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今名人传

第72章 李贺:诗鬼传奇,孤傲之魂(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中国古今名人传》最新章节。

在璀璨的中国古代文学星河中,有许多诗人以其独特的魅力闪耀着光芒。李贺,这个被称为“诗鬼”的唐代诗人,便是其中一颗独特而神秘的星。他那短暂的二十七年生命,如同一朵在风雨中绚烂却又仓促凋零的花朵,却留下了无数动人心弦、风格独特的诗篇,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诗鬼”这一标签,看似神秘莫测甚至带着些许诡异的色彩,但实际上是对李贺诗歌风格的一种高度概括。与“诗仙”李白的飘逸豪放、“诗圣”杜甫的沉郁顿挫、“诗佛”王维的空灵淡远不同,李贺的诗充满了奇诡的想象、幽冷的意境和深沉的悲怆。这种独特的风格并非凭空而来,而是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的苦难经历以及非凡的才华紧密相连。在中唐那个风云变幻、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的时代,社会的动荡不安与士人仕途的艰难,如同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在每一个文人的心头。李贺身处其中,感受着时代的压抑,却以其独特的笔触,将内心的痛苦、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生命的感悟融入到诗歌之中,从而创造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诗歌风格。

一、童年:神童之殇与诗性启蒙

(一)天才早慧与父辈荣耀

李贺出生于一个具有特殊身份的家族。他是唐宗室远支后裔,为郑王李亮的后代。这个家族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承载着士族的精神烙印。在那个门第观念浓厚的时代,宗室后裔的身份无疑为他带来了一定的荣耀和光环。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家族逐渐衰落,但这种曾经的辉煌依然在他的心中种下了骄傲与追求的种子。

李贺七岁便能写诗,这一惊人的天赋立刻震惊了当时的文坛。据《新唐书·李贺传》记载,他七岁时所作的《高轩过》,让韩愈和皇甫湜两位文坛巨擘为之惊叹。《高轩过》一诗,写得大气磅礴,词采斐然。开篇“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通过对人物衣着、骑乘的描写,生动地刻画出韩愈和皇甫湜的威严和不凡气度。“入门下马气如虹”一句,不仅是对二人气势的赞美,更显示出李贺小小年纪便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整首诗对仗工整,用词华丽,展现出了他在诗歌创作方面的非凡才华。这一事件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也让李贺的诗名迅速传开。

(二)童年创伤与诗性觉醒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喜欢捉弄人。李贺的父亲李晋肃,曾任边塞小官,战死边疆。这一悲剧性的事件,给李贺的童年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父亲的早逝,不仅让他失去了家庭的顶梁柱,更让他在精神上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在那个重视家族传承和父辈权威的时代,父亲的离世让李贺感到无比的孤独和无助。

更为不幸的是,“晋”与“进”同音,这使得李贺在科举之路上遭遇了巨大的阻碍。唐朝科举制度严格,对于考生姓名的避讳有着苛刻的规定。“进士”作为科举考试的重要科目,李贺因父名避讳而无法参加,这无疑是对他仕途梦想的沉重打击。柳宗元在《上大理崔大卿应制举不敏启》中就提及了唐代科举避讳的苛刻程度,而李贺的遭遇则成为了士人命运的一个悲惨缩影。

在这样的困境下,李贺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和迷茫。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下去,而是将内心的情感寄托于诗歌创作之中。在诗歌的世界里,他可以自由地驰骋想象的翅膀,抒发自己对命运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这种以诗歌疗愈心灵创伤的方式,逐渐让他的诗性得以觉醒,为他日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情感基础。

二、青年:游历与创作的高峰期

(一)浪迹天下与生命体验

为了摆脱内心的痛苦和寻找创作的灵感,李贺毅然踏上了浪迹天涯的旅程。他首先选择了北上游边,潞州和太原是他此行的重要一站。在北方边塞,他亲身经历了战火的洗礼。边塞的烽火狼烟、厮杀声和战士们的呐喊声,都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中。“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这句出自《雁门太守行》的名句,便是他对战争场景的真实写照。“黑云压城”形象地描绘了敌军来势汹汹的态势,将战争的紧张和压抑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而“甲光向日金鳞开”则通过描写战士们铠甲在阳光下的闪耀,展现出他们英勇无畏的精神。

