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人格这款游戏持续风靡,而漫国也面临着最高速的发展,人格心理学家入驻。
艾里克森、大五人格、16PF、明尼苏达多相人格。
其中艾里克森首当其冲,他的父母是演员,自己是生物学家。
不同领域的人总是以自己专业的方式给心理学下定义:神经强一平衡,弱一不平衡,这是生物学的定义方式。没错,每个人的大脑神经就像一根弦,它有着绷紧与松驰的方式。这是每个人的生理特质,也是人格的基础。艾里克森从小在父母的职业熏陶下成长,明白人总有不同的面。到底哪一面才是人类的真实?小小的艾里克森想,每一面都真实。
事实上人格远远不止内外倾、尽责性、宜人性。每个人对事物的感知、信息加工方式、处事态度。具体表现为喜欢不同的口味:酸、甜、苦、辣的爱好,对每件事的注意时间长短不同,对不同记忆的偏好,意志力的维持,都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智力?确切来说应该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到底是高低有别,还是有不同的类型。也许每个人能够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也是智力。那么在智力中也看出人格。
不同的人格在不同情景中有不同的表现,这体现了人格的适应功能。艾里克森和大五人格都说明了人类的情绪控制力的问题,这是个生物问题,也是个人格问题,也是情绪智力。
每个人在不同情景中的表现、待人接物的方式、解决问题采取的认知风格、方法,都体现了其人格。所谓情景、情景,只有调动情绪,才能有效解决问题,并且从中学习。因为人类在交感神经兴奋时,会调动更多的葡萄糖消耗,消耗更多能量,记忆也更长久。
每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是国家人格。多文化多视角,每一种文化在不同国家的方向不同,决定着经济的发展方向、政策制度的制定。
而教育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也决定经济的未来方向。
资本主义的西方,宽松的学习方式,按资本主义方式发展的日本,他们对自然的哲学思辩体现在轻小说的想象中。中国在物资贫乏的年代,诞生一群实干者,穷则思变,劳动创造大脑,在实干中丰富科学与社会学的理论。到了现代,为了人才的选拔,产生了应试教育。
死板的教学和考试方式,不利于身心成长,更不利于创造力的发展。也许很多人说,唯理论与唯经验论是对立的,但两者往往相互渗透。自由地哲学思辩与动手能力是创造力的沃土。
每个人都在不同文化中浸润、成长。与每个人交往,就是与他的文化背景交往。当人类死亡,他所在的文化也就消失了,即便景在、物在,也无法得知当年。就像现在登上万里长城,厚重的历史感也是从历史书中来,而商业的卖点也在于一种古人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