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第三百八十七章 新学理学一体同根(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最新章节。

徐阶倒是可以高枕无忧。他都忍了快二十年了,根本不差再忍几年。

而高拱则明显着急得多。作为裕王的老师,其看着裕王府里堆砌的新学资料越来越多,哪里有不着急的。

上次经筵过后,虽然就让其大侄子高允升誊抄一些新学的要旨过来。但仍旧是雾里看花。今天早上看到西苑宫门的场景让其下了一跳。干脆让人去把新学的书籍一样一本全都买了下来。

接下来,无论是融入新学、领导新学还是反对新学再也无法回避了。

最好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儒为体,新儒为用就好了。

但很明显,高拱现在还没有理清楚思绪。因为他作为未来的内阁第二人选,一定不能跟徐阶的意见有根本性的冲突,但同时又绝不能完全一样。

只有熟读新学,才能到时根据徐阶的立场来灵活转变自己的立场,才不至于过于被动。

但这事却着实为难了仍是翰林院庶吉士的高允升。

给这种老领导讲书,不可避免地就会遇到其不理解的东西,或者理解出偏的东西。

如果是正常的私塾,直接上戒尺打完手心再解释就了事。

但现在自己对面的是内阁辅臣,户部尚书。只能旁敲侧击地试探其对新学概念的理解,有问题还得找个兼顾对方面子的方式来挽回挽回。

原本是打算这个春节就去找宋应昌商量之前研究问题的深化,现在看来是彻底没戏了。

--------------

裕王府里,王府詹士谭伦正陪着裕王逐页逐字地啃读新学的各种资料。

谭伦其实挺倒霉的。原本跟着胡宗宪刷军工,应该是蹭蹭上涨的。结果没想到卷入了卢膛的擅开边衅案,回来后虽然没说处罚,但之前东南抗倭的奖励却扣留了下来。

只是其回大明后看到朝中形势云波诡谲,加上并不觉得卢膛等人能活着回来,所以干脆装聋作哑,并没有过多地讲述倭国的事情。

在官场上一旦认了错,未来就算再升迁,入阁基本上是没戏了。

没了入阁的机会,谭伦反而静下心来,天天陪裕王读新学做笔记。有实在不懂的再去问宋应昌。得到答案,自己消化后再讲给裕王。

颇有点学霸耐心给学渣讲题的意味。

“已经连续学了三个月新学了,谭伦,你觉得这新学比之理学如何?”裕王也是对新学深有体会了,但是程朱理学是太祖确定的官学。

不解决其与程朱理学的关系,很难名正言顺地用新学的。这就是裕王越读新学越忧心的地方。

裕王的发问倒是刺激了谭伦的思考。自己这段时间确实太专注与新学的术而不是道了。

“王爷,或许我们该思考下朱子之学的道术之别了。格物致知才是朱子之学的道。物各有理,格物才能明理。离开了格物致知,就不是朱子之学了。”

“而格物之外的结论则是术,是给后世的庸人上手的。理不仅存在心性之上,气与心,大约是各有各理。而气化物,则物理与心理同在。新学用归纳与演绎剖析物之理与人之理,其本质是对朱子心理学说沿用格物之法的扩展。”

“在范畴上,从心理扩展到人理、物理,在方法上进一步明确格物的方法是归纳与演绎。所以一新学与理学,不过是同源而异流,一体两面而互补共生。除非我们抛弃格物,否则很难指责新学。一旦我们抛弃格物,则同样抛弃了朱子之学”

“只是后人多庸碌,买椟还珠吧了。只捡些理学最简单的存天理灭人欲等做口号,而忘记了理学的根本在格物上。这些人喊得越多,朱子之学被扭曲得也越深。”

“同源异流,互补共生,这个好,这个好”裕王终于等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激动得拍手称快。

只是完全忽略了这句话对格物的忽略,也让自己滑入了谭伦口中庸人的境地。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第一天骄
第一天骄
天才,只是见我的门槛!
苏月夕
抢了生死薄投胎,出生便无敌
抢了生死薄投胎,出生便无敌
(无系统+慢热+搞笑+爽文)一念生,一念死,单手一抬,万物生,单手一压,葬众生。天不容我,便破了这天,地不容我,便碎了这地,众生不容我,那我便葬了这众生,葬天,葬地,葬众生。
迷途知返的羔羊
逆命仙途
逆命仙途
关于逆命仙途:古鼎、残魂、破败之躯……少年陈希本为无上天骄,可却因家族利益被迫牺牲,幸得大能垂怜,以破败之躯残存世间。一朝风云起,天骄重来,只为登顶至高,做那不被裹挟的仙!
莫失莫忘
修真不要太简单
修真不要太简单
++++宅男林捷穿越修真界系统傍身破而后立从万人仰慕到万人唾弃最后孑然一身为求大道眼看冷看众生死亡从懦夫到无敌;只有无敌才能堵住所有人的嘴,魔祖转世竟然要守护人族?境界?那玩意早没用了,若要毁了我所珍视的一切,就要做好死的准备!
不奇妙的胆小鬼
众神之使徒
众神之使徒
使徒,最早意思为继承神力之人,是神的仆从,但是,若众神共用一个使徒,这位使徒还会是“仆从”吗?
寒霜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