绕开。
儿前儿后两副面孔。
两人这日子过得,就如同刚烫好的衬衫,丁点儿褶皱没有。
然则除了推心置腹道歉,怀民其实还有件更重要的事要同她商量,却统统没机会开口。
-
某天夜里,怀民被油烟机的嗡鸣拽醒。
他起身走出房门,就见厨房门缝漏出的光像把裁纸刀,将黑暗切成两半。
他踩着光斑行至厨房门口,看到美娟正背对着他、站在油烟机下抽烟。
单薄的背影令他无比心疼。
他搓了搓指尖、鼓足勇气走上前,额头轻轻抵上她发顶。
随着“对不起、美娟”几个字出口,他微颤的手臂顺着她侧腰刚要向前滑去。
美娟却突然如遭电击,弹簧般弹开半米远。
接着转过身,眼里的东西让怀民血液骤冷。
那是一种掺杂着所有负面情绪的眼神,厌恶、鄙夷,还有一丝……似乎比那日在病床上淡化几分的恨。
望着美娟淡漠回房的背影,怀民只希望那不是错觉。
倘若能将欠她的还上,那恨意或许就会消失。
他们也会回到从前……吧。
-
月底,胡总邀请两人一起吃饭。
说是叙旧,实则谈笑间全是打探。
表面比较说得过去的,是平泰想借千禧江畔项目当敲门砖,搭上上头正推动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直通车,挂靠文化示范工程。
美娟没点破他实际目的就只是想让地价翻倍这一条,话不多说,直接给出合理性建议,并给予提示:“明年的重点文化扶持项目局里已经都挂上号了,但制度上肯定有空间,具体孰轻孰重,还是要尊重民意。”
胡太平听闻,向平添递出一个眼神。
后者会意,立即从文件袋抽出一叠材料搁在美娟手边。
胡太平眼神示意,对美娟的称呼都改了,虚心请教:“那弟妹受累帮忙展一眼,下周听证会,平泰如果提案老船厂龙门吊,官方有没有可能不请自来?”
除了提案,文件中还夹着调研册和拆迁政策。
美娟粗略看了看,圈圈画画后,又在空白处写下【工业遗产、文物局认证】等直白提醒,才将文件合上。
这块业务聊完,胡总又颇有些贪心地将目标转向怀民。
他差平添将一枚信封搁在夫妻二人之间,直言想要一份千禧年前后、铁路部门的大交通规划。
诸如在哪里开通新线路、在哪里设新车站等等。
“司老弟,知不知道港城现在流行一句话,叫地铁一响,黄金万两。
老哥我现在还没那么大魄力、专往一线城市地铁线路上扎。
我始终认为,城镇发展更适合我个土老帽儿,司老弟若能帮忙争取到一些实惠的蛋糕,就够老哥我养活一大批人了。
所以我信得过你。”
司怀民作为技术官僚,实际没什么实权,根本没处理过如此明显的‘行贿’场面。
他不自觉脊背紧绷,本能看向美娟求助。
美娟也没想到胡总会这么直白,只觉从这一刻起,双方私交已然自动清零。
连接他们的,只有利益。
她抬手拂了拂怀民小臂,心思一转,朝胡总自然笑笑:“哟,胡总也没说今儿这是鸿门宴啊,我们家怀民哪见过这阵仗啊,您再吓着他。
呵,不过恕我直言,您这好意我们真担不起,以怀民的职级实在给不了胡总想要的东西,您还是、另辟蹊径为妙。”
胡太平眸光锋利,一副非拉这两口子上贼船的架势:“现在给不了,不代表以后给不了。
司老弟不是要去援藏了嚒,那回来必是步步高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