除了战争的残酷,北方边塞的自然环境也让李贺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渺小。辽阔的沙漠、寒冷的风沙、荒凉的戍堡,这些景象在他的笔下都化作了充满悲凉的意象。他在《塞下曲》中写道:“胡角引北风,蓟门白于水。蓟含青海道,城头月千里。”通过对边塞景色和气候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荒凉、凄清的氛围,表达了他对战争中生命消逝的感慨。

南下吴越之行,又让他领略到了南方水乡的柔美与颓败。“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这虽然是温庭筠的诗句,但却与李贺在吴越所见有着相似的意境。江南的烟雨朦胧、小桥流水、古老庙宇,在他的诗中都带有一种超现实的凄美。“苏小小墓”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诗中“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将苏小小墓的阴森与神秘渲染得十分恐怖,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二)长安困顿中的诗坛崛起

长安,这座大唐的都城,是无数文人墨客梦寐以求的地方。李贺也不例外,公元810年,他终于踏上了前往长安的求仕之路。然而,命运却再次对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因避讳事件,他彻底破灭了仕途的理想。只能寄居在崇义里,生活十分困顿。“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他在《致酒行》中发出了这样的悲叹,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尽管仕途不顺,但李贺在长安的文坛上却声名鹊起。他与韩愈、孟郊等文坛大家交往频繁。韩愈对李贺的才华十分欣赏,他的诗歌风格对李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这种交流与碰撞中,李贺的诗作更加成熟和独特。他的诗歌想象奇特,常常运用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金铜仙人辞汉歌》,借古讽今,通过描写金铜仙人被拆迁离汉宫的故事,表达了对唐朝衰落的忧虑和对历史兴亡的感慨。“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千古名句,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

三、壮年:疾痛与超越的精神突围

(一)疾病阴影下的苦闷与抗争

长期的营养不良和精神的过度压抑,使得李贺患上了严重的疾病。他开始出现早衰的症状,视力模糊,身体日益衰弱。这种身体的痛苦使他深刻地感受到了生命的短暂和脆弱。“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他在诗中这样感叹自己的命运,仿佛生命已经在他的指缝间悄然流逝。

然而,李贺并没有被疾病打倒。他试图通过服用丹药来寻求长生,但这种方法反而加剧了他的神经衰弱。在药物的作用下,他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奇幻和混乱。他将自己的幻觉融入到诗歌之中,创造出了更加诡异的意象。“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这句诗以奇特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他内心的痛苦和对超越现实的渴望。

(二)最后的生命交响曲

在生命的最后时光,李贺回到了故乡昌谷。他开始整理自己毕生的诗稿,完成了《昌谷集》。这部诗集收录了李贺的二百余首诗作,是他诗歌创作的结晶。“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相传他在临终前梦到“鬼神索笔”,被天帝召去作《白玉楼》记文而卒,这一传说虽然荒诞不经,但却为他的生命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尽管他的诗作在当时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可,但他留下的这些作品却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珍品。他的未完成之作《大鹏赋》暗示了他对自由的终极追求,与李白的《大鹏赋》形成了跨越时空的呼应。李白的《大鹏赋》描绘了大鹏鸟翱翔天际的雄姿,表达了对自由和理想的向往;而李贺的《大鹏赋》虽然未完成,但也流露出了同样的精神内涵,即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超越平凡的渴望。

四、身后:争议与永恒的光芒

(一)中晚唐至宋初的评价分裂

李贺的诗作在中晚唐至宋初的时期,评价呈现出分裂的状态。褒扬者认为他是诗歌创作的创新先锋。杜牧称赞他的诗“鲸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奇”,认为他的诗想象丰富,意境奇特,突破了过去诗歌创作的常规。李商隐也对他十分推崇,认为他的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然而,贬低者则斥其诗为奇僻晦涩。白居易批评他的诗“险怪”,认为他的诗过于追求奇特的想象和怪异的意象,不符合诗歌的传统审美标准。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中也将其置于主流之外,认为他的诗偏离了诗歌的正道。这种评价的分裂,与当时的社会文化和诗歌审美观念密切相关。在中晚唐至宋初,诗歌的主流审美倾向于平实、自然、含蓄,而李贺的奇诡风格则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二)后世重新发现与精神共振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贺的诗作逐渐被后人重新发现和重视。清代考据学派对李贺的身世和作品年代进行了深入考证,为恢复他的历史地位奠定了基础。他们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和考证,纠正了一些对李贺的不公正评价,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他诗歌的价值。

