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崛起大唐帝国》最新章节。
王骏点头。
契丹人会参与突厥人的防御吗?
当然不会啊,战争要师出有名,也要孤立对方,东北之地,虽然契丹占了一半,但是辽东还在大唐的手里,并且李隆基在葫芦岛旅顺修建港口,大型的海船可以直接靠岸。
这样对就可以胡萝卜加大棒!鸿胪寺官员此时已经在契丹毗伽可汗的王帐,并且展示新的神火飞鸦的威力,大唐这次有五万支,就在辽东府。
墨啜可汗召集草原各部开会,可惜只有十二部落的首领到来,草原原有的七十二部落聚会的盛况和眼前的凄凉形成鲜明的对比。
此次大会,主要讨论多伦,到底是否要守;还有今年草原的牧场的分配等问题。
在墨啜看来,大唐就是出动再多的人,只要在大草原上找不到他,时间久了,大唐的军队就会自己退回去,草原还是自己的草原。
可惜李隆基为什么会等三年,就是让靖安司的不良人能够进入草原的各个部落,深入草原的商队,对大漠草原的水源、山丘、哪里水草丰盛都有详细的舆图。
李隆基以天下为棋盘,墨啜只不过是棋盘上的棋子。
这次李隆基采用的是黄巢的方针,将草原七十二部可汗以及百户以上全部送到矿场,永世不得离开。
所有牧民改为大唐的民户籍,将草原设立十八督抚,划定边界。并且进行募兵制,各道之间实行南北互调,东西互换的方式。
自此之后,再无人敢称帝了。
金帐议事,是什么地方?
这里是当年匈奴单于告天攻汉打的地方,有九十九山泉环绕,设有凉城、是蒙古夏营盘所在,是草原人的千年龙脉。
“拔曳固”部族可汗额吉黎看着吵吵嚷嚷的墨啜可汗和各部可汗,一言不发,大唐军队已经在进入草原四百里了,这些部落却为墨啜可汗立谁为太子吵吵不停!
一群脑袋不清楚的台吉们,聚在一起,首先讨论的不是退敌良策!而是讨论应该立谁为草原太子!
墨啜的长子已经战死,想要立自己的长三子为太子。
乞颜部的竭力珂想要立在洛阳学汉学的幼子小王子为太子。
回鹘部额可祺则是一言不发,左看看,右看看,打算两头下注。
这怎么可能打的退大唐!
那可是二十万的虎狼之师!
若是李隆基知道额可祺的想法,一定会说一句,此时此刻,正如当初前的彼时彼刻。
当初大唐先天一年,李隆基虽然登基,但是太上皇依然掌握着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免,而且还有掌握权利可以抗衡李隆基的镇国公主,这种格局,直接将大唐的朝堂撕裂成了两派,党祸立起。
若不是李隆基当机立断,对正在集会谋反的太平公主直接进行诛杀,对太平公主一派进行分拆罢黜,逼得朝臣不得不站队这边,大唐的朝堂现在还是两个声音。
一个朝廷两个声音是什么后果?
党祸,历来都是亡国之祸。
李隆基要是不诛杀太平公主,才真的是亡国之君。
“拔曳固”部族可汗额吉黎站起身来,十分平静说道:“大汗,要立阿史那·默棘连的儿子阿史那·步楚禄为世子,已经报于大唐朝廷,送于六学馆就学。大皇帝已下了圣旨,立小王子为世子。”
额吉黎此言一出,立刻让整个议事帐变得极为安静。
墨啜可汗猛地站了起来,愤怒不已的说道:“这等决定,乃是通敌之行径!我等所不齿也!”
“你们这等行为,是长生天下雄鹰蒙羞!我突厥人起于黑沙城(今呼和浩特市),傲视天下寰宇,其领土之袤,苍鹰从东飞到西,一次也飞不到尽头!”
“你们也配供奉长生天吗?”
额吉黎就知道会被这么说,他左右看了看,颇为疑惑的说道:“那我们今日在这里做什么呢?议如何退大唐之天兵。”
“为何要议呢?”
墨啜可汗不屑一顾的说道:“若非大唐大皇帝兴兵北伐,我们当然不用聚集于此,商量退敌之策。”
果然乳臭未干的小儿也,连这等事都不清楚。
额吉黎深吸了口气说道:“是啊,大唐大皇帝陛下兴兵北伐,我们打不过,所以才只能在水草丰茂的时候,聚在这里讨论如何退敌。”
“而不是在需要放牧的时候,引领着草原上的牧民,应该如何放牧,哪里有水源,哪里有牧草,让孩子读书识字。”
“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古今通论!自古国家兴废,气运之常耳,岂人力所能为?”
“自古生死废兴,非一时之偶然,乃天地之定数,逆天而行,致使百姓流离失所,就是阿史那家族该做的事吗?”
“我们阿史那家族代长生天牧民,而非让他们和不可力抗之敌作对,凭白送命。”
额吉黎突然面色一变,厉声说道:“还有你们这群背信弃义之徒?”(墨啜可汗曾上书认武则天为义母,一统漠北和东北大部,可后来几次反叛入侵唐朝)
“大唐皇帝征伐我突厥人之时,你们做了什么?颉跌利施可汗献媚皇帝膝下跳舞,阿史那·骨笃禄献贡马千匹,请印信封爵,得封饶顺王!”
