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70年6月,鲁哀公总算从越国回到了鲁国。依礼,鲁国执政上卿大季孙肥和卿大夫仲孙彘出迎鲁哀公回国。
鲁哀公这一趟赴越国真心不容易,这一来一回就花了整半年时间。春秋时期,无论是国君还是臣子,绝对不喜欢出国公干。
听说季孙肥孙和仲孙彘前来亲迎,鲁哀公想起嫁女被黄了一事,心中忿恨不已。
郭重恨声道:“孟氏也好,季氏也好,这些人经常在背后搞小动作,这一次又坏了主公您的大事,主公干脆问问他们到底想要干什么!”
鲁哀公心头一哀,看着郭重肥肥的脸,心下叹气,寡人怎么养你这种无脑货?明知是季氏搞鬼,但你又能如何?哪怕寡人决定与季氏翻脸,那也不是现在这个时候啊。
季孙肥和仲孙彘在五梧迎接到了鲁哀公,即今山东平邑县西北。君臣已半年未见,虽鲁国的君臣不可能小别胜新婚那种级别的喜悦,但拿出中国人传统的礼仪是应该的。
这个传统礼仪,当然就是接风洗尘。具体就是设宴款待,而且这个设宴款待,虽然是季孙肥和仲孙彘精心安排的,但名义上得是鲁哀公安排的,是鲁哀公长久没请大家搓一顿了,今日就安排一次。
这应该是一场很轻松愉快的宴饮,大家都很放开,鲁哀公这人平时也不严肃,反正有说有笑,气氛活泼。
但这种活泼却不可爱,因为季氏安插在使团里的人,已经将郭重在背后对鲁哀公说不利季氏的话,详细报告了季孙肥。
季孙肥又将相关情况加点料,对仲孙彘讲了。
你说,哪怕这一次吃的是山珍海味,但季孙肥、仲孙彘会真正高兴吗?
宴饮中,仲孙彘端着酒杯向鲁哀公敬酒,向公孙有山敬酒。这是中国人的传统,敬酒时还要说祝酒词,当然说的都是场面上的话,高大上的话。
想象一下,一般都是这类话:这次出使越国,您劳苦功高,令人感佩,来,我敬您一杯。
然后,仲孙彘的酒敬到了郭重这里,郭重虽然背后在鲁哀公面前对仲孙彘不满,但在仲孙彘本尊面前,这可是堂堂一国卿大夫,大司空!
郭重忙站着酒杯站起来,仲孙彘的祝酒词也跟了上来:“哟,您一去半年,又胖了不少吧?”
啊?几个意思?
郭重本就肥胖,一去半年又胖了不少,是表扬还是批评,是赞美还是讥讽?
出使外国半年,劳苦功高的话,应该是瘦了,黑了,而不是胖了!
仲孙彘,妥妥地给了郭重一个讥讽!
郭重顿时脸就绿了,鲁哀公也沉下脸来。季孙肥一看不妙,暗道,孟孙啊孟孙,你小子也太不是东西了,怎么可以这样讽刺郭重呢?
郭重半年而肥,那就说明这半年郭重根本就是在享受生活,而不是为国办差。
要知道,郭重是鲁哀公身边的人,这意味着鲁哀公这半年也是去越国度了个假,没好好为国效力。
你仲孙彘脑门长角了?居然敢讥讽国君?
季孙肥立即出面打圆场:“哈哈,孟氏大人得罚酒!郭大人哪里胖了?老夫看他是瘦了一圈。这一趟赴越国,山高水远的,我等如果不是要替国君把国家看好,无论如何也得跟随国君赴越国的。孟孙大人,罚酒吧,喝了,全干了,连罚三杯!”
仲孙彘这下也知道自己过了分,幸亏季孙肥出面打圆场,那赶快顺着台阶下来吧。
仲孙彘正想罚酒,却听鲁哀公冷冷道:“食言太多,岂有不肥之理?”
这话一出,顿时连空气都凝固在那里,全场一自静寂。仲孙彘脸绿了,他哼了一声,转身回到自己席上。
罚酒?罚毛线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