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孙宿的军事行动又要展开了,这一次是鲁国附庸国邿国出了事。
邿国一直以来是鲁国附庸。但根据史料记载,这一次鲁军是从邾国手里夺得的邿国。
也许以前由于鲁军战力下降,如果原本一直是鲁国地盘的郓邑被莒国所占,邿国也被邾国给占了。
不管是谁的地盘,鲁军要攻占邿国,必须师出有名。
公元前560年夏,邿国发生了内乱。
据说这个内乱爆发的原因是邿国严重践踏周礼,导致国人不服,结果内部产生分裂。
邿国分裂成了三派。严格依周礼一派,无视周礼而采取东夷传统风俗一派,无所谓礼不礼的只愿好好过日子一派。
据说,无视周礼派主要是邿国公室,以国君为代表。
邿国有一位先君去世后,他居然指定了十五座鼎作陪葬品!
根据周礼,天子可用九鼎,诸侯可用七鼎,大夫可用五鼎,元士可用三鼎。
你邿国佬头上长角了,居然敢用十五鼎?
既然你国君可以不按规矩办事,那大家还遵从你邿国的法制做什么?
国内就此分成了三派,每派都有强势人物,互相不服,互相打压,朝政一片混乱,最后是互相大打出手。
附庸附庸,本就是嘴边一块肉。更何况,此时邿国这个曾经的附庸还成了邾国的地盘,那就出兵吧。
公元前560年夏,鲁军又出征了,目标当然是邿国。
这一次可谓是不费吹灰之力,就攻占了邿国。
这让鲁国人对季孙宿的军制改革更加有信心,那些从鲁国公室里脱身出来依附在季氏家族的士大夫们倍感骄傲。
而叔氏家族、孟氏家族只有部分士大夫,剩余的士大夫就开始眼痒痒了。
之所以提这一句,那是因为不久以后,鲁国再次出现了三桓瓜分鲁国公室的事。
上一次是三分公室,下一次是四分公室,终于将鲁国国君完全架空,没有丝毫的实力。
而军制改革一开始给鲁国所带来的直接利益,尤其是这两次鲁军先后战胜莒军取得郓邑,吞并邿国,给后来的三桓四分公室起到了一个基础性的作用。
邿国是一个妊姓小国,这里出现了一个妊姓,这是远古八大姓之一。
关于远古八大姓,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姬、姜、姒、嬴、妘、妫、姞、姚这八姓。
另一种是姬、姜、姒、姚、嬴、妘、妫、妊这八姓,唯一的区别是姞姓与妊姓。
其实,远古八大姓什么的,也只是公说公理婆说婆理的事。毕竟,远古何止八大姓。
中华姓氏文化非常复杂,也相当有意思,我们读历史,至少得弄清楚自己的姓氏源于哪里吧。
如姬姓,源于轩辕氏、青丘氏等上古部落,到了黄帝时,黄帝有十四个儿子得姓十二,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
到了周武王建立大周王朝后,分封诸侯或方国,其中姬姓国53个,这些姬姓国以国为氏,形成了今天的大多数姓氏。
可以说,如今我们汉族很多姓氏都是由姬姓演化而来的,所以姬姓是名副其实的“万姓之祖”。
笔者的董姓,则是源于祝融氏,从妘姓发展而来,是祝融八姓之一,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八姓。
邿国的这个妊姓,为伏羲氏风姓后代。
风姓是中国最为古老的姓,中国上古三皇五帝之首天皇燧人氏就是风姓,他的子女伏羲氏和女娲氏都是风姓。
伏羲被视为华夏民族人文先始,神话中人类的始祖。人类的始祖为风姓,那说到底,如今的百家姓千家姓,都是源于风姓,这才是姓氏的源头。
这扯得有些远了,我们回到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