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从此失踪于春秋江湖。
没了正常这个关键人物,谁还敢就季氏家族这桩子事嘣半个屁?没有证据,谁敢污蔑此时掌控着季氏大权的季肥?
嫡子不幸夭亡。季肥,就正式成了季氏家族宗主,被人尊称为季孙肥。
孔子静静听着陈湣公向他分享着鲁国季氏家族这档子事,他根本不感兴趣。
孔子感兴趣的是,季孙斯死前留下遗言,让国君派人请自己回鲁国出仕。
鲁哀公早就派出了人,孔子估摸着国君特使很快就要到陈国。
那自己到底要回去还是不回去?
如今,季氏由季孙肥担任宗主,鲁国自然主要得听季孙肥的。
但季孙肥这种为了自己上位,连自己的亲兄弟都杀的人,简直就是吃人不吐骨头的豺狼虎豹。
季氏家族开宗以来,从最早的公子季友,到其孙季孙行父,那都是忠君爱国之先贤。但越到后来,越不是东西。
一个不慎,触即了季孙肥,自己恐怕就灰飞烟灭了。
孔子叹了口气,仲由、冉求、颜回、端木赐等高徒一旁候着,谁也没说话。
这也许就是孔子回鲁国的最好机会了吧?
如果拒绝国君回鲁之请,那今后还会不会有机会回鲁国出仕?
听听大家的意见吧。孔子召集众弟子会议。
仲由率先发了言:“夫子,勿理睬。鲁国只要有三桓在,尤其是季氏在,那绝对不能回去!夫子一世英名,哪能跟季氏同朝为伍?”
孔子有些不高兴,他喝斥仲由道:“子路,都知天命的年纪了,能不能不冲动?先听听大家的意见,不要乱说话。”
仲由心道,自己充分表达了意见,难道便是乱说话了?
但仲由也知道,孔子心烦意乱着,于是也就不再嘴硬了。
冉求想了想,道:“夫子,弟子认为还是回去吧。夫子满腹经纶,如果不为国效力,着实可惜。
回鲁国,又不是为了季氏,而是为了国君。鲁国,唯有夫子,才可以真正推行礼教。”
端木赐点头表示赞同,道:“夫子,此次机会大于风险。季孙肥刚上位,应该不会过于嚣张。
国君对夫子欣赏有加,且季桓子遗命已举国皆知。夫子此番回鲁,定有一番作为。”
孔子点点头,但很快又微微叹了口气,对颜回道:“子渊,你的意见呢?”
颜回与孔子几乎是形影不离,他深知孔子之担忧,略作思索后道:
“夫子,弟子之意,与子有、子贡差不多,这是一个机会,应该抓住。
但弟子认为,如果国君派人来请,夫子即欢喜领命,这与夫子之贤名不符。”
孔子听着连连点头,仲由听着却有些纳闷,忍不住打断颜回道:“那依子渊之见,到底是回还是不回?”
还没等颜回作答,端木赐道:“子渊之见甚是,只是这样一来,怕是令国君失了面子,于长远看恐怕不利夫子。”
孔子点点头,道:“二三子,充分发表意见吧,为师洗耳恭听。”
对这些个弟子,孔子很满意。随便哪一个,都可以在列国出仕,且一定能独挡一面,成为治国理政的精英。
颜回道:“弟子建议,夫子可暂时不回鲁国。但对国君之命表示感激,并遣部分弟子回鲁国出仕。
我等孔门弟子,必能出人头地,建立赫赫功勋。届时再举荐夫子,国君予以盛重邀请,夫子方可一举获得高位,凭此大展身手。”
孔子听后,不禁捋须而笑,道:“子渊之见,正合我意。那就这样定了,如果国君特使到来,二三子中,有愿回鲁国的,就随特使回国。待有所建功,获得国君嘉奖,再接为师回鲁吧。”
冉求、颜回、端木赐、仲由等人均点头赞同。
最后,会议作出的决定,是冉求回鲁国打头站,其余人等以孔子尚未完成游学为由,暂时不回鲁国。
方向定下了,孔子一身轻松,众弟子也都很高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就鲁国相关情况开展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