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

第80章 太子的成长(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最新章节。

朱棣,朱允熥押送淮逆余党以及三卫兵马离开淮南,前往京城。

如今的淮南由凤阳留守司镇守,以防还有白莲教余党作乱。

朱文珏乘坐车驾来到城前,眼前的一幕让他大为震惊。

只见城外四处都是衣衫褴褛,走路打晃的灾民,烈日当头,很多人趴在土里,不知在做什么。

朱文珏指着外面问道:“李师傅,他们在找什么?”

李进看了一眼,说道:“回殿下,外面的百姓应该是在土里找吃的!”

朱文珏眉头一皱,说道:“庄稼都是长在土上面,土里哪有什么吃的!”

“殿下有所不知,灾荒之年,没有粮食,百姓都会在土里找东西吃,野菜,草根,树皮,都能果腹,最后都吃完了,就吃观音土,甚至将石头磨成粉吃……”

朱文珏诧异道:“李师傅,你说吃野菜,树皮,草根我能理解,可观音土是什么东西,还有石头,那土石也能吃吗?”

李进叹息一声,无奈的点点头,说道:“能吃是能吃,但是吃多了会就会腹胀如鼓,无法排便,最后在痛苦中被活活胀死!”

“这些惨状臣都亲眼见过,在饥荒之年,就算是易子而食也不稀奇,哎……”

朱文珏实在听不下去了,捏着拳头,对着外面大喊道:“曹国公!”

李景隆立即纵马上前:“殿下,臣在!”

“快,把粮食放下来,赈灾!”

朱文珏被李进的话深深刺激到了内心最柔软的地方,立马大声的吩咐道:“现在,立刻,马上,就在此处,架锅煮粥,蒸馍,做饭,炖肉,全部分给百姓,没有粮食再去凤阳调,没有肉去买,没有柴火就把凤阳的衙门拆了,给百姓发衣服,盖房子!”

“从现在开始,不能再饿死一个百姓!”

李景隆正色道:“臣领命!”

天爷啊,我的太子爷啊,赈灾不是你这样赈的啊,灾民能吃上厚粥就不错了,还炖肉……别说现在受了灾,就算不受灾,那平民百姓一两年也吃不到一次肉啊。

再说了,这得需要多少钱啊,户部那几位堂官,都是一群出了名的老抠,就算皇帝开口,他们也不见得一定会给钱啊。

而且,你这位太子爷两嘴皮一碰,又是炖肉,又是发衣服,盖房子,那叫一个爱民如子,那叫一个菩萨心肠,仁义无双,钱的事你是一句也不提啊。

给朝廷报去,说太子要给灾民炖肉,皇帝不一定会骂太子,但一定会骂他们这些人。

简直就是胡来,那太子还小不懂事,你们也不懂事啊!

可太子爷正直善心大发,这个时候说再多都是屁话,太子可不管什么钱的事,他就是要让灾民吃上肉。

既然太子都开口了,那说什么都要去办,而且还要让太子称心如意,钱的事,只有他们想办法了。

太子随行的锦衣卫全部化身成为干活的仆人,该架锅的架锅,该烧火的烧火。

朱文珏开始在现场来回巡逻,犹如监工一般,搞得谁也不敢偷懒。

“你添柴火啊,火烧大点,粥煮的就快,我三岁就明白这个道理!”

朱文珏十分的骄傲,对着一名蹲在地上烧火的锦衣卫就是一顿呵斥,恨不得亲自揍他一顿。

“张虎!”

正在往锅里倒米的张虎立马放下袋子跑了过去,拱手道:“殿下,臣在!”

“他这么笨是怎么当上锦衣卫的,为什么连烧火都不会,还有刚才那个百户,竟然打翻了半桶水,笨的像头猪一样!”

朱文珏指着身边的锦衣卫问道:“你们锦衣卫难道只会抓人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
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
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穿越成为朱棣的儿子,定国安邦平天下,朱棣求我登基
爱钓鱼的唐先生
带着武库回明末
带着武库回明末
关于带着武库回明末:永历十六年,吴三桂的弓弦绞碎了大明最后的气运。穿越成李定国的历史系学生李鸣,在滇省边境的丛林激活
唐五藏
反攻从野人山开始!
反攻从野人山开始!
关于反攻从野人山开始!:2025年的青年,一次意外,魂穿到了一名远征军军官身上,一个莫名其妙的系统空间!一段血与火的抗战史!一段在异国他乡带领华夏遗民崛、起反攻日本本土,最终实现富士山头扬汉旗的历史夙愿!
酱油狂徒
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
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
一朝穿越,秦珩宇竟然成为了大魏唯一的异姓王之子,可实际上他却只是一个被送到京城的傀儡质子。开局被随身监视自己的奴才虐待,龙椅之上的皇帝只想利用他的身份,就连朝中文武百官,也对他暗藏杀心。既然身陷囹圄,何不放手一搏?秦珩宇一步步从一个小小的替身质子到纵横朝堂,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半个小秀才
爱情江山朕都要
爱情江山朕都要
高中化学老师穿越成天启末年的崇祯,通过自己的化学知识,带着一帮明代科技大牛,点科技树;带着一帮能臣武将,开疆拓土。皇帝爱上了嫂子,五大艳后之一的张嫣;通过自己的才学,让嫂子也爱上了自己。皇帝和张嫣的努力,让大明再创辉煌,让汉人永远居于世界的最顶端。作者对于张嫣,这位历史上五大艳后之一的皇后的结局,也有太多的意难平。朱元璋再造华夏,收复丢失几百年的燕云之地,收复丢失一千多年的河西,重新将汉人团聚起
天涯入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