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1265章 清丈之始(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隆万盛世》最新章节。

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在魏广德说出让俞大猷把在缅甸东吁城的缴获上交国库以后,张居正眼中似乎闪过一道释然。

不过不管是不是早有预谋,明军在缅甸的缴获,是不可能被几个军头私吞的,多少都要交回来。

不说随军充当监军之责的御史,军中还不知道有多少锦衣卫布置的密探,在一刻不停的盯着几个手握重兵的将领。

早晚都要交,而且也不可能一点汤汤水水都不留。

所以,魏广德说出这话才这么干脆。

估摸着,俞大猷那里应该早就把缴获瓜分好了。

“缅甸国小民贫,就算抄了缅王的家,又能有多少缴获。”

不过王国光还是补了一句,话音落下马上就被张四维截住说道:“总是个进项,能弥补下朝廷财政的亏空也是好的。

再说,用缅甸土地作为将士们的犒赏,就能省下不少赏银,户部的压力也没那么大。

等缅甸彻底平定下来,那里的矿藏也可以发卖不少银钱。

据我所知,缅甸的宝石矿可是挺有名,宫廷都要定期前往采购,这又是一个进项。

所以就算暂时借支常盈库的银子,来年很快就能弥补回来。”

“那也不过是一次性的收入,朝廷以后还要在缅甸驻军,得多少兵马,朝廷的银子还不是得往里面投。”

王国光依旧不满的嘟囔一句。

这就是这时期大明官员不愿意继续向外扩张的原因之一,因为在他们看来四周的土地虽然广大,但是都是贫瘠之地,收不上来多少赋税。

说不定,连驻军的军费都承担不起,最后还要朝廷拨银倒贴。

就比如辽东,虽然已经开发,可大明朝廷时不时还要发钱粮补贴,就十几年前那次,朝廷还贴了好几年的钱粮,赈济辽东因灾受困的百姓。

不过这些在文官眼中不值一提的地方,在魏广德看来其实就是朝廷不善经营导致的结果。

要是真在缅甸收不回成本,英国佬吃多了才把那地方占下来,还花费百年时间稳固对那里的统治。

归根结底,还是大明财政制度的问题,该收的税收不上来。

当然,不收这些税,对魏广德似乎也有诸多好处。

最起码,他现在就不算逃税。

“缅甸,内阁自会考虑持续经营的问题,就不劳户部费心。

就算需要倒贴,也先从云南补上,若还不够,则由西南几省补上。

据我所知,西南猪省因路途遥远,赋税每年送往南京耗损颇大。

就近补贴缅甸,也能省下不少民力。”

魏广德马上就说道,算是堵住王国光的嘴巴。

“善贷,王大人也是为国劳心,你就少说两句吧。”

张居正这时候有开口说道,不过随即脸色变得严肃起来,说道:“如今国用艰难,朝廷确实需要找到解决之法。

本来今年各省上交朝廷的赋税总算是足额,之前清缴的欠赋也成绩显着。

前些日子王大人还和我说,今年户部应该会有一些盈余,这可是这十余年来的第一次。

可是现在大家也知道了,因为河工的原因,今年的盈余怕是不可能了,朝廷还是亏空。

所以我就想啊,清丈田亩增加朝廷赋税收入,同时也通过清丈完成地方上一条鞭法的推行,是否借此就在福建试行下去。”

张居正的话,立即引得张四维、王国光两人点头认同,魏广德愣了愣,旋即明白张居正让王国光来户部闹着一出,原来是奔着福建清丈田地来的。

想想也是,张居正准备这个事儿已经过去几个月了,福建官场变化颇大,从布政使到按察使都换成了他的人,确实可以推进下去了。

清丈田地,说白了,事情应该是按察使司和巡按御史协助督办,不过也需要巡抚和布政使的支持。

今天内阁发生的事儿,之后肯定是要传出去的,所以魏广德这个时候是绝对不能马上点头的。

于是,他开口说道:“首辅大人,清丈田地之事影响太大,是不是在谨慎些,再考虑考虑,或者召集一次廷议,让更多人参与其中讨论。”

魏广德这会儿称呼都变了,极其严肃的说话。

不过张居正似乎早有预料,马上笑道:“善贷,朝廷财政的难题你是知道的,若不能想办法增加朝廷赋税,就很难支撑下去。

你若有其他办法增加朝廷财政收入,清丈之事自然可以压下来。”

听到让他想办法增加朝廷财政收入,魏广德心里当然有想法,只是更加不方便说。

迟疑片刻,魏广德才继续说道:“可是,清丈田亩兹事体大,是不是在朝中商议一番再上奏。”

“奏疏递上去,支持的和反对的,都会上奏,到时候通过奏疏也就知道同僚们是个什么态度了。

召开廷议,大臣们各抒己见,未必能说的明白,不如直接上奏,各人撰写奏疏,或许更能把意见表达清楚。

到时根据奏疏,也能看清楚朝堂上支持和反对到底那边多。

其实,就算反对的人多,也不影响行使此策,最主要还是能够找到解决办法。

若是反对有道理,还能提出解决办法,自然就是可行的,吾也会放弃此策,改为支持。”

张居正话说的很好,提出反对清丈田亩的理由,还得找到帮朝廷增收的法子,在这个年代,在已经画好的圈子里,是绝对找不到办法的。

除非敢于打破朱元璋定下来的规矩,也就是所谓祖制。

不过,真要如此容易,魏广德也早就提出加征商税的法子了。

实际上,魏广德一直考虑的增加牙税,通过牙行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收税的想法,到现在魏广德还没打算说出来。

无他,一旦说出来,万一被张居正看中,说不得历史就变了。

张居正改革的重点其实就是考成法和清丈田地,并以此成果推行了一条鞭法,这就是张居正改革的重点。

这些政策的推出,最显着的就是改善了明廷的财政收入状况。

每年的赋税能按时完成并上交,又清理了以前的积欠。

特别是考成法的推出,直接让过去地方上各种理由拖欠赋税的陋习一扫而空。

没办法,完成赋税才能保住官帽子。

地方上的官员当然明白钱重要还是官帽子重要的,所以以前和士绅大户联手私分赋税的情况,几乎已经在地方上杜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转生咒回的我却又加入了石纪元
前期咒回,后期石纪元沈芜看着开屏小广告的话想都没想就点了是当沈芜努力卷生卷死的打算出生时,却发现要去的世界好像不太一样?说好的石纪元呢?我眼前这坨乌漆嘛黑的东西是什么?眼前这个白毛和怪刘海又是怎么回事?货不对板啊!就这么打算在咒回世界好好生活时,又看见了熟悉的大葱头……两个世界融合在一起了,双厨狂喜……完全不是啊!要操心的事情好像更多了。
清宴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