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个时候的公子遂真的很忙,主要是忙于先君鲁僖公的丧事和新君的即位一应事务,这都是国之大事,不得疏忽。
令鲁国人兴奋的是,这一次,周天子不但派出一个叫叔服的内史来鲁国参加鲁僖公的葬礼,还专程派毛国国君毛卫代表天子对新即位的国君鲁文公赐命来了。
天子赐命,就是天子对诸侯下达命令。
天子周襄王要对鲁文公下达什么赐命呢?
其实也没有什么,意思就是天子任命你鲁兴为鲁国国君。
鲁国国君,本就是鲁国的内部事务,用得着你天子派人来赐命吗?
按大周王朝一开始的规定,列国诸侯新君继位,都得由王室派人来赐命。
但现在是什么年代了?周王室衰弱得一蹋糊涂,谁还在乎你王室的赐命?
周天子也当然不会去管列国诸侯新君即位这档子事了,所以,天子赐命的事在春秋时期就很少了。
但是所谓物以稀为贵,本来赐命这东西很贱了,但这个市场上很少见到后,赐命就变得贵重起来。
所以,到后来,鲁国这样的诸侯就认为,能够得到天子赐命,这实在是一种荣耀,是天子对自己的肯定,对自己寄予厚望。
如后来,齐国国君齐灵公得到天子赐命后,野心立刻膨胀了,直接跳到春秋舞台亮起刀兵,结果与晋国爆发了平阴之战。
由于鲁僖公的努力,此时的周王室与鲁国的关系非常好。
天子有事,鲁国肯定出面;同样,鲁国有事,天子也肯定要有动作。
这次鲁国先君葬礼,新君即位,周襄王当然不马虎,立即派人赐命。
这让鲁文公、公子遂、公孙敖、臧文仲等一干公卿大夫们都很兴奋。
天子有礼,诸侯当然得还礼。公子遂就派卿大夫叔孙得臣赴王室朝见天子,拜谢天子赐命。
这是鲁国三桓之一的叔氏家族宗主叔孙得臣第一次亮相春秋江湖。
这让公孙敖有点失望,他希望国君派自己去王室,这种差事可都是肥差,但上卿公子遂却把这份功劳给了叔孙得臣。
公孙敖正郁闷呢,突然接到国君命令,让自己代表国君去晋国朝见新继位的晋侯。
公孙敖一听有出差任务,非常兴奋。
他正准备赴晋国,公子遂专门过来对他道:“刚接到报告,晋侯此时不在国都,而是去了戚邑。遂认为这个情报对您有帮助,故特意告知。”
公孙敖听说晋侯去了戚邑,那就去一趟戚邑吧,戚邑要比晋国都城绛城近多了。
就近朝见晋侯,不但为国家省了不少川资路费,还可以早点完成任务,应该赶得及回家陪老婆孩子过年。
戚邑在哪里?
刚刚还属于卫国的,但现在貌似要属于晋国了。原来,晋国国君晋襄公刚刚教训了一把卫国,夺得了戚邑。
前面我们讲过,当时晋文公刚去世,卫国国君卫成公对晋国恨之入骨,趁晋国国丧之际,居然命令卫国大夫孔达率军讨伐晋国。
这简直是不作不死,晋国新君晋襄公是一个比他老爸晋文公还要强势的晋侯,立即组织晋军反击。
结果卫军战败,非但没有从讨伐晋国中得到丝毫利益,反而丢掉了卫国重镇戚邑。
这次不象以前晋国教训曹国那样了,当时曹国被晋国给灭了一把后,晋国将曹国的几处城邑分给了鲁国、宋国和齐国。
晋国不是不想多得地盘,而是这些曹国地盘与晋国不相邻,所以晋国也不感兴趣。
但卫国的地盘就不一样了,那是与晋国相邻的。所以,晋国攻占了戚邑后,就准备吞并了戚邑。
于是,晋襄公亲自赴戚邑事项,就是划定晋国与卫国的疆域。
公元前626年秋,公孙敖兴冲冲地赴戚邑朝见了晋襄公,晋襄公继位以来真的很忙很忙。
我们看看,晋文公628年去世的,晋襄公即位后,短短两年间,办理先君晋文公丧事,与秦国爆发崤山之战,组织联军讨伐许国,再出兵与楚军对峙,现在刚刚击败卫国,夺得卫国重镇戚邑,办的都是大事要事。
正因为很忙,所以烦恼的事也多。
尤其是晋国作为堂堂中原列国诸侯联盟盟主,父亲晋文公在世时,全世界包括楚国都归顺了晋国。
现在自己刚继位就接二连三出事,与秦国反目成仇,卫国变天后直接反叛了晋国,甚至敢出兵讨伐晋国!
原本已经主动遣使通好的楚国更是猖獗,直接出兵陈蔡两国,逼得两国不得不表示归顺楚国。
甚至,晋国居然连许国都不能降服!
寡人,还象诸侯联盟盟主吗?是不是刚继位就将先君晋文公的霸业给败坏光了?
更令晋襄公火大的是,自己新君即位,主动前来朝见的诸侯貌似少之又少。
正有火没处发呢,鲁国上卿公孙敖居然来朝见了。
本来,这是一件令晋襄公高兴的事,但现在的晋襄公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