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最新章节。
【只不过,这句话也就是说说而已,毕竟在那个时代,甚至后面的几百超千年,似乎也没有什么可以替代地主力量的,最终大概也是铲除了老的大地主,还得扶持新的小地主,然后小地主慢慢的变成大地主。】
...
“是啊,这该怎么办呢?按天幕您说的,像红色军团那样,培养一批志同道合的人深入百姓之中,发动他们的力量,代替地主。
可是,我记得您也说过,虽然新华夏没有了土地兼并,但那可能是因为工业的发展,让农业的重要性降低了,而工业领域,也出现了兼并和平复差距啊。难道这个问题就没办法彻底解决吗?”
张角长叹了一口气。
他这叹气,上了天幕。
顿时,无数时空的皇帝,大臣,读书人,全都沉思起来。
“看来得再好好问问才行,也不知道天幕博主怎么了,最近的视频留言都不回复了。”
唐太宗李世民感叹道。
...
【第三,就是黄巾军的敌人太强大了,他们既要面对朝廷大军的镇压,还要面对整个天下无数地主的结堡武装对抗。
就比如刘备当初就是这样,募集了一些乡勇,跟着去打黄巾。】
...
“啥?朕成反面人物了吗?”南汉,刘备摸着胡子,一脸的懵逼。
诸葛亮见状,赶忙道:“陛下,天幕说的不是这个意思,他的意思是在这个时代,地主代表了先进生产力,这是历史的局限,没有正反之分的。这天下,谁代表先进生产力,就由谁来统治,这才能让这个国家,整个华夏,稳定的向前进步!”
刘备闻言,沉重的脸色立马就松弛了下来,道:“孔明你说得对啊。”
...
“真羡慕死咱了,这刘备咋运气这么好呢!咋咱们就不能遇到一个像孔明一样的大才呢?”
朱元璋十分眼红的看着天幕,然后,他又看了看刘伯温,道:“伯温啊,天幕可说过,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你得支棱起来啊,别整天藏啊藏的。”
刘伯温闻言,有些尴尬道:“陛下,臣哪敢和诸葛丞相相比啊,这句话都是后人瞎乱吹出来的。况且,况且臣最近感觉身体不太好,臣想要乞骸骨,还望...”
“啊!差点忘了!”朱元璋一拍手道:“你马上就要死了!”
刘伯温闻言,立马吓得跪在了地上,道:“陛下,臣...臣...”
朱元璋赶忙道:“你别害怕,咱不是说要弄死你,咱是说按照史书记载,你快要病死了,但是很可能是胡惟庸趁你病毒死你的。
现在胡惟庸没了,你可以放心了,况且咱们大明现在正在研究青霉素,下朝后,朕让太医院给你会诊一下。”
“啊...”群臣和刘伯温都麻了!
...
【第四,就是叛徒的出卖,导致了仓促提前起义,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就是导致突击洛阳的计划失败,让东汉朝廷中枢可以安稳坐下来应对各处战争。
第五,敌人之中的汉末三杰,曹操等人,具有较高的军事能力,而东汉的士兵虽说是战力下滑,拉胯了,但也比仓促组织起来的农民军的军事素养高很多。
总之,黄巾军失败的原因,或许还有很多,这里就先说这些主要的了。
那么咱们光说失败也不行,那黄巾起义有没有留下什么比较好的经验呢?
这当然也是有的。
比如,相比于之前农民起义,黄巾军明确了以消灭东汉王朝,建立新政权的目标,虽然这个目标太粗糙,但这也是进步,干事,就得有明确的目标!
第二,学会了利用宗教组织百姓,麻痹官府,争取准备时间。
第三,学会了提前制定详细的全盘计划。
第四,顽强抗争暴政强权的精神值得敬佩和学习!】
...
“什么?这还值得学习,好吧,这确实值得学习,但这是朕的大汉啊!”汉高祖刘邦很是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这说错了吧,这要是人人都这样学,人人都造反,天下还不乱套了啊。”
唐高祖李渊有些不屑的说道。
...
“这话...哎...咱只能说,算了,不说了...”
朱元璋也是长叹了一口气。
...
【另外,黄巾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却给了东汉王朝最沉重的一击,加速了东汉王朝的崩塌。
同时,他也使得地方军阀做大,特别是为了彻底剿灭黄巾军余部的持续起义,刘宏采纳了刘焉的废史立牧政策之后,各路军阀已经实际上成为割据一方的霸主,朝廷根本无法控制。
虽然,这让名义上的东汉王朝战斗力再次恢复了一截!
最后,黄巾军的主力虽然被快速平定,但之后留下的余部,依旧在坚持抗争,像黑山军,白波军等等,许多势力,都是黄巾军的延续。
另外,还有一些新的起义,也沿用了黄巾军的名号。
直到205年,黑山军首领张燕投降曹操,黄巾起义才算得上是彻底平息。
总共历时21年。】
...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哎!”
曹操面色凄然的仰天吟唱。
...
“啥?这货的诗才真不错啊!比朕有诗才!就是看着他这样子,朕真想给他脸上来两脚!”
汉高祖刘邦冷哼道。
...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天幕画面中,又出现了另外一个人一脸悲苦的吟唱,只不过最后这人发现自己上了天幕,那尴尬的表情,很是有些搞笑。
让本来许多心情沉重的观众们,稍微的那么轻松了一点点。
...
“这是谁?”秦始皇下意识的问道。
但谁知道呢?反正冉闵是不知道的。
...
“这是谁啊?这句话,深刻啊!”汉武帝看向了辛弃疾和袁崇焕。
辛弃疾摇头,袁崇焕则是道:“这应该是蒙元时期的汉人张养浩!”
...
“哎,天下兴,百姓未必享福,天下亡,百姓最受苦啊!为什么要用几千年的时间,才能达到大同社会?不,有了天幕,这可以提前的!吾一定要将这个红色思想给想透彻,想明白!真希望天幕能详细的介绍一番。”
孔子感叹道。
...
“至圣先师!”许多时空,无数的读书人都纷纷长拜。
而在永乐时空,朱棣和朱高炽则是对视了一眼,他们倒是不用怎么去想,他们有书,但是这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