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1337章 征税办学(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隆万盛世》最新章节。

不过之后几天,张居正不断召集张四维、王国光、张学颜等人入府,显然也是要先统一他那一边的态度。

总不能他拿出奏疏,自己阵营里的人先跳出来反对。

已经丢了几次脸,张居正也没厚脸皮到无所谓的态度。

而之所以张居正迟迟没有拿出奏疏,按照魏广德派人打听的结果,那就是张四维、张学颜等人倒是没多说什么,可王国光等少数人还是坚决反对。

是的,禁毁书院对于读书人来说,真不是小事儿。

因为有这些掣肘,此事行为倒是迟缓了一些,甚至户部张学颜的奏疏都先上奏,张居正整饬学风的奏疏也没有拿出来。

户部奏疏,是直接送到首辅值房里,下午散衙前,张居正也是煞有介事召集阁臣商议此奏疏。

“加税?”

张居正、魏广德都是看过这份奏疏的,对内容都不陌生。

魏广德还是看了眼正式的奏疏,和之前初稿变化不大,随即就把奏疏递给了张四维。

但是作为商家出身的张四维看到户部奏疏,第一反应就是户部要向商家征税了。

“国朝税制早已有之,怎么能说改就改。”

张四维匆匆看完户部请征换帖银的奏疏,马上就开口说道。

话音落下,张居正的视线就投向魏广德,那意思就是示意他来说。

张学颜的奏疏,这次的改动其实就是按照魏广德的建议,把天下货物分为普通货物和精品货物两类。

民间百姓所需普通货物,按照国朝制定的三十税一进行征收,而对奢侈精品,则采用十税一。

“税制及分摊商税,都是早年间定下来的,现在大明各地变化甚大,各地生产的商品早就不是国初那会儿的情况。

国初那会儿,什么都缺,现在则是商品产量增加不说,许多地方也有新的商品产出。

原来定下的商税,早就不合时宜。”

朱元璋定下的大明税制,其实很操蛋的一点就是定额。

这个定额不是根据贸易量多寡计算的定额,而是一个地方商税如果定下一百两,那就算贸易量增长百倍、千倍,他还是只能征收一百两银子的商税。

这也是大明从建立到灭亡,国力增长再多,于国家财政而言,居然没有半点影响的原因。

朱元璋终究目光短浅了些,没考虑到时代变迁可能引起的变化。

而大明的商人,那真是便宜占尽。

或许国朝之初的商税,在当时确实按照三十税一进行征收。

可到了中后期,商品产量增加后,怕是百税一都没有。

手工艺品产量可以增加,但田地产出确实基本不变的,所以朱元璋重视的农耕反而有点税赋没降,商人则是占尽便宜。

“我看张尚书的奏疏就很不错,既不增加官府负担,也能让户部有长远进项,而且还考虑到民生,对百姓生计影响几乎忽略不计。”

魏广德说的,自然就是对百姓真正使用的普通商品征税三十税一。

“对于商贾,朝廷征收的税费,其实最后不也是买家买单,并没有从他们身上获取什么。”

