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崛起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大明的马头税,早就变成了巧立名目,三七分账的生意。
这里面有管理的原因,更有大明人丁增长,牧场变农场的时代背景。
魏知古的第三个新马政,则是将这个马头税,限制了框架,省的有人巧立名目,三七分账。
马头税收上来的税赋,折银之后,都用于修建官营马场。
翻译翻译,就是摊马入亩。
李隆基点头说道:“户部着手推进此事,乱七八糟的苛捐杂税再加正赋,百姓苦不堪言啊。”
魏知古没有犹豫俯首说道:“臣领旨。”
李隆基坐直了身子说道:“还有事吗?没事散朝吧。”
“陛下,臣有本启奏…”杨瑒刚要说话,被李杰拉了一下。
李隆基显然没有看到了他们的小动作,杨瑒这个水猴子,又要把谁挂到钩子上?
王文坐直了身子,拦住了杨瑒,杨瑒完全不知道他要说的事儿,其中的凶险程度。
王文十分认真的说道:“陛下,江南道观察御史王承佑,弹劾岭南道经略使兼广州刺史宋璟,在崖州私营船舶码头,上牟公家之利,下鱼小民之利,与民争利,百姓苦不堪言,又畏惧天兵,无可奈何。”
“但是这件事,臣还在岭南监察观察御史查问,还没确切的消息。”
李隆基眉头紧皱的问道:“以何弹劾?”
李杰从袖子里拿出了一张告示说道:“崖州城告慰百姓的告示为凭。”
“但是陛下,宋璟岭南在外,此中详情,朝廷不闻,臣怕其中有什么误会,故此暂压。”
李隆基眉头紧皱的说道:“岭南的事儿,为何是江南观察御史奏闻?”
李隆基显然发现了一丝丝的问题,他拿起了那枚有岭南道经略府衙和宋璟双印的告示,落款为开元二年七月,他拿着看了许久。
这印绶不对劲儿,和之前李隆基收到的印绶,并不完全相同。
“高力士,你来瞧瞧。”李隆基将手中的告示,递给了兴安。
高力士低声和李隆基耳语了几声,便站直了身子。
“这印是假的,也是真的。”李隆基将手中的告示推了出去,对着高力士说:“去印绶监取宋璟的两套印绶留底来。”
高力士俯首领命,没过多久就从印绶监取来了宋璟印绶,按在了一张白纸之上。
岭南开始海贸贡市,兹事体大,李隆基不敢轻待,为了防止公文出现差错,无尘第一次跑去广州,专门给宋璟换了一套印绶。
两相对比,结果自然不言而喻。
君不密,则失臣。
杨瑒整个脊背出了一身的冷汗,看着那两个完全不同的印绶留底的红印,人都傻了,愣愣的说道:“这到底是宋璟私用旧印,还是有人要陷害宋璟?”
李隆基思忖了良久说道:“让岭南观察御史查一查也好,省的污宋璟清白。”
此事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宋璟真的在崖州月港私设港口,上牟公家之利,下鱼小民之利,而且用了旧的印绶。
其二,就是有人要诬构宋璟,而且可能性极大。
有人威胁御史台说要救独孤鼎,想来这就是他们所谓的,吃不了兜着走的后招吧。
但是这一套组合拳,打了一半,李隆基就把独孤鼎给提前扔进了诏狱之中。
见招拆招?他一个皇帝为什么要跟你玩路数呢?
杨瑒愣了许久,他完全没想到这个告示做的有模有样,居然是假的。
尤其是印绶都有人敢私刻。
杨瑒立刻察觉到了,此次去河北道监察御史的重要性。
对沧州的百姓而言,这很重要,对杨瑒而言,也很重要。
他太小瞧一些人的下限了,这种堂而皇之的诬告,也通过各种关系,送进了御史台之中!
这把当谏台风宪的御史台,当做是什么?
李隆基看着杨瑒的样子,笑着说道:“杨御史,此次前往沧州,必要的时候,可调动玄甲骑兵防护周全。”
“如果力有未逮,可向朝廷请援,切记不要强撑。”
杨瑒敢做事,敢说话,也能做事,但是他对一些路线上的问题,还有点懵懵懂懂。
只要杨瑒一到河北,出了辇毂之下的京畿,就明白了,这天下不是道德文章里的天下。
就像那些家训里,大善人们,总是看不得百姓受苦,总是在修德。
但是大善人们追租的模样,可不会写到家训里,而是言传身教,用实际行动告诉子嗣,对于不交租的农户,就该破门灭家。
杨瑒立刻俯首说道:“谢陛下隆恩,臣定当殉国忘身,不苟而全。”
李隆基给了杨瑒调动玄甲万骑护着自己安危的权力,杨瑒这趟沧州之行,绝不太平。
活着回来,是李隆基对杨瑒最大的嘱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