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春

第124章 丢过一次(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婉春》最新章节。

娴宁体弱,是最不能熬夜的。碧桃若是有事儿,也只会白日里去听雨轩。

若不是去见娴宁,那...

婉初心头莫名的升起一阵不好的预感。

几乎是同时,就听见离拥芳苑不远的地方,传来一阵犀利惊恐的叫嚷声。

“快来人啊!府上走水了!!!”

婉初和茯苓纷纷扭头看向窗外。只见一股黑烟被风吹的,打着卷儿的飞起来。

婉初和茯苓顾不得其他,忙穿上衣裳,穿了一双绣鞋,就推门出去了。

一出门,就见香杏着急忙慌地从屋里跑出来,身上的衣裳只穿了一只袖子。

见婉初和茯苓也跑了出来,香杏总算找到了主心骨,慌忙跑到两人面前,着急问道:“这是怎么了?!”

几人站在台阶上,往外看去,就见不远处,浓烟滚滚。一点火星闪现,紧接着火势如猛兽般迅速蔓延,贪婪地舔舐着木梁。刹那间,火光冲天,炽热的气息扑面而来。

不一会儿,尖叫声此起彼伏,下人们纷纷跑了出来,府邸里一片混乱。

明初也醒了,一脸迷茫的被天青等丫鬟带出了房门。见到婉初也站着院外,忙道:“这是怎么了?怎么就着火了?!”

婉初摇摇头,心下却十分不安。

明初探头张望了一会儿,扭头对婉初道:“似乎是从东南角烧起来的。”

见婉初一副心神不定的模样,明初只当婉初是害怕了,刚想嘲笑一番。

可脑中突然出现那时候,自己被小厮唐突,精神快要崩溃的时候,正是婉初丝毫不介意,陪在自己身边。在山上,自己掉下马车的时候,也只有婉初一人,向自己伸出了手。

明初咬了咬唇,脸色微微泛红,扭扭捏捏道:“九妹妹也不用怕。”

“那东南角是大姐姐的闺房。大姐姐出嫁以后,母亲便将那阁楼保留着了,谁也不能随便住进去。还派了许多丫鬟婆子一日三遍打扫着,想来是不要紧的。”

明初看看外面的火势,又见不少小厮提着水桶往东南角赶,每个人都神色匆匆。自己对刚才那番话也不自信起来。

“这...去了这么多人,母亲定然也会过去了。”明初望向不远处的火光,喃喃自语。“九妹妹,我看我们也赶紧过去看看吧。”

婉初却微微失神。

原来烧的是淑宁的闺房吗?

虽说冬季本就天干物燥,容易起火。可明初说,大太太明明很重视,又派了那么多人看管着,怎么会在半夜起了这么大的火势?

婉初环顾四周,见明初的丫鬟陪着明初出了院子。自己的丫鬟都站在院中,大家都一脸担心的看向东南角。

唯独不见了碧桃。

婉初心中咯噔一声,瞬间明白了娴宁的第三招。

原来不仅仅是双管齐下,娴宁出的是连环计,一环接一环。

而要破局,就要置之死地而后生。

婉初毫不犹豫,拉着不知所措的香杏茯苓二人,转身回了屋。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和死对头双穿,冷面丈夫成了权臣
和死对头双穿,冷面丈夫成了权臣
相看两厌的死对头夫妻吴涯与黎巧巧,双双穿越至古代农门。好家伙,吴大少爷直接成了痴傻儿吴铁牛!黎巧巧更惨,成了傻相公的童养媳。而且,二人竟穿到的小说世界:西晋国,荒年,院前村,炮灰四房。开局就是地狱模式:没吃没喝,吴大少爷还挑三拣四,干活笨手笨脚。幸好,他俩凑一块儿,能启动祖传的同心锁,瞬间回到现代世界!嘿,这金手指是个好东西,能将现代物资带到古代,就是用起来有点麻烦,而且不能在现代逗留太久!从此
牧羊公子
王府里来了个捡破烂的崽崽
王府里来了个捡破烂的崽崽
关于王府里来了个捡破烂的崽崽:宁王妃带回了一个爱捡破烂的幼崽。自从她进了王府,败落的王府从此一飞冲天!祖母的眼睛能看清了,大哥手好了,二哥不瘸了,三哥会交际了,昏迷了几年的王爷的彻底痊愈了……。幼崽带着她的破烂大杀四方,正冤案,破敌国,护百姓……所有人都求着想要她捡的破烂。皇帝金口玉言,哪个敢欺负幼崽,我诛他九族!
三颗小石头
爱也执着
爱也执着
爱也艰难的下部,李乐光的人生被重新锚定。爱也艰难
王学医
霆少,夫人假死后偷生三个娃
霆少,夫人假死后偷生三个娃
(先婚后爱+马甲虐渣+爆笑萌宝)商界新贵慕容霆一心搞事业,誓不结婚。奈何早年间,爷爷给他定了一门娃娃亲。新婚夜,众人说:“霆少,听说你那娃娃亲善使银针,要小心。霆少一脸鄙夷:“谣言,一个乡下女人能有这么厉害?后来,霆少被扎麻了,小娇妻偷了他的基因出逃了,他社死了!五年后,众人说:“霆少,你那娃娃亲好像偷偷回国了,就住你楼下,还带了一个娃。霆少咬牙切齿:“胡说,只凭当年那一次,就能怀上娃?后
冰糖三两
穿乱世:公主女扮男装当兵赚口粮
穿乱世:公主女扮男装当兵赚口粮
姜离末世艰难活了五年,最后一次丧尸围城,为了护住战友,被丧尸撕碎了。一朝穿越,重生到和亲公主身上,还没来得及,为没有丧尸的世界而高兴,就要面临乱世,为了方便打探消息女扮男装。谁知被抓了壮丁,人生地不熟的,苟着来到墨家军,当了个伙头军,最开始只为吃饱饭,后面得知粮草被奸臣克扣,元帅将军都要紧衣缩食,只有上战场,才能吃饱,于是她……战场上动不动爆了敌人的头,凶残狠厉的一面,让敌军闻风丧胆,落了个姜阎
三观不合少言为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