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画记

第四十章 高更的艺术哲学(一)(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读画记》最新章节。

保罗·高更(Paul Gauguin)1848年生于巴黎,是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记者,他还是“蓬塔旺画派”的领军人物。1903卒于马克萨斯群岛的西瓦瓦岛家中。

高更童年时随父母在南美秘鲁的利马度过,那是一段美好的时光。在高更的父亲去世5年后,他随家人回到了法国。这段在南美度过的时光对高更的一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至于他1891年怀揣梦想前往塔西提岛生活,寻求自己理想中的艺术王国。此后,高更在塔西提度过余生。

1865年,年轻的高更在商船上做水手,1870年-1871年他加入海军,退役后高更进入金融界,1883年高更辞去股票经纪人的工作,别妻离子离家出走,毅然成为职业画家。

高更的一生跌宕起伏,四处漂泊,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在艺术创作上他一直追求简单、朴素、自然的美。其代表作有《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黄色基督》、《游魂》和《雅各与天使搏斗》等。

在高更的艺术创作生涯中有两个重要时期,一个是1886年-1888年高更来到法国布列塔尼的蓬塔旺进行艺术创作形成的综合象征主义时期,另一个是1891年至高更生命的终点在南美的塔西提进行艺术创作的后印象主义时期。

早期从事绘画艺术的高更受印象派画家毕莎罗的影响追求印象派的光影效果。1879年创作的《沃吉拉尔的菜园》、1880年他创作了《准备制作花束》和1883年的《卡塞尔路的雪》等早期的作品有着明显的印象派的特点追求自然光线下的景物的真实与自然。在一些作品中,高更对红色的应用加强了景物周围环境的色彩对比和变化,小笔触的斑斑点点的表现光影效果的印象派技法都表现在其作品中。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创作中高更不断地探索新的艺术表达方式力图摆脱印象派和其他艺术派别的干扰,寻找自己的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艺术理念。

1886年到1888年生活窘迫的高更来到蓬塔旺,在这里他度过了一段安稳的时光。在这里高更遇到了埃米里·亨利·勃纳尔(1868年4月28日-1941年4月16日法国后印象主义画家、作家、诗人、戏剧家和评论家)。高更和博纳尔拥有共同的艺术理念,用朴素、简单的方式表达事物、简化事物的造型与色彩进行综合。他们在艺术思想上相互启发,使得他们的画风由印象派向综合主义转变。此后,他们二人从印象派分离出来,形成了综合象征主义的蓬塔旺画派和纳比派。

这个时期高更创作了大量反应蓬塔旺及布列塔尼风土人情的作品。有《黄色基督》、《布列塔尼的牧羊人》、《雅各与天使搏斗》、《蓬塔旺的茅舍》和《布列塔尼的女人》等作品。随着高更创作反应布列塔尼风情作品的增多,他越来越注重色彩的情感表达。

1888年高更创作了《雅各与天使搏斗》具有象征主义风格的作品。这幅作品完全摆脱了写实主义和印象派的风格,画面充满了丰富的想向。

在红色的背景中,有一头牛、一群头戴布列塔尼传统白色的帽子,身穿传统的凯尔特人服装的女人们或坐或站在树下观看身穿绿袍的雅各与天使在搏斗,她们有的双手合十虔诚地进行祈祷,有的凝神静气观看雅各与天使搏斗。

这幅作品的画面表现出热烈而又神秘的氛围,色彩简单,高更把颜色平涂在画布上,摈弃了对立的空间关系,画面中极度简化了空间,大面积的红色背景平涂突出空间更加平面化。在人物表现上高更没有进行过多的人物刻画,他简化了女人们的服装、帽子和具体的形象,只是简单地刻画了女人们的形象,表现她们对宗教的虔诚。整幅作品高更采用平面化的表现手法,表现宗教在布列塔尼的影响力与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画面单纯、朴实毫不做作,高更的作品反映出凯尔特人文化传统的独特性,虔诚的、独特的异教仪式与基督教相结合形成凯尔特人的宗教信仰,彰显布列塔尼的独特的地方特色。

高更在给梵高的信中这样描述这幅作品:“我刚完成了一副宗教画。虽然画的很差,但我很有创作欲望,自己也挺喜欢。”“我自认为把人物画的非常单纯,又老土又迷信,整个画面是朴实无华的。在树下活蹦乱跳的母牛比真牛显得很小。人们听完道正在祈祷。在我看来画面里的景物和摔跤的场面只在这些人的想象中存在”[1]

这幅作品高更采用了综合主义的绘画理念,革新了印象主义的绘画表现自然和光影的理念,引入了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

1886年至1888年高更在蓬塔旺创作了许多作品,这些作品色彩饱满,摈弃了对大自然的写生,综合象征主义的创作思想在此期间形成。

高更,在他的艺术作品中简化了人物形象没有表现生活的真实,他采用极度简化的形状,消除了对立空间,采用大面积的色块平涂在画布上,画面色调均匀、色彩饱满,画面中交迭的线条,特意勾勒的轮廓线,使得作品更加具有装饰性。

