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

第540章 北联袁氏,夹击曹操(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最新章节。

九江郡北上徐州示意图

“诸位且看,这里是庐江郡和九江郡,这里就是徐州辖地了。”

“曹军辖地之中,兖州和豫州,都是归属已久,几乎无可撼动。青州和司隶方面,距离荆州太远,也没办法动手。”

“可徐州方面,别忘了曹操当年为了给曹嵩报仇之时,在徐州境内曾经连连屠城,杀人无数的旧事儿!”

贺齐若有所思道:“所以正方的意思,是想要依托南阳郡和襄阳城进行固守,然后却另遣大军从庐江郡和九江郡北上徐州?”

徐州世家和百姓,对于曹操确实没什么好感!

自从陶谦身死之后,徐州几易其主,最终才落入曹操手中!

如果荆州军从徐州入手,只要谋划得当,确实极有可能动摇其地!

李严点头道:“徐州方面现如今只有臧霸坐镇其中,堪称对手,至于其余大将,几乎全都被曹操带去冀州了。我军此时出手,正好是趁其不备!”

“再则,从徐州北上就是青州。袁绍虽死,可袁谭却久镇青州,颇有威望。”

“曹操这一次在黎阳虚晃一枪趁机夺取青州四郡,袁谭心中肯定也在心心念念想要重新夺回其地。”

“只要我们能够成功撼动徐州,再加上袁谭从青州北部发力,这就可以前后夹击,让他们首尾不能顾!”

袁谭攻青州示意图

身为大将,李严的武艺和军略本就不俗!

他今日所提之建议,其实早已经反复推演过许多回了。

所以此时开口,可以说是一气呵成!

刘琦今日里召集众人,本来是想要商量如何对付吕布扩张之事。

可没想到李严却另辟蹊径,居然想要转头对付曹操?

反复权衡良久之后,刘琦这才缓缓开口道。

“假如我军趁机北上的话,除了南阳郡、襄阳城和江陵城等地必要的留守之军外,还可以调动多少兵力去往徐州?”

经过刘表这两年的不断教导,刘琦也是成长了不少。

他很清楚自己没有什么带兵杀敌的长处,所以这大军调动的问题,直接询问手下大将就行。

蔡瑁想了想开口道:“如果除去各处留守之兵,我军大约能够调动三四万人,只是这其中全都是步卒。”

“如果主公再调令刘备一起协助出兵,我军总兵力,预计能够达到四五万人之间!”

此番大军北上,是为了攻袭徐州,江夏水师根本就用不上。

他们的任务,是巡视大江,同时协防江陵、夷陵和秭归等地。

刘琦霍然起身道:“今日之议,谁也不许私自外传,否则的话,本官绝不轻饶!”

“正方,你这几日辛苦一些,加派斥候仔细打探徐州情况,还有冀州方面曹操和袁氏兄弟战况如何了。”

“公苗(贺齐表字),你这几日好好想一想,假如我军想要动兵突袭徐州,如何才能尽量瞒过曹军斥候悄悄动手!”

“至于大军调度所需的钱粮用度和各种花销,就劳烦军师提前演算一番,看看需要准备多少才行!”

李严说的不错,以荆州州牧府眼下的局势来看,如果不能尽快突破,那就只能坐以待毙了!

所以刘琦现在,已经彻底被李严的计划给说动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
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
一朝穿越,秦珩宇竟然成为了大魏唯一的异姓王之子,可实际上他却只是一个被送到京城的傀儡质子。开局被随身监视自己的奴才虐待,龙椅之上的皇帝只想利用他的身份,就连朝中文武百官,也对他暗藏杀心。既然身陷囹圄,何不放手一搏?秦珩宇一步步从一个小小的替身质子到纵横朝堂,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半个小秀才
爱情江山朕都要
爱情江山朕都要
高中化学老师穿越成天启末年的崇祯,通过自己的化学知识,带着一帮明代科技大牛,点科技树;带着一帮能臣武将,开疆拓土。皇帝爱上了嫂子,五大艳后之一的张嫣;通过自己的才学,让嫂子也爱上了自己。皇帝和张嫣的努力,让大明再创辉煌,让汉人永远居于世界的最顶端。作者对于张嫣,这位历史上五大艳后之一的皇后的结局,也有太多的意难平。朱元璋再造华夏,收复丢失几百年的燕云之地,收复丢失一千多年的河西,重新将汉人团聚起
天涯入梦来
火影:当晓组织打团之后
火影:当晓组织打团之后
魂穿长门,第一件事便是改变整个组织格局。“好话不说二遍,组织成员不得单独行动,从今天开始全部打团!“忍界只有一个组织,那便是晓组织!壳组织那种废物组织,我们要让他们知道第一天团的实力!此后,长门便带着“老弱病残组织一路蜕变....
秋雨朦胧
带着武库回明末
带着武库回明末
关于带着武库回明末:永历十六年,吴三桂的弓弦绞碎了大明最后的气运。穿越成李定国的历史系学生李鸣,在滇省边境的丛林激活
唐五藏
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
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
秦墨作为一个毕业两年的社畜。碌碌无为,还被前女友给踹了,就当他感到老天不公的时候。却意外获得了一个可以回到古代的系统。凭借系统,他可以操控历朝历代的自家老祖宗,从而建功立业,缔造不朽世家!从三国争霸到安史之乱。从靖康之耻到蒙古铁骑……自此,华夏的历史上,多了一个无比耀眼的传奇世家!他曾扶乾坤于即倒,挽大夏于将倾!他曾居庙堂之高,也曾处江湖之远!他便是秦家的老祖宗!有历史学家惊叹:“一步秦家书,半
古董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