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1448章 事发(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隆万盛世》最新章节。

于是,军服的质量就开始下滑。

当然,就算差点,那还都有个底限,可手里的棉衣不仅打穿底限,还直接踩到最低。

如果再往下,怕是只能安排夏衣当冬衣发放了。

“谁做的?”

和魏广德一样,张居正直接问出幕后之人。

“武清伯。”

魏广德无奈答道。

“嘶......”

张居正倒抽一口凉气,还没说话,门外就传来张四维和申时行说笑的声音,渐行渐近。

“我过来时让人去请的。”

看张居正看向门外,魏广德解释道。

张居正点点头,这事儿不是他们两个能决定的,还真的内阁有个明确说法。

兵部显然是不干,找内阁告状,那就是要往宫里报。

别觉得武清伯李伟有李太后这尊靠山,兵部上上下下的官员都怕他。

李伟已经是把刀架到他们脖子上了,就差一划,要他们的命。

这样的东西兵部要是收了,发下去,闹出祸事来,兵部官员有多少人人头不保不好说,但前程受影响是肯定的。

而且,兵部里的人,都是文官,天然就和勋贵不对付。

不过,平常惹不起,不招惹。

可现在不同,看着太后的面子把生意给了他,可就这么报答的,那肯定不行。

这次兵部发下的订单,李伟拿走,兵部就没得到多少好处,还以次充好,断他们的仕途,这就过分了。

张四维和申时行进来,很快他们手里也多了一件崭新的棉服,不过四位阁臣这会儿都是脸色不好看。

“兵部什么意思?”

僵着不行,还是得有解决之道,魏广德只能开口打破这种氛围。

“武清伯的面子是不给了,不说赔偿,直接退银子,我们另外安排人去做,还得抓紧,三十五万件棉衣,入冬前就要赶制出来发下去。”

张科开口说道,“来之前我和曾侍郎碰了头,本来这批棉衣里,京营还有几万件,要真发下去,还不知道闹出多大的事儿来。”

“不能发回让他们重做?”

张居正皱眉问道。

“首辅大人,要是再出幺蛾子,今年辽东三镇士卒可就没棉衣可穿了。”

张科苦恼又略带愤怒的说道。

本身时间充足,别看衣服要的多,可完全能够在入冬前发运出去。

现在不行了,这都耽误两个月了,剩下就四个月不到,还得让人赶工才能及时做出来。

“此事不能耽误,叔大兄,你我都是军户出身,当知道下面士卒过的日子,拖不得。”

魏广德马上接话道,“我们还是拿着这棉服去乾清宫吧,请陛下定夺。”

对付他外公,还是皇帝比较合适。

他只要站这头,太后也不好多说什么。

比较,天家无私事。

至于李伟这次亏多少钱,没人去管,自己管不住爪子,就该被剁掉。

“好,我们去,子维和汝默就留在内阁处理政务,说不得还要跑一趟慈宁宫。”

张居正开口说道。

张科微微探身,那意思自己要不要跟着一起。

张居正没开口,他等着魏广德给出答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魏广德,还是不要让兵部的人在皇家面前晃了,于是轻轻摇头说道:“进卿还是回兵部,尽快联系其他商人,安排好赶制军服的事儿。”

“说不得还要跑户部,棉布、棉花怕是都不够了。”

张科苦笑道。

其实他们也都猜到了,兵部给的材料,李伟怕是早就变卖换钱了,再买些列支布匹、棉花凑数。

真的是太贪了。

乾清宫里,魏广德只敢捏,都不敢用力的棉衣,已经被万历皇帝撕开。

就是撕,徒手,都没费劲,布料就裂开,露出败絮,哪有棉花的影子。

“朝廷给的布料和棉花,我外公就交这东西给兵部?”

小皇帝已经气得有点发抖了,朝廷给武清伯算的工价可比以往高,还没回扣,这是兵部上下不满的原因,所以出了这事儿,没人愿意帮忙瞒着,巴不得闹大点。

而武清伯的棉衣,也成功的激怒了小皇帝。

刚刚接触实际政务,第一件棘手事儿居然是自己外公弄出来的,可想而知他的愤怒。

所谓的“絮”,包括芦苇花、干茅草或柳絮等,这些物质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都是轻薄且不易保存的。

“现在还有人用絮保暖吗?”

出乎意料,小皇帝忽然问起民间保暖的情况。

“应该比较少才是,民间大多还是用棉花。”

魏广德答道。

他其实不确定,但是他知道小时候还在崩山堡,堡里和附近百姓还是有人收集这东西的,用作冬天保暖,只是不多。

棉花是宋朝传入中国,但当时并不普及,到明初在朱元璋的大力推动下才发展起来,成为中国人过冬的御寒物。

在宋朝时,有钱人用鹅毛或鸭毛填充的冬衣和被服,还有裘皮御寒,和现代人过冬穿羽绒服、皮草,盖羽绒被一样。

而穷人,则只能靠柳絮、芦苇花等物御寒,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张居正也接话,意思和魏广德差不多。

“民间应该还有用絮御寒的,但比较少见了。”

“去慈宁宫见母后。”

听到张居正和魏广德都这么说,小皇帝这才松了一口气。

不过眼前的事儿还是要处理,他被张居正、魏广德教育,早就知道虽然他是皇帝,但也不能真乾纲独断,最起码再等十年不迟。

现在,还得先和太后说清楚,听听她的意见在处理为好。

路上,朱翊钧终于想到问兵部的态度,于是魏广德把兵部意思说了出来。

“张师傅,你的意见呢?”

听到兵部并没有要追究的意思,朱翊钧也暗自松了口气。

至于外公这次要赔多少钱,他不在乎。

活该。

张科和曾省吾都很聪明,知道要治罪李伟不可能,那就让他出钱。

(本章完)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