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崛起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最好的防御,反而是进攻,这一点大唐太宗、高宗包括后来武后都给了明确的答复。
李隆基陆续看了几本军生们的课题本,才放下了手中的事儿,松了口气。
“这本写的也是极好的。”李隆基颇为感慨的说道:“这篇课题就很好,让他再认真完善一下,站在吐蕃、突厥人的立场上,站在大唐的立场上。”
“分析秦汉三国南北朝唐,不是着眼于大唐,太泛泛其谈了,让把这篇重新写一下,下次上台,就宣讲这篇吧。”
李隆基手里拿起了另外一本奏疏,写的是,如果当初墨啜可汗如果直接千里奔袭东都,直接灭了武周,然后交给李氏后人,大唐会变成什么样?
如果现在突厥人依旧会南下,这时的大唐,还有胆气抵抗吗?
如果二十万禁军全军覆没了,京师只有两万皇城护卫老营,韦后会选择固守京师吗?还是提出南迁的时候,顺水推舟呢?还是直接和突厥人议和呢?
这篇课题,写的很好,但是角度上,依旧站在了大唐的立场上,可以从突厥人的视角上,认真的写一写。
其实就是后世列强玩弄满清皇室的那一套,猎鹰不必需要杀死牧羊人,而是维持一个愚蠢的牧羊人,更易于狩猎。
这种套路,其实在唐朝末年,地方藩镇就玩过一次。
大唐晚期,大唐国都六陷,天子九逃,大唐日益颓废不堪,但是藩镇的节度使们,却颇为的默契,皇城可以攻陷,但是不杀皇帝,留着放血。
朝廷的权力越小,地方的权力就越大。
李隆基要的是一个思路,武举学堂的目的,不就是思路吗?
百无禁忌,看似没有规矩,却是颇有收获。
李隆基不由得感慨的说道:“墨啜可汗有句话说的对,只要大唐有着昏庸的帝王,愚蠢的官员,才是他们最正确的选择。”
“墨啜可汗是个聪明人,一个愚蠢且懒惰的牧羊人,对于猎鹰才是最好的选择。”
“可惜墨啜可汗太过狂悖,孤军犯京。”
“将这本归档武学堂吧。”
“臣领旨。”高力士拿过了那本课题本,关上了门,重重的叹了口气。
陛下还是对那场墨啜可汗反叛,耿耿于怀。
他不是觉得这是坏事,但是陛下不要气坏了身子就好。
李隆基给土木堡之变的英灵们点了一炷香。
一帅无能,累及三军。
前几日一场秋雨,洒在了长安的土地上,一阵北风吹来,便有了寒气,京城里的装束便变得五花八门,有的害冷,就穿上了袄,有的似乎不怕冷,依旧穿着短衫。
“宁王府添了一个新丁,宁王妃想给孩子上宗册,毕竟不是个野孩子,起名李纯元。”高力士小心的说了一个消息,这个孩子是南诏国公主肚子里的孩子。
李隆基点头说道:“准了,告诉太上皇了吗?”
他一边走一边问着,今天是中秋团圆夜,现在大唐有六十万将士,却无法团圆,在这之前李隆基让太仓拿出20万银币给将士购买。
大唐将士的俸禄来自户部,军功赏赐和军纪处罚是皇帝签发的,虽然因为现在的交通不利,有时军功赏赐需要等上六个月时间,但是军士不但没有怨言,而且更是期待许多。
不就是李隆基有着军功和军纪的三复审,皇帝奖励诏书和功勋章这是都是公示众人的,军队中军功军纪作假,很容易被人孤立是,那是会离心离德的。
那就是大唐军士看到自己奋勇杀敌的功绩得到皇帝的认可,就是远离长安万里的安西碎叶军镇的将士,在胸前挂上勋章和赏赐诏书,都会大喊:“大唐将士护卫疆土,九死不悔!”
如果哪一天李隆基要是对不起这些为国征战将士,那是大唐皇帝耻辱,同样也是大唐的耻辱。
“太上皇只说知道了,并没说要见见。”兴安俯首说道。
太上皇现在已经不和王府的任何人见面了。
这不是太上皇冷漠无情,也不是各个王府群王没有孝道,是因为太上皇再和王府的群王见面,陛下是真的会杀人的。
太上皇,现在整日里观看歌舞,除了前几日,见了见兴庆宫的两位贵人,便再没见过外人。
李隆基点了点头,嘱咐道:“不要放松警惕。”
大唐的节日很多,大多数都和农耕有关,所以唐朝是比较注重农耕的,比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标志着农历新年的开始,也是农耕文化中“天地人和”的象征。其他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也都与农耕有关,它们与田间劳动、农作物收割以及祭祀祖先有关。
但是这中秋节在唐朝叫拜月节,节日的味道,比后世要浓重许多,比如大唐的女子这一天可以在长安大街上举着手中的鲜花,穿着盛装,大大方方等在门前,让自家的郎君带着出门一起采购各种食物和点心。
拜月节长安大街没有华灯,不过庙会会聚集很多人一起学子们会组织诗会,小夫妻会进庙祈福,拜月节不会解除节日的宵禁,民众大肆庆祝。
在庆祝着团圆,但是这大唐的中秋节,白天也是很热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