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国库老鼠含泪走,我的私库堆不下

第177章 乘这个机会,把朝堂上不听话的都抓起来(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国库老鼠含泪走,我的私库堆不下》最新章节。

李世民道:“你看看他,活蹦乱跳的,一点都不像是受了伤的样子。”

长孙皇后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问:“如果是内伤怎么办?”

“想儿年纪还小,万一落下内伤,他还没有成亲,那可如何是好?”

两个女孩闻言,脸颊上都是浮现了一抹红晕。

“随你的便!”

看着平时温婉可人的老婆,此时却像个护崽的母老虎,李世民感觉自己的脑袋都要炸开了。

“干娘,我让人跟你说我受了重伤,就是想让你生气。”

“你看过我给你的那封信了吗?”

“看了。”李世民淡淡地说道。

“你那边呢?有没有把我身负重伤,生命垂危的消息传出去?”

李世民哼了一声:“朕不需要你来教朕。”

“不用担心,朕已经处理好了。”

“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三人去查案,另外,金吾卫、左右武卫营,封死了九个城门。”

“对了,朕还顺手拿下了京兆府尹,如何?”

此言一出,李想神色一愣。

这李二,还真是够狠的!

他只是让人通知李二,自己受了伤,想要借着这个机会,将所有的突厥人都留在这里。

他怎么也想不到,李二玩的竟然如此之大。

“干爹,这是不是有些过分了?”

李想眉心紧皱,道:“我只是想让那些外国使臣留在长安而已。”

李世民呵呵一笑,“过分吗?但是……”

“大唐王爷遇刺一事,朕震怒之下,立即对六部进行调查,这不是理所当然吗?”

“如果动静小了,你这伤就白受了?”

听到这话,李想翻了个白眼。

他身上只有一些皮肉之伤,最要命的是那迷药。

不过,要是还能这样,他也想再来几次。

瞧得李想不解,李世民淡淡一笑,说道:“朝堂之中,世家大族出身的不在少数,其中不乏一些对朕不满之辈。”

“反正朝中总有几个人对朕心存芥蒂,以前一直找不到机会,现在正好。”

“趁着这次机会,把所有不听话的人都抓起来。”

闻言,李想不由的叹了口气。

不愧是你啊,做事滴水不漏。

皇帝的心机,当真是深不可测。

“戏台,朕已经给你搭好了,可有打算?”

李世民看了李想一眼,淡淡说道。

李想轻笑一声,道:“我也没想到,父亲会弄出这么大的舞台,这样的话,我再束手束脚的,可就有些不妥了。”

“既然如此,那就把事情闹大吧!”

他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长安城之中,有不少其他国家的探子,我们可以抓住他们,将他们的行踪,散播出去。

“再过一段时间,我相信突厥人和高句丽就会蠢蠢欲动,想要逃走。”

“本来我还没有想到,该如何抓住他们,现在这样也好。”

“如果他们想要逃走,那我们就可以动手了,没人会有意见的。”

“我们一查你就想跑,你不是做贼心虚?”

李想边说边想,忽然觉得有些好笑。

我特么简直就是个天才啊!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军阀:家父阎锡山,亚欧一窝端
军阀:家父阎锡山,亚欧一窝端
家父阎省督,掌管三晋之地,系统激活,扩展势力、清除贼寇获得武器装备和各种生产线,依靠三晋煤炭发展军工爆兵,反攻列强。
毛熊熊猫
观众震惊!历史写满了吃人!!!
观众震惊!历史写满了吃人!!!
“在你们心里,帝王将相的丰功伟业和千万百姓的生命哪一个更加重要?”“如果让你当皇帝,你要如何解决文官集团,世家门阀。”“如果你穿越回古代,想要发动一场政变,亦或者造反,需要准备什么才能成功。”“在你们心里,统帅的军事能力最高体现是什么?是百战百胜,还是一战定乾坤。”“从普通人的视线去看,迷人的老祖宗真的好吗?”“多数史书为什么会自相矛盾?让人读起来很假,仿佛一眼就可以看出史书在造假。”“如果你真
南歌来了
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
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
贱籍叶无名重生饥荒年,发现母亲遗留的陶盆能换来现代垃圾!地沟油?高盐重油!玻璃珠?极品琉璃!谁家装修不分类,把螺纹钢乱丢?谁家好人垃圾袋里,藏着手枪啊!谁家不看就丢?又是谁把玉玺藏在我家冰箱里的?……我叫叶无名,是个在饥荒年倒卖垃圾的无名人,我真不想当造反当皇帝啊!
小生吃豆腐
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
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
关于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梁承泽穿越成大梁皇嫡孙。危险眯眼:什么?要他和亲“入赘”敌国?卧靠…别拦我!老子要杀翻天,重新洗局!!只要我价值够大,名望够高,兵权够重…谈谈条件吧!!太子渣爹:“儿砸呀……爹错了,别废我啊!”皇长孙:“书呆子!你…你别过来……父王救我!”皇祖父:“唉,朕老了…斗不过你这泼孙,这天下你要便拿去罢了。”
散落满天
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
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
关于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现代医生张嫣遭遇车祸,灵魂意外穿越到大明朝,成为了当朝太后。脑海中不断浮现原身的记忆,她惊觉自己与原身同名,且是朱瞻基之母、朱高炽之妻。当她闭眼时,竟发现脑海中有一部能获取任何信息的神奇手机通过脑海中的手机,张嫣深入了解朱棣叛乱的前因后果,以及朱允炆的悲惨结局。她见证了靖难之役的残酷,对这场叔侄之间的争斗感慨万千。
清清冷冷的上条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