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大唐帝国

第271章 心有天地(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崛起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真要掰扯现在的孔圣公是否是孔子嫡系,那得掰扯到什么年月去!还有当年南北宗之争,更难掰扯。

李济五十有六,本就该退了,致仕才是。

可是李济曾经就学于孙思邈坐下,孙思邈乃大唐神医,李济可谓是极擅养生。

五十有六的年纪,依旧是思维敏捷,不昏不聩。

听说最近李济还在联合一些医者修医书,准备进献给陛下,作为万寿节贺礼。

陛下不收万寿节寿礼,这几乎是举世皆知之事,但是李济既然敢放出消息,那必然是有所依仗,这礼陛下一定会收!

能在医道上著书立传,这李济还得为陛下洗地多少年,朝臣们还得受多少年的窝囊气?

“平身吧,别一直跪着了,像是请罪一般,你们难道参与了罢考案?”李隆基让李昱等七名河北道员外郎平身,但是这话中揶揄之气,丝毫不减。

说明大皇帝陛下对河北道罢考案,依旧是余怒未消。

李昱等七人,大声的喊道:“臣等与河北道学子,绝无二心!”

“赤胆忠心,天地可鉴!”

“行了,归班吧。”李隆基挥了挥手,示意他们站回去便是。

李明翰那边可是查补的很详细,这些编修员外郎也没什么权力可言,甚至去孔府还得持弟子、门下走狗贴,才能拜谒孔庙。

这时门下省左仆射,户部尚书金濂出班俯首说道:“陛下,今岁河北道通政官上书间有蝗蝻,恐今春遗种复生,请陛下祭天祈福,安抚万民。”

这个时代有时候就是这么迷信,,人们没什么科学知识,面对突然出现的蝗灾,没什么有效的治理办法,各地官员与民众甚至都不敢灭杀蝗虫,往往只是寄托于祭天祈福。求神。可是眼看着自己的庄稼被蝗虫给坑了,一点办法都没有。灾情越来越严重,受灾面积也越来越大,地方官吏不得不连连向朝廷告急。

李隆基前期的迁民垦荒,屯营法等从某种程度上,抑制蝗灾大规模爆发的可能性,但区域性爆发还是有可能的。可是没想到是地方官员不消灭蝗虫,任由蝗灾发展。

黑压压的蝗虫铺天盖地,吃光了田里的禾苗,毁坏了好多庄稼。可是官员们却认为蝗虫是神虫,不让捕杀,老百姓没有办法,只好烧香叩头,祈求上天开恩,收走蝗虫。

卢怀慎也写了一道奏章,声称蝗虫是天灾,人力是没法抗拒的,要想消除蝗灾,只有积德修行

姚崇作为宰相前几天向唐玄宗上了一道奏章:“《诗》云:‘秉彼蟊贼,付畀炎火。’汉光武诏曰:‘勉顺时政,劝督农桑。去彼螟域,以及蟊贼。’此除蝗谊也。且蝗畏人易驱,又田皆有主,使自救其地,必不惮劝。请夜设火,坎其旁,且焚且瘗,蝗乃可尽。古有讨除不胜者,特人不用命耳。”

姚崇灭蝗的办法也很简单,就是让百姓在夜间的田头上点起一堆火,等飞蝗看到火光飞下来就集中搏杀,同时在田边掘个大坑,边打边烧,飞蝗就可以灭尽了。

今天在含元殿提起这件事,就是许多人反对灭蝗的却拒不执行朝廷的诏令,作为穿越而来的李隆基当然知道蝗虫带来的危害,所以今天为什么前边让高力士宣读一篇心即天地万物的文章。

对于这种蝗虫乃是从天而降,需要搭建高台向天祈福,祷告上天的乞求上天收回蝗虫的言论。李隆基是嗤之以鼻的。但是到道理那个道理,但是在大唐蝗虫被世世代代视为神虫,只有靠天驱除,非人力不可为也,这是几乎是大唐所有官员的共识,也成为大多数百姓的认识。

而且坊间已经有传闻,是天子德行有缺,所以上天以此惩罚大唐百姓。这样的传言已经开始有向周边蔓延的迹象。

这是有人以上天和神仙的名义,限制皇权,左右朝政,此风气绝不可涨,而且一但蝗灾蔓延不可控制,大唐就会产生粮食危机,必会产生动乱。

那吐蕃就会趁虚而入,突厥也会再次蠢蠢欲动。

“蝗虫乃是生虫杀了太多种的话,就会对有伤自己的德行,是一件及其不好的事情”

“如果到处都变成了荒地,没有粮食,连百姓都饿死了,难道不是一件坏事吗?”

“上天降下蝗虫是不能捕杀的,这是天灾,遮天蔽日,而且会飞,即便捕杀了也不能捕杀干净。”

“蝗虫属于天灾,人力不可灭,若是陛下多做有德行的事,上天就会把蝗虫收回去。”

姚崇痛斥这班人食古不化,拿楚惠王吞蛭治好了痼疾,和孙叔敖斩蛇得到了福报这两件事为例,认为哪怕不能完全消灭蝗虫,也总比看着蝗虫泛滥成灾要好。

李隆基在大殿上一声大喝:“如果多做有德行的事,就能解除蝗灾,那你管理的地方出现了这么多蝗虫,就是说地方官吏是个没有德行的人嘛!”

