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大唐帝国

第99章 军功授勋(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崛起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王仁皎脚一跺、心一横,出班俯首说道:“陛下,臣有本启奏。”

李隆基看着将要成为国丈王仁皎要带头冲锋了吗?点了点头说道:“奏。”

王仁皎继续高声说道:“缓和陕郡砥柱险滩,是京兆运河咽喉重地,每年在此倾覆船只十之有八,臣斗胆请旨,请赐臣前往陕郡砥柱险滩修筑堤坝水闸,改天险变通途,以彰陛下之恩泽。”

满朝文武一愣,王仁皎居然说的是治水的事,而不是禁军将官名单之事。

李隆基对这件事也是颇为在意,他认真的想了想说道:“王卿与韦凑的治水筑坝疏朕已经详细看过,条条在理,所需物力财力,据实已报,是为生民之功。”

王仁皎长揖在地大声的喊道:“臣定竭力施为,不负皇恩。”

都说我这老丈人憨厚,在官场二十年,能做到匠作大将的位置,这是非常聪明,勋贵一体,这时候求他的人肯定不少,这一离开京城,就离开了是非之地。关键是他自己是皇上绝对支持者,此时离京皇上也不会疑心。

治水,是个绝活,陕郡险滩梳理好了,就是拯救皇城的大功劳一件,。

陛下爱民如子,这是社稷之福,生民之功,可是大功一件。

王仁皎听闻陛下准许,心中高兴,既不惹是非还有功绩可做,今年考科必是上上等。

王仁皎回到了班列之内,不再说话。

武勋站在朝堂上,明明涉及到了大家的核心利益,但是全都三缄其口,没一个人敢言语。

寂静无声,噤若寒蝉。

陛下登基,是诛杀武氏家族和韦后一族,上官婉儿、安乐公主、太平公主及其他们党羽,哪个当时不是权势滔天,最后都被一刀砍了。

这次长安粮危,这里面有多少人当时跟风囤积粮食,那一个个商贾没有士族在后面撑腰,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敢和圣人叫板,当时有多嚣张,现在就有多猥琐,有一部分因为欠钱被捉钱令扣押在公门内。

有这些把柄在陛下手里,这时候冒犯陛下万一要是借此事想杀人,焉有命在?

看看那些文官平常在朝堂上是滔滔不绝,巧舌如簧,卢怀慎一嗓子奏述,顿时鸦雀无声,还是因为之前皇帝把自己太仓粮食都按出来,皇后淑妃把自己嫁妆都捐了出来,文官们当时捐了多少,最高也不过二十贯文钱。当时陛下张皇榜公告,已经给了悔过机会,咳!实在丢人,都不知道怎么圆。

当然,这完全是士族文官想多了。

李隆基哪有空搭理这些,唐中宗以来,铨选制度十分紊乱,王妃、公主与权戚不仅卖官,而且不经吏部大搞“斜封官”,请托之风日盛,致使员外、试、检校等官名目繁多,冗官滥吏充斥官府。

虽然之间清理出去一批,但与朝中大臣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是最难清理冗官,在这个时代,动一个人,就是动一个家族,动了一个派系的人物。

这时候只能是皇帝亲自主持清理,所以在大明宫商议整肃禁军的时候,这些老狐狸就闻到味道了,皇城太大的坏处就是需要的人多,谁知道哪个角角旮旯藏的是哪个家族的人,这也是李隆基愿意待在兴庆宫的原因。

郭元振是中书平章事兼兵部尚书,看看四周,他再不说话皇上会对他低看一眼,武勋士族也会视他投效皇帝的人,到时候两头不讨好,使了个眼色给兵部侍郎薛讷。

薛讷出列说道:“陛下,臣有六位大都督和四位大都护及蒋校一百二人联名上书: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正统不惭传万古,莫将成败论三分,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大意是:一篇《出师表》真是名垂千古,一千年来有谁可以比得上赤胆忠心的诸葛亮呢?诗人所发咏叹;正是自己一片炽热爱国心的表白。诸葛亮辅佐蜀汉,最后没有成功,不要以此来评价贬低他。替君主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争取生前死后都留下为国立功的勋名。

