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崛起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每家钱柜都在汇票首面盖有各自印章,不仅图案各异,还套用各种颜色,每家店里都有各钱柜的存底,只有对折光两张印章图案完全重合,才能确保真假。
票纸下发途中如有损坏,必须将坏者寄回总号,才能领取新票,以杜绝流失。
另还有“密押”和“暗语”
就是将票据金额数及签发时间不以数字填写,代之以汉字作为代号。
就是为了表示每个月的1-30日创造了“经营讲诚信,天道最公平,昧心图自利,阴谋害他人,善恶终有报,到时必分明”这样的诗句,作为1个月30天的日的代号。每一个字表示一个日期,比如写个“天”字,熟悉其中奥妙的人就知道是6号。
用“国运昌盛”4个字,代表“万千百十”的单位字。
银两数字和单位,用“生客多察看,斟酌而后行”,,代表“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10个数目字。
与此相对应,在记数时还采用了道家符号。”
对都护府施行现在长安和东都洛阳有二十万禁军军,每年有十万是募兵制招募的新兵,练兵期间朝廷管吃住每月五十文,半年练兵之后,在按照不同兵种分配到大唐各个军道和都护府,抵达军道和都护府领到身份牌的时候,这时候就开始服兵役了,满三年就可返家,当然三年内累计一路有军功升为陪戎副尉、陪戎校尉、仁勇副尉、仁勇校尉。
仁勇校尉就是九品上军职了,这就是管理一百人的队正这时候就可延长三年,依此类推,如果每年都能晋升,服役二十五就是四品官员了,相当于州府折冲都尉亲军司马了。
大唐新的兵法要求,自大唐开元一年起每年每个小队都是按照四分之一人员募兵和退伍,
其余一万是武举学堂的学子,学子录取那一刻就有了军籍,随时准备奔赴战场,当然,要是真到武举学堂的学子要上战场,那大唐真到了危机之时了。
有二万人责是太极宫、大明宫和兴庆宫护卫,这要求是必需有三年以上边疆战场经验的老兵。
听到郑颂青的介绍,李隆基说道:“看来公廨司的司长和各位令史、掌事是用了心了。”
李龙看到墙上写着“谨防假票冒取,勿忘细视书章”桃符很是满意。
李隆基问道:“这些防假的手段,是每个掌事都掌握的吗?”
郑颂青说道:“陛下,现在各地的掌事都是原来隆兴钱柜掌事和五年以上的伙计,对算学和商学的人才奇缺。”
李隆基听到,“正也知道缺人才啊”不由得感叹一句。
郑颂青也是有些唏嘘,在一边说道,长安和万年两个钱柜每天都能收到进十万两以上的银子,可是铸币监的银币已经开始满负荷三班倒了,还是跟不上那个现在银币兑换的。
自秦汉到隋唐,中原和西域的商贸进行了上千年,丝路的繁华,让无数的金银珠宝随着那一队队的驼铃进入中原。
有着无数的白银和金器还在太仓承运库堆着纹丝不动呢,朕要了三万枚功勋牌,还是插队了。”
“且排着吧。”
国事为重,铸币监做的是太仓的单子,民间的碎银正在户部的金仓库重新铸造成雪花银,等提炼好之后,才会送到太仓去。
现在铸币监全部的产能,都给了太仓,毕竟太仓,才是国事。
工部尚书王守一也问过这些问题,十分疑惑的问道:“那为什么不能扩建一些呢?铸币监现在极为繁忙,再投入一些,我们可以招揽更多的工匠,工部已经在黔南道、河北道、剑南道、河东道兴建了新的在冶炼厂,工坊的工人已经开始试着冶炼铁矿,再进一步就可以铸炼钢铁了。”
扩建,是一个好的办法。
铸币监监丞李永祥也在皇帝面前叹息的说道:“我们也想扩建啊!咱家日思夜想的就是这个事儿了!但是却是招揽不到合用的工匠了。”
“铸币监,现有住坐工匠三百余人,工匠一千两百余人,学徒五百余人,这些工匠已经是整个京师最多的银匠了,再多,也没有了。”
工部、户部、兵部等等不止一个人在奏折里提到过,“缺人”。
只有李隆基依然保持沉默,在潞州时候就已经知道了是这个原因。这需要从倭国开采银矿铸成大量的银币才能支撑起大唐繁盛的经济
唐朝的舰船制造技术已经达到了成熟阶段,船体庞大,雄伟坚固,甲板建有高楼栅寨,能在海上抗风斗浪、设备齐全的楼船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现在海船已经比隋朝杨广下扬州时候的楼船大了许多,唐朝民间的造船工坊已经不在少数,大型造船工坊就有六处。
当年让高廉前往江南西洋之时,在扬州兴建造船工坊,几乎把半个江南造船工匠,都云集在了三个大的船厂。
高廉是是那个时候的亲历者,不过现在已经是金陵伯高廉兼任江南大司马,扬州卫、金陵督造泉州港、福州坊,下辖六十四个造船分厂,一年能造唐代水师主力战船:楼船、艨艟、战舰、走舸、游艇以及海鹘船三百余艘!
江南三总厂和四十六个造船分厂,有三千二百零六名住坐工匠。
开元二年,金陵河船厂并入江南三总厂,南京设立了大唐皇家船厂,设江南船长大司马,总领江南海河船务。
最后一次登记造册,工匠约有八千四百四十四人,分船厂有八十二艘。
大唐为何天下无敌?
因为大唐真的天下无敌。
铸币监此时找不到银匠,就像现在在江南,大唐找不到一个闲着的船匠,一个道理,天下就这么大,哪有那么多人给你造船呢?
姚崇、魏知古为什么不反对陛下的设立更多匠作爵位?为什么不反对提高工匠待遇?为什么不反对营建工匠学舍?
因为大唐真的很需要工匠,而陛下的匠爵,可以把工匠们纳入管辖之内,提高工匠待遇,可以让匠户积极性更高,而工匠学舍,则旨在培养匠人。
工部尚书王守一并不负责铸币监,那是内署,对于御制银币的技术要求,还是低估了。
匠爵四阶十六级,分别为:学徒、工匠、大工匠,工匠师,大唐在籍的银匠,工匠只有四百余人,大工匠不足三十人,工匠师只有四个人。
大唐手工业如此发达,但能入朝进见的,担任匠作中郎,匠作司郎,将作少匠,将作大匠官员不足十五人。
现在大唐将近四成的工匠都在官营的工坊里做事、一半大工匠都在将作监了。
李隆基本来以为工匠就可以胜任后代工头,也就是可以进行技术传承的,但是现在看来工匠,都不能胜任。只有那些有着十几年以上工匠师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