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上徐达,开局硬刚努尔哈赤

第166章 互不相让(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祖上徐达,开局硬刚努尔哈赤》最新章节。

两日后。

徐天爵已经率军安然退回了明朝境内,努尔哈赤虽然派了追兵,但也只能无奈的望着这一切,毕竟再往前冲,就是抚顺关了。

他们现在还不具备攻城的能力,只能不甘心的退回去。

很快时间就来到了万历四十八年七月四日。(公元1620年8月1日)这个时间距离万历皇帝朱翊钧驾崩还有十几天,一些身居高位的朝臣已经察觉到了不对,毕竟皇帝一直称病不来上朝,时间短了还行,时间长了难免引人怀疑。

于是他们便差人递上折子,结果依旧是不见,再加上之前的推断,结果显而易见。

朱常洛身在东宫,可以说是非常了解现在的情况了。

“父皇的身体怎么样了?”弘德殿前,朱常洛正好堵着了刚刚出来的太医院院使,这老头出来的时候还瞻前顾后,显然是里面有人吩咐过他。

不过万历皇帝是什么情况,他心里自然清楚,这以后的天下谁说了算,他自然也清楚。

于是他见四下无人,只能轻声道:“殿下,陛下的身体已经到了油尽灯枯之时,各种病症相加,微尘也只能尽力而为。”

“行了,你下去吧!不外透露的不要瞎说。”

“微臣知道。”那老头也是惶恐,这要不是太子把他拦住,他连太子都不想说,更何况是别人。

毕竟干太医这一行,可是要有眼力见会审时度势,不比太监轻松,毕竟一些宫中秘闻他们都知道,一个不小心就是死。

更何况像皇帝身体这么大的事,借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对外人说,除非他不想要他家九族的性命,他可不是方孝孺,没这么头铁。

另一边朱常洛带人走到弘德殿的门处,对着守门的我们的小太监吩咐道。

“打开门,让孤进去。”

现在万历皇帝已经处在昏迷之中了,禀报也已经没有用,小太监一时之间有些犹豫,毕竟刚才郑皇贵妃刚刚吩咐过不允许任何人进来,显然身处于后宫之中的他还没有看清形势。

之前他犹犹豫豫,刚想开口,就被一巴掌扇在了地上,老太监这一巴掌可是用了十成力。

“老奴拜见太子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还愣着干什么?快给太子殿下开门。”

被打蒙了的小太监连忙爬起来,打开大门

而出手的正是郑皇贵妃的内侍崔文升,这个老狗可是会审时度势的,郑贵妃再怎么受宠?那也要在万历皇帝活着的基础上,如今皇上病危,他也要给自己找个新靠山了。

不然贵妃一旦成为太妃,他自己的身价恐怕也会一落千丈,处境可谓是相当不妙。

所以提前抱大腿这件事必须要行动起来。

“起来吧!”

“谢殿下。”

朱常洛在皇宫内的势力还是很薄弱的,新提拔上来的小太监,根本难堪大用,尤福财一个人也不够,所以能用的人,他还是会用的。

没了阻挠,上路很快就见到了奄奄一息的万历皇帝朱翊钧。

而他不知道他走以后,殿门外倒是也进行了一场激烈的交锋。

“崔公公,这临阵倒戈的速度可真是快呀!咱家是不服都不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朱门风流
朱门风流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穿越千疮百孔的封建王朝,陆清河却只是个七岁小娃娃。父母双全,外加个呆萌小妹,可家徒四壁,穷困潦倒。读书,必须读书!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看我读他个太平盛世!
幸运的七号
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
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
苏氏的传承:平行世界,一个后世的理工男苏砚穿越到秦末乱世助刘邦建汉,于是一个千年家族开始诞生。自此云梧苏氏穿行于史册夹缝——这场横亘两千年的文明暗战,终要在蒸汽轮机与燧发枪的轰鸣中,迎来最后一次淬火。
晨曦行者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关于大明:我朱雄英来了:先救妈,后救爹,救完奶奶救爷爷!我本科院研究员,转世投胎好圣孙,洪武爱我胜珍宝,家人改命把我靠。我爱发明和创造,爷爷爱我让我搞!成立各种研究院,科技医疗类目全。酒精玻璃抗生素,医疗条件大跨前。红薯玉米种下田,百姓消饥展开颜。土地改革进行中,生产力大幅提升!大明有了炮和枪,藩王海外守边疆。世世代代镇他乡,十年百年成故乡!皇明有了蒸汽机,远洋战舰把敌欺!万国物产献神州,天下万
春风卷碧云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我与朱棣争天下:大明永乐盛世,我是朱高煦。后代史书称我父皇:“再造宇宙,功同开创、故勋业甚盛---是汉唐宋以来英君明主轶,而过之远矣!”但我就想问问父皇:“当年奉天靖难,我拼死力战,你对我说:“勉之,世子多疾。”到底还算不算数?”
明镜要高悬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苏治只是一个普通的短视频制作者,直到有一天他点进了一个小网站。只要在该网站发布的视频,就能被平行世界里各个朝代的人物所看到。他不仅可以获得点赞奖励,还能得到大哥们的打赏。半信半疑的苏治,发出了自己精心制作的于是,皇帝们轰动了。秦始皇:朕灭六国,一统华夏!第一名,不为过吧?汉武帝:朕扫平匈奴,建汉家脊梁,前三名,应该有吧?李世民:朕文治武功,打得周围番邦磕头求饶,不是第一,也肯定是第二!朱元璋:咱
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