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崛起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半月后,李隆基第一次看到了大唐军队操练。
唐代府兵的日常训练主要有“习射”和唱大角歌”。
“习射”就是指练习射箭,职业兵射箭技艺要求比较高,比如对于羽林飞骑士兵,要求能够开“伏远弩”,射远300步远,4发2中;“臂张弩”射远230步,4发2中;“角弓弩”射远200步,4发3中;“单弓弩”射远160步,4发2中。
“唱大角歌”士兵们会以一个折冲都尉府作为单位,其下分作两个校尉统领,按军种的功能和配备还可分中垒、屯骑、射生、越骑、步伍、长水等。其部属官品级依次为:别驾、长史、六曹尉、参军。然后分别每个统领又会再率领十支步兵队伍,以及一支骑兵队伍,所有的士兵都会站在相应的旗帜下集结。
当吹响第一通战争号角的时候,折冲都尉府会命令校尉将手下所有的步兵,骑兵集合起来,整合队伍。
第二通号角响起来的时候,旗手们会将旗帜暂且放下,同时所有的长矛手都会压低,放下长矛。
等到第三通号角响起之时,旗帜与长矛等都将再度举起,进入备战状态。
随后,会有战鼓声响起,用以鼓舞士气的同时来发号施令,各战士单位通过鼓声来变化队形。
先是右校尉会做鸣金退兵之状,将自己所率领的十支步兵,一支骑兵向后回拉,一旦留出空隙。
左校尉便会率领自己的部众顶上右校尉原本的位置,接着,继续如上的步骤进行相反的操作,如此循环往复,接着便进行厮杀的演练。
在整个军事训练当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鼓声和旗帜的操作变化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实际的战场上,与敌人在厮杀之时,喊杀声震耳欲聋,将军或者统领如果说仅仅依靠说话的方式是根本不可能有效的指挥自己的士兵的。
所以这个时候,鼓声和旗帜就起到了作用,士兵们可以通过视觉来直观的观察到旗帜的状态。
而青、红、黄、白、黑、青、旗帜不同的状态也代表着不同的含义。
不同的旗帜也会有着不同的寓意,所以所有的军官士兵平常都会去专门学习各式旗帜的寓意以及运用之法,也是提高了军事训练的效率。
像一些战法上的变化例如一些阵法的变化布置,大都是以令旗为号令,进行操作的。
例如倘若令旗指向前方,那令旗所代表的本部兵马就要向着令旗所指的方向行进,绝对不能出现差池。
倘若令旗改变方向高高举起,那所代表的本部兵马就要立刻停止行进。
类似于这些,不同的动作有着不同的含义,都是要清楚铭记的,并且令旗有不同的形状,颜色都具有不同的含义。
这样一来,可以通过最为直观的方式,让所有的士兵第一时间领悟到将领的决策,并且及时地做出相应的动作。
包括鼓声也是如此,不同的鼓声都是蕴含有不同的含义的,鼓点的密集或疏散,鼓声的轻重缓急等等,在这个的基础上再配以令旗的动作,如此一来便出现了成套的指挥系统。
郭震云都尉,“唱大角歌”演练完毕,
李隆基内心激动道:“不愧是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大唐强悍军队。”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诗词从军行。
“谢殿下夸奖!”
李隆基看着旁边的唐军军典里面有唐军作战体系-排兵布阵:二十四阵法,三十六种变化,各种地形扎营方式等等
郭震云都尉上前说道:“殿下战时严格意义上来说,根本不可能出现一成不变的战术,战事千变万化,不同的季节时间,不同的天气环境,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士兵心态等等,都是至关重要的。”
任何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最终的战局,所以就战术来说,一个攻无不克的军队,他的战术就是能够随机应变,灵活变化。
一个军队他可以有自己所擅长的部分,如突厥的铁骑,高丽猎人兵、南方山林土兵等等,但是能够随机应变才是最重要的,不然的话敌人会抓住痛点猛攻。而大唐的军队就是如此,在不同的环境下,安营扎寨的方式也不相同,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阵型来进行作战。”
李隆基明白:在平常的训练和真正作战的时候,士兵们的心态,状态是一定不一样的,但是所有的军事制度,军队纪律以及相应的信号号令和战法都是相同的,如此一来,即使心境不一样,士兵们依旧可以及时的进入状态,听从指挥进行作战,从上述的这些方面也不难看出,唐朝对于军队的用心之处和高超的军事水平。
李隆基想到了:“军饷到位,敌人敢碎!”这句话。
养兵打仗都需要军饷,平常养兵这些军饷待遇还可以,战时还是要优厚,拿命换战功,思想教育再好,士兵的“身前事,身后名”的待遇必须有保证,要优厚!
在军队驻扎半个月,李隆基领悟到如何统领军队的纲领。
“快要元正了(春节),军队每人多发两月军饷,春节驻防,更要严格军纪。”李隆基大声宣布。
他听到了震耳欲聋欢呼声,甚至听到了“万岁”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