魏广德说这话,也是在提醒张四维,户部加收的换帖银,最后其实还是消费者在承担这部分税收,并不是让商人出银子。

好吧,张四维也只是刚看到这份奏疏,所以本能的以为是户部要对商人加税。

可是他却忘记了,商人承担的税收,其实最后都是转嫁给消费者,他们居中才不会承担什么损失。

而对地方,其实明万历年间关于矿税为代表的争夺,本质上就是万历皇帝在抢地方征收的商税。

各地商税是定额,不能超收,就算有多的,也是官员们私下里笑纳了,并不会登上官府的账本。

万历皇帝派出税官到各地征收矿税等商税,就是从官府本就不多的商税里抢钱,导致官府收入减少,自然遭到文官集体反对。

地方官员可不会把可以放进自己口袋的钱拿出来,贴补被皇帝拿走的那部分商税。

被改良后的换帖银,是跳出了商税的范畴,地方官府依旧按照商税的征收额向牙行收取牙税,给他们继续经营牙行的许可。

换帖银是一种新税,直接入国库,不影响地方税收,下面反对的声音自然就不大。

但凡心里有朝廷的官员,其实多少都知道朝廷面临的财政困境。

不影响他们利益这个大前提下,执行换帖银,若是收银子收得多了,也是他的政绩,在年底考察时有机会出彩,获得晋升机会,也是皆大欢喜的事儿。

听了魏广德的话,张四维只是思考片刻,也算是勉强接受了这个说法。

户部这边有了动静,晚上的时候,魏广德就叫来了申时行,问起之前和他说的那事儿。

“魏阁老,这是我写的关于重整社学的奏疏初稿,请过目。”

之前,魏广德就曾召见申时行,倒是没说很快就要转迁吏部,有个积累功绩的机会,暂时留在礼部似乎更好。

只不过,还得等张学颜那边动起来,礼部这边才好跟进。

魏广德接过初稿快速看了一遍,大致和他们之前商议的一样,官府把地方社学纳入管理,请朝廷拨银为各地社学基本经费,满足教育所需。

这样,地方上就形成社学和官学两个学校,社学是普及初级教育,也就是识字,而官学则是对其中科举有望的学子进行继续教育,让他们有机会在乡试中脱颖而出,进而参加会试、殿试,成为国家有用人才。

“阁老,此事就算上奏,可朝廷户部财政困窘,也拿不出银子维持社学啊。”

不过,申时行这时候也提出他的忧虑来。

“此事汝默不用多虑,朝廷已经有办法解决社学所需银钱。”

魏广德开口道,于是魏广德又把今日户部上奏的奏疏,请征换帖银的事儿说了出来。

“根据附近府县记录推算,各地每年至少可以新增数百两不等的换帖银,其中留下社学所学银钱,其余部分解入户部补充财政所需。

事关国家教化大业,自然不容有人阻止。

明日内阁就会把户部的奏疏递上去,想来各衙门很快也会有消息传出。

明日一早,你就把这份奏疏递上去。”

听到魏广德这么说,申时行自然也没什么担心的。

其实,这种建议礼部官员早就有想过,只是朝廷没钱,自然没人会提出来。

这次,申时行也意识到,户部新征税收和手里这份奏疏之间,显然是早就有关联,甚至一切都是内阁在筹划。

增加一项税收,同时提出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交相辉映,反对之声自然也就小了。

(本章完)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谋定天下:从一首诗震惊长安开始
谋定天下:从一首诗震惊长安开始
关于谋定天下:从一首诗震惊长安开始:穿越而来的吴眠,用一首反诗震惊长安。前往南荒之地,又做了件震惊天下之事。吴眠:“长公主,我要养十万铁骑!长公主:“南荒之地养十万铁骑,你脑子有问题?吴眠:“长公主,这就是十万铁骑!长公主:“什么长公主,朕是女帝。诸侯:“不是,哥们儿,南荒之地怎么就沃野千里了?吴眠:“池塘里十朵莲花,我只采一朵。诸侯:“所以,我们采九朵莲?吴眠:“没错,我种出的不是十万铁骑,而
军师在流浪
燃烧在战火纷飞时
燃烧在战火纷飞时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逢易过
综影视:翻身做女主
综影视:翻身做女主
关于综影视:翻身做女主:李糖糖快穿局实习员工。实习任务快穿到各个电视剧里成为路人甲,并且努力活到最后一集。1、知否孙母2、甄嬛传孙妙青3、如懿传青樱妹妹4、……
爱吃时蔬焖面的于帝
大宋河山
大宋河山
关于大宋河山: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品涩居士
实教:高育的人气王
实教:高育的人气王
关于实教:高育的人气王:『偏日常』+『感情线居多』+『不是爽文』+『日轻向』曾经错过追求某物的上司春生,在某次意外重新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机会。站在名为高度育成高等学校的面前,看着与自己搭话的少女,他知道这便是他的起点。
二次元伊藤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