在现代,李贺的诗歌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许多现代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李贺的诗歌进行了分析和解读。鲁迅推崇他“反抗绝望”的精神内核,认为他的诗歌在黑暗的社会现实中展现出了不屈的精神;闻一多则揭示了他诗作中的宇宙意识,认为他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具有深刻的意义;当代学者则探讨了他作品中的潜意识与创伤书写,认为他的诗歌是内心痛苦和情感的宣泄。

狄金森、波德莱尔等西方诗人也受到了李贺的启发,形成了跨越文化的文学共鸣。李贺诗歌中那种对生命、对世界的独特感悟和表达方式,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触动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心灵。他的诗歌就像是一座桥梁,连接了中国与世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贺,这个被称为“诗鬼”的诗人,以其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充满了奇诡的想象、幽冷的意境和深沉的悲怆,是唐代诗歌中的一朵奇葩。

李贺的个人命运与时代精神紧密相连。他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士人仕途艰难的时代,家族的衰落、父亲的早逝、仕途的不顺以及疾病的困扰,都让他感受到了生命的痛苦和无奈。但他并没有被这些痛苦打倒,而是将内心的情感融入到诗歌创作之中,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命运的抗争、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感悟。

他的诗歌创作在当时的社会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可,但后世对他的评价逐渐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争议和贬低,到后来的重新发现和推崇,李贺的诗歌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人

的认识。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情感和思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们的精神状态。在今天,李贺的诗歌依然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他的“黑云压城城欲摧”“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名句,依然被人们传颂和喜爱。“诗鬼”之称不应被庸俗化为神秘主义标签,而是对李贺打破常规、直面人性深渊的艺术肯定。

李贺的诗歌在艺术上的创新和突破,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奇特想象、独特的意象运用和深刻的哲理思考,为后世诗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他的诗歌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在黑暗中挣扎、在痛苦中抗争、在寂寞中创造的生命个体,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在文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追求。

在当今社会,我们依然可以从李贺的诗歌中汲取力量。他那种面对困境不屈不挠的精神,对生命和世界的深刻思考,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和领悟。李贺的诗歌就像是一颗永远不会熄灭的星星,在文学的天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照亮着后人前行的道路。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西游,姐组建反骨团一路反上灵山
西游,姐组建反骨团一路反上灵山
没素质,无节操,贼缺德,升级流女强。助孙悟空不做弼马温,不压五行山,不被六耳猕猴取代。黑幕一个又一个揭开。穿越开局,凤金金成为菩提祖师的法外弟子。转脸遇到大圣初登天界,抱其大腿,合作共赢。啥?用塔收我!“哪吒,等我修大,帮你捣塔。见到敖丙:“缺根筋,吃粒丹,长出筋来。遇到杨戬:“三只眼,送你老母一个桃。杨戬、哪吒、敖丙:“老大,从今往后我等跟你混。凤金金闹天宫,偷蟠桃,闯灵山,搅翻天庭与西
菜虫儿
地狱开局,偶遇神明,开局起飞!
地狱开局,偶遇神明,开局起飞!
(综漫)(无限流)(诸天万界)校园四霸等人需要在怪物横行的世界存活一个月,你确定这不是地狱开局?然而仅仅不到一天偶遇神灵大佬,芜湖,起飞!............暗影君王vs暗影大人,谁是最强暗影?坂本vs坂本,谁才是最强逼王?当莫蒂遇到小玉等人,三幻神相遇又会碰撞出何等的火花。第一卷少女与神明(完)第二卷战争与未来(完)第三卷秩序与混乱(完)第四卷老人与海(进行中)前期觉得无聊想看大混战的可以
躺在人间混日子
水浒大官人
水浒大官人
关于水浒大官人:“大郎,该吃药了!张正道看着眼前黑乎乎的汤药,喝,还是不喝?魂穿北宋,看这水浒众生相,有几人,称得上是真英雄?横枪跃马荡征尘,万种风流难言说。皂旗青甲烟尘内,凛凛英雄震乾坤!
齐灵公
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
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
关于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云二,每天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天降横财成为小地主的现代社畜,于是老天爷直接上了法力,走你!接着莫名奇妙穿越到了唐朝李世民的时代,现代人的灵魂与大唐的世界究竟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层楼终究误少年
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
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
关于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狠辣纯爷们,绝不可能爱上男人。哥前世道上混的,还怕你们一群女人宫斗?真男人做事从不娘们唧唧,老子狠起来能让人怀疑人生,阎王都得跪!“爱妃,若能解决今次朝堂之事,朕准你不侍寝。“成交!
荷尖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