“那必是地方有恶人,毫无德行,祸害地方,所以上天托梦给朕一份灭蝗之策,剿灭蝗虫同时也要驱除地方霍乱之源。”

大殿上被李隆基一声大喝,没有官员敢于发声。姚崇有些惊吓。但也听到是什么?行礼说道:“陛下,刚才说上天托梦给了灭蝗之策。”

李隆基说道:“是,张九龄记录。”

张九龄行礼,走上侧方,侍从们摆上书桌笔墨纸砚。

李隆基说道:“敕令,淮南道、江南南、北两道各州府县紧急购买三月以上鸡鸭二十万只,群沿运河运往河北道。”

防蝗并非小事,李隆基点头说道:“朕已经将上天托梦防蝗灭蝗编写成书,明高力士雕印做成了册书,这件事办了吗?”

李隆基问的是高力士,这件事李隆基确定跟高力士说过,当时还说:有人不想听,就按着他们的头听。

高力士赶忙说道:“已经全都整理成册,从蝗灾之时、蝗灾之地、蝗灾之源、考昔人治蝗之法、今拟先事消弭之法、事后剪除之法等六个方面整理成为六卷,俱已雕版,试刊百册。”

高力士办事,那是极为可靠。

陛下说,他就让雕印署做,而且治蝗一事,他经常听朝臣们说起,自然是放在心上,为了防止有疏漏,他还专门印制了雕版。

高力士继续说道:“陛下,臣制了两版,一版乃各道州府县在廷明公所读,乃正字,一版为俗字俗文,乃宣谕用,讲给百姓听。”

高力士办事,那是极为周全。

陛下说,要齐头并进,屯营百姓识字者甚少,对百姓宣读应多俗文,让他们穷经皓首,对那些连句读都没有的句子进行诵读,怕是把百姓给读懵了。

高力士直接搞了两版,即便是魏知古不说,兴安也准备把印好的书给陛下审阅了。

在陛下手下做事,不专业,怎么能行?

“好,很好。”李隆基点头说道:“循手册防蝗,将治蝗书刊发天下,有良言上谏,朕必嘉纳良言。”

姚崇俯首说道:“陛下圣明。”

他就是站出来车轱辘的话、车轱辘的说,请陛下旨意是为了让地方重视起来,一旦蝗灾起,陛下有言在先,那必然要摘到地方官的官帽子,甚至还要摘脑袋。

好家伙,陛下直接给出了一套方法,不会?照书抄。

李隆基看着寂静一片的大殿,沉思一会说道:“为官者,应是一方州县父母,代天子牧民,也都是学富五车的科举人才。”

“朕也说过,为官者,身披官袍,手掌公权,食百姓之税赋,领国朝之俸禄,居官邸庭院,就是让诸官者心外无物,一念不生是谓天,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李隆基说道:“知行合一,方为学者。这句话告诉我们,知识与实际行动必须相结合,只有真正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算是真正的学者。”

“有些读书人,满口仁义道德,心里盘算着升官发财;拥有了高官厚禄仍自鸣得意地谈仁义,讲道德,还要装腔作势说要纠正世人,感化世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火影:靠自己修炼成仙人!
火影:靠自己修炼成仙人!
关于火影:靠自己修炼成仙人!:意外穿越的严译成了宇智波一族的焱一,获得了一个存档系统。从此,忍界中多出了一个虽然年幼,但是却会无数强大秘术的宇智波幼崽……当听到身旁比自己大了几岁的宇智波幼崽就是要创造有琳的世界的带土的时候,焱一决定了!他一定要守护好琳……
千手百烟
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
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
关于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当赵伟学悠悠转醒,脑海中第一个念头便是:“老子没死,这可真是命大富大啊!一片漆黑,唯有从敞开的门中不时透进来若隐若现的光线。凭借多年严苛的军事训练所培养出的敏锐判断力,赵伟学很快断定这是一个地下室,而那忽明忽暗的光,极有可能是炮弹爆炸产生的。在昏暗的光线里,地下室很多民国时期的物件,让赵伟学感觉来到了……随即,赵伟学脑袋里灵光一闪,“难道……难道是穿越了?原来穿越
易生E暗黑剑神
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
多子多福,大明最强太子!
穿越明末,成为大明最后一任太子朱慈烺。建奴在北边虎视眈眈!李自成带着百万大军进入山西!大明还有一两个月,就要没了啊!觉醒:系统!开局逼迫崇祯选妃,遇顶级太子妃!奖励词条:,每月奖励零花钱一百万两白银!完成新手任务,奖励:!产生子嗣,奖励:三张!三张!……于是,我成了大明最强太子。炮火所到之处,都是真理。履带碾过的地,都是芳香。鞑清:与其我们承受炮火,不如让格格们承受炮火!东瀛:你也不想你的父亲被
爱吃老鸭汤
国舅凶猛
国舅凶猛
现代理工博士曹骏穿越大夏王朝,成为纨绔国舅,为躲避杨家联姻假扮不学无术。御花园对峙中,他吟诵惊艳杨八妹,揭露文采。皇帝刘洪为保太子永儿江山,借皇后施压其娶武将世家之女杨八妹,实则借联姻拉拢势力。曹骏表面装疯卖傻,暗里以“沈万三”商贾身份研发火枪,化名“十三郎”混迹青楼,凭诗词才情俘获花魁杜十娘。皇帝识破其伪装后,顺势安排他接管工部,借机推行现代科技。曹骏周旋于权谋与真我之间,逐步组建势力对抗朝堂
大预言家
继承老宅后穿了
继承老宅后穿了
关于继承老宅后穿了:回家养老的荧荧,踏入了不知通向何方的时空之门开始了无数小世界的穿越之旅借此机遇,带领族人设景区大步向前走,眼睛向钱看
唉呀,一无是处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