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1334章 社学(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隆万盛世》最新章节。

义塾是由私人出资兴办的学校,以教授宗族及乡里子弟,它与官宦富贵之家族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可接纳乡邻子弟入学,具有服务一乡一社的性质。

只不过,社学好坏,大多看地方主官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而定。

弘治十七年,朝廷再次明令各府州县建立社学,并规定民间幼童年龄在15岁以下者,应送社学读书。

江西的社学在这个时期就有较大发展,并在全国具有独特地位,这主要得益于李梦阳、王阳明两人。

明正德年间,李梦阳为江西提学副使,改革过去社学的弊端,大力发展社学。

他首先在南昌、新建二县办起16所社学,典型示范,先远后近,逐步推广到全省。

他要求管理学校的官吏,按照规定精选社学教师,免除他们的徭役,尊重和敬礼他们,不准他们擅自向学生征收课金、鸡米、酒食,以免使人民感到入学是种苦役而设法逃避。

对社学教师好的提升,不好的开除,有奖有罚,有利于办好社学。为了使人们重视社学,还规定今后不是社学出来的学生,不能进县州府学。

在李梦阳的推动督导下,江西社学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

正德十三年,王阳明在平定江西南部暴动后,认为“民风不善,由于教化不明”,于是颁令,要求南赣所属各县“父老子弟,互相戒勉,兴立社学,延师教子,歌诗习礼。”并颁行《社学教条》,使江西社学又得到一次大的发展。

社学传授的知识,其实主要是让人识字,并将道德教育摆在首位,以培养少年儿童懂得并遵行“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社学教育目标。

正是因为有了断断续续的社学,所以明朝的识字率其实并不算低。

众所周知,四大名着有三本出自明朝,到了明末话本小说更是数不胜数,《金瓶梅》、《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封神演义》等,无一例外的都是针对普通小市民。

如此众多的“低俗”小说出现,代表有大量的读书需求。

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到,明朝普通人识字率很高,不然小说就缺乏生产土壤。

需要注意的是,从明初一直到明末,明朝这一类低俗小说,都是层出不穷。

而这一切正因为明朝二百多年对社学的推广,所以明朝很多市井百姓都能识字,不少人都粗通文墨。

只是清军入关之后,明朝话本小说的繁荣盛景不见,识字率急速下滑,民众眼里只有“麻木不仁”。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我们谈及“愚民政策”,都会认为是“封建社会”的罪恶之一。

然而,从汉唐宋明来看,说朝廷实行“愚民政策”,实在有些牵强。

否则,朱元璋也不必下旨推行社学,传播《大诰》。

只不过到了魏广德这里,社学的经费就由之前士绅捐赠变成官府列支,当然依旧接受捐赠。

“叔大兄,我大致测算过,下等县,一年靠着换帖银至少能收入百两银子,中、上等县,三五百两也不是难事儿,完全足够社学所需,还有富余。”

魏广德还在那里继续述说,这些天他也不是光想,收集了京畿周围府县牙行交易的记录,按照记录的交易金额,推算出应得的税银。

当然,这还是按照明制三十税一进行的计算。

至于把一些精品或者说奢侈品提到高到十税一,只是他的设想。

后世,关于奢侈品税的建议不少,魏广德自然也听说过,所以就想着最好一步到位,反正富人有钱也不在乎多花几个子儿。

甚至,因此提高自己用品的价格,还能把自己和其他人拉开档次。

古代等级观念,其实无时无刻不存在。

就算是魏广德来了这么久,也早就习以为常。

“之前社学,受官员重视程度不同,好坏参半,但办不好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经费时断时续,师长无心社学授课,大多选择回家开私塾谋生。

有了朝廷换帖银持续稳定投入,社学就能一直维持下去,不至于像原来般飘摇不定。

正好之前叔大兄不是提议整饬学风,我看其中禁创书院和禁止讲学结社很容易遭到士林反对。

朝廷开征换帖银,将其中部分用于地方社学发展,就可以有力的回应他们的贬诋言辞。”

魏广德当然知道张居正整顿学风十八条措施,根本目的其实在于钳制言论,打击言论造势和争夺意识形态的话语权,防止因此动摇权力基础。

因为之前张居正推出的改革措施,已经损害了不少人的利益,魏广德都是置身事外,所以朝野上下不少人声讨张居正专权祸国。

“善贷,《申旧章饬学政疏》你同意了?”

张居正听到魏广德说起之前自己草拟的奏疏,立马开口追问道。

“《申旧章饬学政疏》中一些措施可以实行,但一些还是需要商榷。”

魏广德可不敢说支持禁学院,禁讲学一类的话,传出去士林公议还不把他也喷了。

“比如禁毁书院一事,就须三思而行。

书院,本是学子进学之地,官学名额有度,而学子有心进学,所以才会去书院读书。

毁之,就等于断了这些生员上进之路,不可取。

不过对于聚众讲学,倒是可以禁止。

记得隆庆时,高肃卿就曾推动,先帝为此下诏《禁提学宪臣聚徒讲学诏》。

讲学徒侣众盛,异趋为事,大者摇撼朝廷,爽乱名实,小者匿蔽丑秽,趋利逃名。”

魏广德侃侃而谈道,这些,其实就是当初高拱述说的理由。

而张居正这份《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则更直接指斥讲学是“群聚徒党”、“空谈废业”,造成各级官员“宁抗朝廷之明诏,而不敢挂流俗之谤议;宁坏公家之法纪,而不敢违私门之请托”。

张居正把讲学的危害看得极为严重,而讲学多依托民间书院,故而张居正原本打算是把书院全部禁了。

可魏广德对此自然反对,他早年就游历江西,去了不少书院进学,考功名的卷子,可都依托这些书院里的存稿。

毁掉,实在有些可惜。

不等张居正说话,魏广德继续说道:‘就算毁了书院,他们依旧可择名山大川,西子湖畔讲学,书院虽会加速传播其言,但却非必备,实无必要。’

(本章完)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