饱满的色彩和均匀的色调,引入象征主义的理念用色彩进行情感表达成了高更这个时期艺术创作的特点。高更采用象征主义的手法,用自我的情感来描绘自然,他把印象派视觉的感受变成了自我的感情的表达。绘画成为高更情感的反应。

这个时期的高更对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高更具有敏锐的色彩感知力。他开始注重色彩的自我的表达,开始摆脱印象派单纯的对景物进行光影、色彩描绘的理念。高更打破了印象派的绘画概念,把色彩从具体的事物中抽离出来,对色彩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简化的色彩、造型和简洁的表达方式形成艺术的综合,由此形成抽象的绘画语言,高更用这种方式进行艺术创作。高更在艺术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理念-综合主义。

这个时期是高更艺术成就的一个转折点,他开始从印象主义转变成综合象征主义,成为蓬塔旺派综合象征主义的领军人物。

高更独特的综合主义艺术理念,影响了勃纳尔、塞鲁希耶和瓦洛顿等人。蓬塔旺成为画家们的精神乐园。许多的艺术家来到蓬塔旺,在这里形成“蓬塔旺画派”。

勃纳尔发展了高更综合主义的艺术理论,不断进行艺术实践,他发现一个特别简单的艺术世界并用绘画表现出来,他的作品造型简洁、色彩丰富而又明快。勃纳尔曾经这样评价自己“我拥有的才华已经被充分的展现了”。

勃纳尔、塞鲁希耶、维亚尔、郎松和瓦洛顿等人,他们受到高更综合主义的思想的影响,自发的形成了一个拥有新的绘画理念的团体自称“纳比”即希伯来语中的“先知”,纳比派就这样诞生了。

纳比派受到高更艺术理论的影响,放弃了传统绘画理念,不断探索,利用各种手段在作品中运用丰富的色彩和富有节奏感的造型,追求生动的画面效果,作品主题丰富多样、严肃而又多变。

1886年至1888年是高更在现代艺术思想的转折点。蓬塔旺时期高更的艺术思想和创作理念为他今后在艺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1888年,高更在蓬塔旺一直住到10月23日。在此期间高更接受梵高前往阿尔的邀请,随后他离开这里南下,高更和梵高俩人一起在法国南部的阿尔画画。在阿尔,他们共同渡过了短暂的美好时光,就因两个人性格和绘画的理念的不同发生了激烈的争吵,精神崩溃的梵高割去了自己耳朵,高更则离开阿尔返回巴黎,随后梵高住进了圣雷米的疗养院。

[1]《高更-探寻生命本真至美的倔强灵魂》【美】琼.哈格罗夫李炜译 CITADELLE &MAZENOD、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有书至美p112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本来种田就烦,他们还抢着入赘
本来种田就烦,他们还抢着入赘
原名一朝穿越,如意成了痴傻的农家女儿。眼前是重伤的爹和一心想卖她的后奶。好在运气不错,她发现自己居然绑定了个神奇的空间。种田养鱼,放牛放羊,十分便利。原以为此生就这样当个富贵闲人也不错,直到忽然见到中毒昏迷的亲娘。知道娘亲被诬陷叛国的那一日起,萧如意便起了谋逆之心。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为帝不仁,便当他只是刍狗。如意的空间养得出鱼米万顷,也杀得出血海尸山。只是未曾想,称帝之后,眼前这几位却赖着
糖醋百骨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作者李涌辉
青灵小杂役
青灵小杂役
底层崛起+仙府空间+轻松剧情+经营陈默穿越到无痕大陆一个同名同姓的宗门废材杂役身上,获得一个来自仙界圣帝的仙府空间传承,以及一条无敌仙狗。本以为从此可以在修真界横着走,却不料这狗却是个十足的坑货……
蜗牛学打字
又宠又撩,分手后冷厉大佬扛不住!
又宠又撩,分手后冷厉大佬扛不住!
地下情三年,身边人对他们之间的关系一无所知,这三年的时间里,林晚身心交付,却没想到激情后,厉北琛却无情的道:“我要结婚了。”林晚痛心醒悟,原来自己只不过是他发泄的工具,她果断收心。可一转身他成了她的妹夫,和她妹妹双宿双栖!再见面时,才发现男人是她干奶奶的大孙子,更没想到,这老太太为了给她出口气,却对外宣称她是结拜小姐妹,直接辈分上升,还要把公司分她一半,众人震惊!她笑着道:“乖孙子,叫姨奶奶!”
萱宝儿
真千金赶我出府,我换嫁世子了
真千金赶我出府,我换嫁世子了
前世假千金沈明珠端坐国公府主母位,执掌中馈,后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风光无两,令人艳羡不已。真千金沈娇娇对骑马游街的状元郎芳心暗许。后来却抠着嫁妆匣子替穷状元还债,跪着给婆母端洗脚水。一朝重生,沈娇娇攥着浸泪的帕子要换回姻缘:
玫瑰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