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1269章 向皇庄收税(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隆万盛世》最新章节。

张居正从魏广德值房出来,回到自己屋里,越想越是心惊。

因为之前张居正想着皇室对宗室一向很是提防,司礼监向各地亲王府和郡王府都派了眼线盯着。

而且,因为各地提防财税收入和户部一样,都非常紧张,所以拨付宗室禄米本来一直就不足,所以他压根没考虑过动藩王府的田地。

但是现在魏广德的提议,却让他不得不深刻思考这个被他忽略的问题。

闹得不好,藩王会在新政推行之后,再次大肆兼并田地。

除非,对藩王府兼并的田地征税。

可是,大明从未向藩王府征收过赋税,自己如果贸然提出,此事必然不会小,怕是那三十多个亲王府和上百个郡王府的弹劾奏疏就会雪片般飞进司礼监。

宗室是可以直接向皇帝上奏章的,到时候他们真要一起上奏章,就算宫里怕是也顶不住宗室的悠悠之口,不得不做出妥协。

他必须砸这段时间里想到妥善的解决办法,既要对宗室自置田地征税,防止他们继续大肆兼并田地,还要想法子安抚住他们才行。

张居正已经没有心思处理公务,坐在椅子上开始思考起来。

而魏广德在张居正离开后,和他一样,也是没心思办公了。

里,清丈探底和推行一条鞭法,其实就是他和张居正合谋出来的。

只是他没胆量自己提出来干,而且他也没本事完成这么大的一件工程,只能靠张居正。

魏广德所能依仗的,只有当初隆庆皇帝交给他的裕袛那一帮人和他们的门徒,还有就是自己大本营江西官员,远不是张居正继承自徐阶的庞大政治资源的对手。

而且,张居正通过和杨博等人的合作,还把山西和扬州盐商也拉了进来,实际上拥有比魏广德更加强大的商业实力。

只不过在魏广德眼里,这股势力应该是跟在张四维后面,因为张四维家本就是这个庞大的商业集团中的一份子。

“芦布,你叫人去文渊阁,把涉及藩王的文书都搬到这里来。”

魏广德可不愿意把心学付诸东流,或者搞出个半吊子工程来,他必须要搞明白藩王不交税的权利到底是不是朱元璋定下来的,当初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要知道,后世疯传士绅不纳税,其实那不过是官员们故意引导,瞎编的故事。

按照朝廷章典,士绅的田地要交赋税,只是有优免,也就是免除一定的杂税和摊派,还有就是有几口到几十口不等的丁税,根本就不是士绅不交税。

但是实际上,士绅的税不好收,官场盘根错节,所以时间长了连一些不学无术的官员都以为自己真的可以免税。

估计那个不纳税的传闻,就是这么传开的。

而现在魏广德要看涉及藩王的文书,就是因为在张居正离开后,魏广德忽然察觉到其中有大大的猫腻。

都说祖制祖制,给人的感觉好像什么都是朱元璋定下来的,可老朱活着的时候,根本就没有给藩王府田地,那时候老朱只给了藩王封地。

藩王封地是什么意思,那就是所谓的采邑,藩王府每年会向采邑要求供奉,也就是藩王府的生活所需。

藩王们不仅通过封地获得禄米,还有钞、锦、纻丝、纱、罗、绢、冬夏布、绵、盐、花等多种物品,这些都是保障王府日常生活开支,还用于维持王府的运营和藩王的社交活动。

那是封地,不是赐田。

明朝的王府赐田实际上起始于明宣宗朱瞻基,他给赵王八十顷赐田作为王庄开始,各地王府纷纷效仿,请求皇帝赐田建立王庄。

而这些王庄的田地,似乎就从未向朝廷缴纳过赋税了。

忽然,魏广德想到这里,猛然就发觉不对的地方。

王庄的田地确实不会向户部缴纳赋税,那是因为在魏广德印象里,好像是说封地只是名义上划给王爷的食禄地,由当地官员运营,收税,再从王田税收中拨发王爷俸禄,多退少补。

因为是地方上直接和王府对接,自然不走户部,省去中间环节。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魏广德也听到过不少藩王府被地方官员坑害的消息。

在宣宗下旨给藩王赐田以前,那些封地的管理权其实不在王府而在地方官员手里,也就是收租权。

而地方官员就在这个过程中侵占王庄产出,克扣下来瞒报王府。

这样一来,那些藩王府每年能得到的地租很少,所以才会向明宣宗朱瞻基哭穷,然后才有了赐田。

赐田之后,王庄的管理权就落到王府手里,他们也不允许地方官插手。

但凡地方官员要去清查王庄,他们的手下,也就是太监,豪奴就会在藩王命令下往前冲,以武力阻止地方官靠近王庄,如此王庄所得尽入王府。

现在好像就是那些个王庄都被各地王府控制,地方官根本就插不上手。

自此,那什么税也就收不上来了。

这是魏广德之前听人说过的,只是以前只是一笑而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反正户部不是他的地盘,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自然是懒得管。

可现在不同了,那些藩王府那里,若是不加以控制,以后就真的不好说了。

很快,芦布就抱着一摞文书进来。

“老爷,我让人在那边查,不过文书很多,都是挑最早的往回搬。

这里的你看完了,我再给你抱其他的过来。”

芦布放下手里文书,恭敬的对魏广德说道。

“好,你先下去吧,有事我再叫你。”

魏广德点点头,直接拿起上面的文书开始翻看起来。

等芦布出去,魏广德就开始拿着书案上的文书一本本翻看起来,不时还要想上半天。

毕竟,文字记录的东西,多少还是和实际情况有差别的。

不过看了几本文书后,魏广德察觉到不对劲的地方。

无他,貌似别管是封地还是王庄,或者之后的赐田,都特么和士人的田地是一样的,根本就不免赋。

是的,按照朱元璋定的规矩,就是藩王的采邑为藩王提供王府所需物品,但是赋税却还是要交的。

至于之后的赐田,也是一样的规矩。

明宣宗之所以给藩王赐田,其实就是因为下面官员闹得太不像话,居然把贪污的主意打到藩王头上了。

这里,就不得不说清楚明朝的土地制度。

明朝的土地大抵就是官地和私地两种,私地自不必说,就是私人的财产,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有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田地。

然后就是官地,实际上数量不少,怎么来的其实很简单,一是罚没,二是开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