李隆基听了非常高兴:“忠诚所感金石开,勉建功名垂竹帛,

众将士一片丹心图报国,怎能辜负,朕愿九州生气响风雷,万马齐鸣镇山河。天公抖擞持正气,不拘一格纳人才。”

李隆基眨了眨眼,看了一圈武将们,他们倒还算是淡定,这种联名表忠心的事,必然是事先已经通过气了,大家都同意了才联名上书。

武官们已经向圣上表示忠心,文官们那边倒是议论纷纷,这也没人事先通气。

吏部尚书李朝隐出列道:“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臣等愿操履坚贞,才识通赡,守文奉法,怀铁石之心,事上竭诚,实尽人臣之节。”

礼部尚书张韵知出列,看了一眼李朝隐俯首说道:“陛下,军队武职府兵,征召募兵,朝廷置备衣装,装备兵器甲胄,所耗钱粮甚广日常起居,食费几多,臣以为,其文职大小官员俱宜赏。”

张韵知的意思是,军队武职的待遇朝廷全部包揽,但是文职的官员的待遇是不是可以和武职一样,。

长安粮危,就是这老东西的杰作,本想以粮危胁迫皇上让步,因为他感觉到李隆基不是守城之君,一定会锐意改革,那一定会动这些世袭士族的利益。

李隆基认真的咂咂嘴,这张韵知还真是个老狐狸。

张韵知是真心的吗?

其实不然,反对一个政令的时候,不是全面否定它,而是部分赞同它。

这个世界从来都是如此,不患寡患不均,你要是单独提升武职的待遇,那就显得极为不公平。

大唐官员宜文宜武的官员多的是,张韵知也是熟读兵书的明经进士

武将开疆扩土,镇守河山,文官也为君安土牧民,促进百业,繁荣经济,征收税赋,组织民夫,为大军提供后勤,就一点功劳没有了吗?

张韵知此言一出,立刻让文职们开始交头接耳的议论起来。

高力士看了一眼陛下,立刻高声说道:“肃静。”

李隆基坐直了身子,笑着说道:“张尚书,提升武官将士是对抛家为国将士的一片心意,众卿都是为大唐履职尽责之人,朕岂会重彼薄此,宋明公将官邸制给诸位讲讲。”

宋璟拿出草拟官邸规制开始宣读,大殿一片静悄悄的声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
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
景佑四年仲夏,襄阳侯府内,看一个天生富贵的穿越者,如何为自己、为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梦想生活,玩转知否世界。
热血勇夫
诬陷我谋反,我真反了你慌什么
诬陷我谋反,我真反了你慌什么
穿越大乾,赵煜成为了大将军府的世子,本以为可以纸醉金迷,三妻四妾,却不想被扣上谋反的罪名,面临斩首!正所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可到了赵煜这里却是,君叫臣死,臣就反了……手握三十万赵家军,又岂能久居人下!练新军,造火器,平藩王,战西域……不知不觉中,赵煜回首,却发现自己竟然坐上了帝王的宝座!
清风无雨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关于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朱政穿越成荒野弃婴,靠一抹婴儿笑抱紧朱元璋大腿,却不知自己竟是被狸猫换太子的真皇孙!当十岁的朱政在奏折批注胡惟庸该剐三千刀,当十三岁的他带锦衣卫抄家时先烧粮仓再开地窖,朱元璋颤抖着发现:这崽子把帝王术玩成了本能!爷爷,帝王多疑不是病,得让大臣们觉得您随时会发疯爷爷,杀蓝玉不如让他去漠北找北元要军饷直到朱标病逝那夜,老朱踹开东宫大门,把监国玉玺砸进装病躲事的朱政怀
盛达
穿越清朝造反我是认真的
穿越清朝造反我是认真的
关于穿越清朝造反我是认真的:外卖小哥穿越回咸丰年,没啥说的,就是干,为了自己不再有辫子,为了自己的幸福,为了自己爱的人的幸福,造反当皇帝的故事
彭海
穿越时空征战沙场
穿越时空征战沙场
一个特工在执行任务过程中身死,穿越到了大夏王朝当起了四皇子,此后大夏危机四伏,其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为报大哥之恩而辅佐侄儿,奈何侄儿昏聩,且听信谗言嫉贤妒能,以至大夏再次到了生死边缘,男主无可奈何,干脆自己当皇帝得了……
伊水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