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

第145章 东山之战(上)(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最新章节。

吴兰被丁奉所袭,不得不退回新都郡,而震泽的冲突也愈演愈烈……

“元代,这次由你全权指挥,你在吴郡时常伴孙仲谋左右,对震泽的地形应该了如指掌。潘璋那边你不用操心,吕蒙就交给你了!”

董袭微微一笑,自信道:“还请太史将军放心,听说这个吕蒙是个人才,可惜了,就要殒命在此!”

由于汉军的投石船和船弩射程都远超江东军,因此当汉军发动进攻时,潘璋并未选择硬碰硬,而是率领着楼船、艨艟、冒突等战船缓缓后撤。

他们缓缓地向西北方向退去,直退到了东山岛与包山岛之间。这片水域暗礁密布,水文情况复杂多变,只有常年生活在这里的人才能摸清其中的门道。

再加上周围岛屿上星罗棋布的坞堡和箭楼,可以与水中的楼船形成密不透风的立体打击。而两岛之间的一些小岛,则成了江东军天然的掩体。

“传令!全军出击!”

董袭一声令下,随即向太史慈躬身施礼,大步向自己的旗舰走去,随着董袭的命令,定波府、瀚海府二府大半的兵力将交由董袭调动。

“去吧,董元代,这一仗就是你扬名之时!”

董袭自担任瀚海府统领以来,一直没有拿得出手的战功。

在这次征伐孙权的战役中,他也多是扮演辅助的角色。而这次太史慈将指挥权交给董袭,便是存了让他立功晋升的心思。

如今水军四府中,就数董袭的功勋最低,而太史慈和董袭又都是江东派系,两人利益相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此次太史慈与董袭奉刘瑁之命进攻东山、包山,两府兵力加起来如今尚有两万三千余人。

而吕蒙如今麾下仅有区区不到七千之数,尽管攻岛没那么容易,但人数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随着各个楼船的旗语,战船开始缓缓向前推进,此次两府共有楼船三十艘,艨艟冒突数百,除了一部分依旧护卫在太史慈的座船外,几乎全军压上,向着震泽东山的防御体系逼近。

董袭则站在自己的旗舰之上,目光如炬,紧盯着前方的战况。他明白这一战的重要,除了彻底击溃江东水军外,还关乎着如今整个江东派系的利益。

如今伴随着刘瑁势力的不断扩大,各个派系的暗中较劲也越来越凶,益州派、荆州派、雍凉派,如今还要再加上江东派和并州派。

这其中,尤以雍凉、益州的争斗最为激烈,但由于目前天下尚未一统,许多事情都藏于水面之下,未现端倪……

“将军!江东军的主要楼船都藏匿在前面的移山岛后,以此岛为掩护,若要进攻他们,便必须也绕到此岛之后!”

“哼!我知道,不用理会,潘璋那边有太史将军对付,告诉兄弟们,准备登岛!公奕,交给你了!”

董袭一声轻喝,一个人影缓缓走了出来,望着前方的东山岛,轻笑一声:“元代,自我降了主公以来,寸功未立,就用这震泽当做我蒋钦的贺礼吧!主公把这叫什么来着……”

“哈哈,不止是你的,而是你我二人的投名状!”

“对,就是投名状!”

“那这东山岛,我就交给你了!”

“放心吧!”

此时与董袭说话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如今瀚海府的副统领,被封为讨贼将军的蒋钦蒋公奕。

自他投降了刘瑁后,便先后追随太史慈、董袭袭半州,胜吕范,破皖口,从中郎将一跃成为了杂号将军,军中其实亦有非议,而如今正是董袭与蒋钦二人正名之时!

只见蒋钦纵身跃下楼船,登上了艨艟,随同着汉军的投石船一起缓缓驶向东山岛。

毕竟楼船吨位太大,是无法靠近岛屿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
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
秦明穿越大周,成为了一名猎户,深山打猎肉满仓,领着全村奔小康,在这充满了战乱,饥荒,苛捐杂税的乱世,秦明却一步步站上了皇城之巅……
刀削面加蛋
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
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
架空历史+权谋诡辩+甜过初恋!不可能,押寨夫人是女帝?她不是山贼吗?绝对不可能,二夫人是魔头?她不是侠女吗?万万不可能,三夫人是敌国公主?还说要吊死我?美人如玉,轻声腻语,温柔似刀:小成子,没有什么不可能。小成子,这天下送你可好?
我是踏脚石
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
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
关于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李客,原本只是一名在职场中饱受摧残的普通打工人。却意外,进入到了大唐贞观初期,李世民庶长子“李恪的身体里。继承了杨隋与李唐、独孤氏三大世家的血脉,同时还是两大王朝融合帝脉的拥有者。他要怎么面对一水的顶级文臣武将。千古一帝天可汗李世民,史上第一位女皇武则天?还好,拥有金手指的他,对中华5000年的历史文化了如指掌。看他如何灭突厥,克吐蕃,攻薛延陀,击败高句丽。这
才拥佳人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
在风云诡谲的大明,土木堡之变阴霾未散,北京保卫战一触即发。卫长国、郭一平临危受命,携手于谦等志士。朝堂之上,他们排众议谋良策;战场之中,整军备战强敌。烽火肆虐城墙,看这几位英雄如何力挽狂澜,让大明于生死边缘重焕生机,逆转国运。
孙苏中
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
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
撤出洪湖的红三军,由川入黔,在黔东创建了以印江为中心的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本书根据部分史料加走访撰写而成。
南岳清水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