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武道新纪元,从和亲开始

第53章 世子还要听故事吗(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解锁武道新纪元,从和亲开始》最新章节。

想着袁良鼻子发酸,眼眶红润,两行热泪控制不住流了下来。

宋少棠故意顿了一下,环视台下众人。

他心知这些人的想法或许跟赵世子差不多。

只是他们没有赵世子的权势,也就没那么跋扈。

“那人面对世子的诘难,不卑不亢回道,我跟随周先生学习三年时间。”

“在这三年时间里,先生让我忘记了我的身体残疾,让我忘记了我的相貌丑陋。”

“跟先生在一起,我从未感到不如别人。”

“我与世子仅见一次面,世子就让我看到自己的残疾和丑陋。”

“世子觉得这是我的错吗?”

台下鸦雀无声,所有人都陷入深深的沉思。

到底谁的错?

为何同样的相处,人与人之间会差别这么大。

就连荀先生都忍不住感叹,“那位周先生确实是天下一等一的夫子。”

“可惜宋少棠这小子没早些来我们白鹿学宫,老夫要是早些听到他的故事,或许也可见贤思齐,不至于犯那么多愚蠢的错误。”

宋少棠很想抽支烟定定神,他也没指望那位世子听一个故事幡然醒悟。

这种人阶级思想固化,只怕从此以后就会怀恨在心。

老子图什么。

算了,就当今天做回正义的使者化身。

“世子和白先生不是想知道何为君子不器,你们懂吗?”

“你们懂个屁。”

宋少棠毫不客气直接怼到赵世子脸上。

反正仇是结上了,那还不如自己先痛快点。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形而上是无形的大道本体,形而下是万物各自的相。”

“读书人若被束缚于自我的相中,就会陷入偏执,愚蠢,固步自封,蒙蔽心窍,岂有灵性可言。”

“人为何要读书,借前人智慧和经验开拓视野和格局,消除偏见和蒙昧。”

“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袁良兄相貌虽较为奇特,他有颗不公则鸣的仗义之心。”

“这位白先生号称京都第一才子,却如同犬吠,咄咄逼人,靠张利嘴在台上诡辩,岂不可笑。”

“相较而言,谁是君子,谁是愚夫,难道不是一目了然之事。”

“入君子之道,以学君子之行,君子境界也有高下之分,为学者则是君子之道,有成且达者则入不器之境。”

“白先生吹嘘自己文道天才早启灵性,我看你连起码的相都未破,你算哪门子天赋。”

“器者,形也,有形则即为度,有度必满盈。”

“故君子之思不器,君子之行不器,君子之量不器,如此方能领悟回归大道本体智慧。”

咻——

宋少棠腰间的白玉带径直向高空飞去,化作一个高大虚幻的身影俯视下方。

无数雪白的光点纷纷扬扬向上浮起,小呆子激动的热泪盈眶,“我……我终于开启灵性境了。”

站在小呆子旁边的袁良,整个人被一片雪白笼罩。

“袁兄,你这是养性境!”

袁良那张让人不忍直视的脸上露出一抹憨笑,“是呀!上山前刚步入修身境,听宋公子一席话,没想到跨境会如此迅速。”

破境的不止他们,可以说所有在场的学子都有飞速突破。

人群中有团巨大的光亮直冲云霄,那位荀先生的虚影在不断拉长中犹如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

“这……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不器境吗??”

面对这种强悍的天地浩然气,就连李婉秀都要退避三尺。

可惜她走的是武道之路,如此大好机缘却跟她没任何关系。

荀先生凌空踏上高台,对着那条象征夫子的玉尺行了个大礼,“今日思辨,宋公子第一。”

台子那些学子们,无比尊敬的躬身朝向宋少棠,齐声道:“善。”

………………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洪荒:爷爷,我抓了条蛇精叫女娲
洪荒:爷爷,我抓了条蛇精叫女娲
关于洪荒:爷爷,我抓了条蛇精叫女娲:问:穿越成洪荒先天葫芦藤怎么办?答:别想那么多,先带娃吧!陆青阳穿越洪荒,成了先天葫芦藤,结果身上的七个葫芦,也化形成了葫芦娃!大娃整天背对众生,念叨“吾为天帝,当镇压世间一切敌;二娃研究阵法,把洪荒地脉都给炸了;三娃是个莽夫,没事儿就和祖巫们干架;四娃可爱乖巧,但却是个腹黑小萝莉,每天都琢磨着给陆青阳找老婆;五娃重度强迫症,吃东西必须洗三遍;六娃人如其名,是
爱吃秀米
看门狗都是帝境,你管这叫落魄宗门
看门狗都是帝境,你管这叫落魄宗门
楚闲本是圣地之主,却被一众长老罢免圣主之位赶出宗门。于是,系统来了!终于在某一天,魔尊看着凌霄宗门口的大黄狗疯狂咧嘴!“草!你瞎了?看门狗都是帝境修为,你特么管这叫落魄宗门?”
于登
是谁压住了我的棺材板
是谁压住了我的棺材板
魔法的光辉隐藏的尘世之中,当沉睡的数百年的血族从棺木中苏醒,会带来怎样的故事?恶魔的契约,守墓人的坚守,梦魇的生存,矮人的欲望....这是一只吸血鬼,带着自己的眷属在世界游荡的故事。
清雨夕风
无上神尊:永恒主宰
无上神尊:永恒主宰
他叫林光,曾是威风凛凛的武尊,费尽心机才坐上了那个宝座,结果却被亲兄弟给阴了。让他没想到的是,他居然没死,而是灵魂附身到了一个刚咽气的少年身上
活字印刷
鸣刀
鸣刀
关于鸣刀:回首时,才发现万里路确实苦长难行。往前看去,还是不知道要再走多少万里。只惜于一路行来,见到了那么多风花雪月、看遍了人世浮沉,人生似乎并没有因此变得更好一些。但好像也不会变得更糟糕了。我追寻了很久的一个问题,道是什么?有人告诉我,低下头就能看得见大道。也有人说,道不可知,不可视,看不见也摸不着。我深知,道确实存在。想要的道,仅仅只是不再有苦痛,不再有分离。不再如蝇虫碌碌而找不到归处。仅此
早起早睡身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