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立即发电报,详尽汇报我军现状,恳请上级提供战术指导。”
“行动要快,立刻执行!”山省太郎的话语简短却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断。
在他的有条不紊地指挥下,阻击敌人、准备撤退、向上级求救,三大核心任务被清晰地布置下去。这充分体现了他冷静的头脑和丰富的作战经验。
受到他的鼓舞,指挥部的军官们心中安定下来,他们迅速领取命令,步履匆匆地投入到各自的战斗中。
……
“轻机枪组,迅速组织火力,形成有效阻击!”山省太郎的声音再次响起,犹如战场上的定海神针。
“烟雾弹,快!用烟雾弹遮蔽敌人视线!”他紧接着发出下一个指令。
“枪法精准的同志,上屋顶,狙杀威胁目标,确保我们的安全。”
日军的指挥体系此刻展现出了其强大的作用。尽管遭遇了突如其来的袭击,他们却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组织起有效的巷战防御。
军官们各司其职,率领着从军营中匆匆赶来的士兵,在北方的街道和屋顶上建立起零散的阻击阵地。旅团部的直属部队更是精锐中的精锐,在初期的挫败后,他们迅速稳住阵脚,让独立团的进攻势头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军开始有更多的时间来巩固他们的防御阵地,甚至在一线阵地后方建立了二线防御。一旦让他们成功构建起这样的防御体系,八路军想要速战速决将变得难上加难。
此时,张大彪带领的一营战士始终冲锋在最前线。他们刚刚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自然不会给敌人留出时间来构筑防御工事。
于是,张大彪果断地下达了新的命令,准备迎接下一轮更加激烈的战斗。
二排巧妙地从左侧迂回,三排则机智地选择右侧,他们的共同目标是——日军的旅团部。
二排长与三排长,各自率领着数十名勇士,如同狂风扫街,从街道的两端狂奔而出,巧妙地绕到敌军侧翼,那里防御最为薄弱,正是进攻的绝佳位置。
在战场之上,迂回战术,永远是一把锋利的剑。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正面冲锋就失去了它的光彩。
此时,张大彪大手一挥,豪迈地喊道:“火箭筒小队,给老子狠狠地招呼他们!”
两名肩扛火箭筒的战士,迅速占据了街口两侧的有利位置。他们半蹲着身子,如同猎豹般探出身形,瞄准了街对面正肆虐喷射火舌的日军,发射出了决定性的火箭弹。
只听“砰砰”两声巨响,冲击波与金属碎片在狭窄的空间内肆意横行,展现出致命的威力。九二式重机枪瞬间沉寂,原本密集的子弹也仿佛被这股力量抽空。
“打中了!打中了!”一名火箭筒战士兴奋地站起身来,欢呼着胜利的到来。然而,这份喜悦转瞬即逝,几颗无情的子弹穿透了他的身体。
“狗子!”另一名火箭筒战士眼疾手快,他看到了子弹射来的方向——屋顶上的敌人。
巷战之中,最令人头疼的不是那些明面上的敌人,而是那些躲在暗处、冷不丁放一枪的老六。特别是在这漆黑的夜晚,夜色成了他们最好的伪装。
“火力压制!”随着命令的下达,几名战士迅速闪身而出,对敌人藏身之处展开了猛烈的射击。突击步枪的子弹如雨点般落下,打得瓦片四溅。
虽然这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日军却狡猾地不断变换位置。实在不行时,他们就跳进院子里,让战士们无可奈何。
街道推进过半,已经有五六名战士倒在了敌人的冷枪之下。张大彪怒目圆睁,差点下令用火箭筒进行无差别轰炸。但理智告诉他,这里不仅有敌人,还有无辜的老百姓。
张大彪狠狠地咬了咬牙,做出了艰难的决定:“三班长,你带几个人留下,跟他们周旋。其余人,快速推进!” 修改后的文本:
无视屋顶上冷不丁飞来的子弹,张大彪毅然率领大军,勇往直前,直逼街口,向日军精心布置的第二道防线发起猛烈冲锋。
与广阔的野战相比,狭窄的巷战简直是一场人间炼狱。街巷间,战士们的身影如同风中残烛,不断消逝。
“娘的,这子弹从哪儿冒出来的?”李云龙紧跟部队,踏入尚未完全肃清的街区,一颗子弹嗖地掠过他的头皮,差点儿让他命丧当场。
一旁的陈浩也惊出一身冷汗,他迅速抬头,借助光学夜视仪的锐利目光,锁定了屋顶上正忙着装填子弹的小鬼子。
“娘的,开了枪还不跑,你丫是觉得自己太牛了吗?”陈浩怒吼一声,端起AK-47,一顿短点射,两发子弹精准地掀开了鬼子的头盖骨,白花花的脑浆四溅,染红了屋顶的瓦片。
“小心,还有鬼子在暗处放冷枪。”陈浩一边提醒李云龙,一边运用夜视仪与热成像仪的双重神器,对隐藏在屋顶房梁上的敌人展开精准打击。
在这双重科技的加持下,误伤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那些躲在暗处的鬼子们,一个个莫名其妙地中了枪,纷纷倒下。
不仅敌人感到困惑,就连李云龙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你这朝天放枪,是怎么打死鬼子的?难道你有透视眼?”
夜色如墨,月光稀薄,又没有火光照明,陈浩这本事,简直就像夜猫子转世,神秘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