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朕儿子这么强,为何上吊?

第1716章 屈人之兵(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崇祯:朕儿子这么强,为何上吊?》最新章节。

山下智久先是说明了当今他们的处境。

“卑职以为,如果不按照明国的人要求去做的话,明国人可能会对我们发动进攻!”

听到山下智久的话后,保科正之咬了咬牙,强装镇定道:“莫慌!他们未必敢立刻进攻。”

保科正之这话说出口后,自己都不相信。

此时倭寇阵营中的士气已经大大受挫,士兵们开始人心惶惶。

如果明国骑兵进攻的话,他们恐怕没有半点胜算。

可是,按照明军所要求的,放下武器的话,那他们便彻底成了待宰的羔羊了。

保科正之一时之间陷入了两难

就在这时,一名倭寇探子匆匆跑来。

“将军,明军已经开始调动,看样子是准备进攻了!”

探子惊慌地说道。

倭寇的哨探没有说谎。

高杰虽然想通过手段,更加轻松的消灭倭寇,以减少自身伤亡。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高杰不敢打,如果倭寇一直拖着,高杰不介意直接行动,用行动告诉倭寇,什么叫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

索尼,在没有等到倭寇的回话之后,高杰直接集合骁骑营人马,准备对倭寇发动冲锋。

听到哨探的话后,保科正之心中一沉,额头冒出冷汗。

哨探的话直接击碎了保科正之最后的外强中干。

山下智久焦急地说道:“将军,不能再犹豫了,若不按照明军的要求做的话,明军真的可能会发动进攻,面对明军的骑兵,我们胜算不大啊!”

山下智久并没有在危言耸听,保科正之脸色苍白,内心很是纠结,但是在沉默片刻后,终于做出决定。

“罢了,传令下去,所有人放下武器,本将军将会亲自去和明军的将领交涉。”

保科正之无力的说道。

听到保科正之的话后,在一旁的多尔衮嘴角咧开,眼神里充满了兴奋,但是保科正之并没有注意到这一切。

很快,保科正之的命令便传达了下去。

近万的倭寇逐个放下了手中的武器,然后排成队列。

看上去就是像一群洗得白白净净的猪,排队等着被宰杀。

骁骑营的哨探,自然也是密切关注着倭寇的动向,看到倭寇排队丢兵器的景象,骁骑营哨探颇为震撼。

大明如今都已经强到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了!

哨探的内心颇为自豪和骄傲。

随后,哨探立刻将这个消息传报给了高杰。

高杰得知这个消息后,内心大喜,但是却并未放松警惕。

“让他们全部放下武器,双手抱头,慢慢走过来。”高杰命令道。

传令兵将这个消息传递给了保科正之。

此时的保科正之就如同女人一样,有了第一次以后,底线就被不停降低。

所以,保科正之虽然不愿意,但是只得照做。

当倭寇们都被明军控制住后,高杰来到保科正之面前。

“尔等倭寇,犯我疆土,罪不可赦!”

高杰怒喝道。

保科正之低下头,不敢言语。

保科正之的内心很忐忑,在等待命运的审判!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为了赚钱给母亲治病,莫闻来到黑工厂打工,却没想误入人贩子组织。遭到殴打时,记忆苏醒,发现自己来到一人之下世界,并且马上就要被噶腰子。关键时刻觉醒,能够获得所有武侠小说中的神功,开局得到,将异人打手的炁全部吸光,成为异人。莫闻发现,只要击败,击杀别人,就能获得新的武功。为了给母亲治病,为了变强,莫闻成为异人雇佣兵。至此,圈子里多出了一位超级狠人。风正豪:“莎燕,为了风家的未来,你必须嫁给莫闻。王也
爱吃黑豆粥的血尸大帝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前期咒回,后期石纪元沈芜看着开屏小广告的话想都没想就点了是当沈芜努力卷生卷死的打算出生时,却发现要去的世界好像不太一样?说好的石纪元呢?我眼前这坨乌漆嘛黑的东西是什么?眼前这个白毛和怪刘海又是怎么回事?货不对板啊!就这么打算在咒回世界好好生活时,又看见了熟悉的大葱头……两个世界融合在一起了,双厨狂喜……完全不是啊!要操心的事情好像更多了。
清宴宴宴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