“你们能有今天,全是依靠与大唐的朝贡贸易,不断收拢部族,你阿史那瓌,又是何德何能,指责我们突厥人不愿意打仗!”
墨啜可汗猛地站了起来指着满都鲁,连点了数下,愤怒的说道:“你!”
这人居然如此善辩!
额吉黎吐了口浊气,无奈的说道:“大唐也不错了,承认我之祖宗昔起与沙漠,执弯弧奋矢,百年横行草原,九夷、八蛮尽皆归之,”
“此时天命至大唐,亦如彼时。”
“我“拔曳固”部族,不参加此次多伦之战,你们好自为之吧。”
额吉黎说完,甩了甩袖子,翻身上马离开。
额吉黎没有想到自己的拒绝,引来已经年迈墨啜可汗的愤怒,看着额吉黎离去的背影,墨啜认为自己的威严受到挑战。双眼好像冒出火焰能够将草原一切给燃烧起来。
额吉黎也知道心胸狭窄的墨啜一定会抱负自己,但是现在大唐的军队正在一步一步的草原进军,唐军的斥候已经开始对大军四周百里之地进行搜索前进,墨啜可能没有时间对付“拔曳固”部族。
“拔曳固”部族额吉黎派出自己的部落的勇士颉质略带领一队人马去寻找唐军,并代表他表达愿意归顺唐庭。
额吉黎,可不是糊涂虫,他知道大唐大皇帝心里憋着一股气,大皇帝他除了祖上的委屈,还有自己的委屈。
太宗皇帝一登基,还没开门呢,就被人围困京师,不委屈才怪。李隆基刚登基,就被墨啜可汗指着鼻子要将自己的妹妹嫁到草原来,哪知道李隆基一场政变亲政之后,直接置之不理,给墨啜可汗使者直接晾在长安一年多。
之后一场二十万骊山演武,就是向天下昭告,那个让天下万国朝拜大唐仍然是天可汗
若是突厥人不知好歹,非要说什么草原我阿史那姓氏说了算,大皇帝,一定带着的大军再次把鞑靼人揉扁搓圆,捏成大唐喜欢的形状。
大唐的太宗皇帝,不就这么干的吗?
大明皇帝是讲道理的,但那是在草原人恭顺的时候,才会讲道理。
草原人不恭顺,只会被打的连根儿都断了。
墨啜可汗惹出的事儿,他们自己平去,大皇帝在草原设立了贡市,同意了鉄勒人和大唐的贡市,这才是长久之策。
“拔曳固”部的出发点是自己部落的百姓,是见墨啜可汗部落人势弱,不玩了回家了。
“拔曳固”部要是能与唐庭达成了共识,表示恭顺,顺利的活下去。
“拔曳固”部的退出,带动了一帮左右横跳的部落王,离开了墨啜可汗营地。
而墨啜可汗则完全不同了,他们不能退,现在退一步,明天就得退百步,千部,甚至要西征,才有可能活下去。
墨啜可汗深吸了口气说道:“继续议事,大唐相国姚崇下来了战书,应当如何退敌?”
墨啜可汗不知道的是,他们在讨论如何退敌的时候,王锐武拖着大唐的虎尊炮和黑龙炮,来到了多伦山口突厥城寨之前。
虎尊炮和黑龙炮都是和后世淮海战场上大口径汽油桶大炮异曲同工,只是口径不同,虎尊炮口径小,两寸口径,有一米长,九斤重可以背在马背上。
有两种弹丸,一种是散射的,用猪油浸过草皮纸,放入一定口径木桶中,倒入一定火药放上木板,再倒入大量铁珠子。弹丸总重六两。
这种弹丸是平射,装填之后,后面插上火绳,背在身上,点燃就能发射,前方五十米一百米非死即伤,三十米内近距离能轰开一堵墙,不过后推力很大。
一种是斜放着后面插入土地,瞄准前方,火药木板前面是一个里面缠满火药外面包裹铁片的弹丸。最远能打一百五十米。爆炸范围五米,伤者无救。
黑龙炮的口径二百八十毫米,重五十斤,长一米五,有两个大轮子和后面一个小轮子,可挂在马车后面到处跑。不过口径更大。和虎尊炮一样,也是两种炮弹。不过威力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李隆基原本是制作最基本的火绳枪,唐朝工艺是完全可以制作出来的,可后来发现,大唐弓弩能射最远八百米,在箭矢前面绑上二十颗火药包,发射起来比火绳枪远,而且士兵使用也习惯,就是多了发射前点燃火药引线,直接扣动扳机就可以了。
陇右敦煌城外,就是五千只火箭和十个抛石车,三次齐射,让吐蕃的五千人马一个也没逃出去,也是一个抛石车投出去就是五十斤火药包,密集马队冲锋,三十米内不炸死也被冲击波撞死。
不过抛石车防御可以,进攻太不方便,所以虎尊炮和黑龙炮这种简易制作大炮就开始上场了。
长安城外西郊土城,成了试炮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