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最新章节。
李世民下意识的霍然起身,往帐中的沙盘处去,走未两步,停将下来,河东的地理形势,他早烂熟於心,不需要再去看沙盘,他盯住长孙无忌,说道:“刘季真聚众万余,作乱离石?”
“正是。殿下,离石守军告急!离石郡中多稽胡,从刘季真作乱者甚众,定胡、修化等县已为刘季真所据,现下刘季真引部数千,到了离石城外。离石境的稽胡、猾民,投者如流!”
离石郡面积不大,辖县五个,分是定胡、修化、平夷、离石、太和。
从定胡、平夷这两个县的县名,即可看出离石郡境内的胡人有多少。如前文所述,离石郡实是稽胡聚集的地方之一。这里的稽胡部众,只算男丁,没有十万,也有数万之多。刘季真的父亲刘龙儿是稽胡的大率,亦如前所述,大年十年时,曾举兵作乱,自号为王,在离石郡的稽胡中威望很高。因而尽管后来刘龙儿兵败身亡,刘季真这一再次作乱,离石稽胡响应如云!
李世民终究还是来到了沙盘前,第一眼就找到了离石郡的所在。
他的目光,落在了离石郡所辖五县中的一个,即定胡县。定胡县有一个孟门关,同时也是离石郡境内,黄河东岸的一个要紧渡口。这个渡口,连通着离石郡与关中。此渡如失,就等於唐军失去了从离石郡与关中勾通的口岸!——则要想再与关中勾通,便只剩龙泉、文城两郡的渡口了。龙泉、文城两郡比之离石郡,就晋阳来说,离得远,中间隔着西河郡,交通不便。
脑筋电转之间,李世民的目光又落在了西河郡的灵石县上。
灵石县位处在西河郡的最南端,如改从西河郡到龙泉、或文城,与关中勾通的话,灵石此县正能威胁侧翼。李世民喃喃说道:“无怪李善道大举进军灵石。他这是要与刘季真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切断我军退路。……速传檄张纶等,无论如何,务必坚守灵石,不容有失!”
必须要说,李世民的反应速度极其敏捷。
他第一时间,就抓住了长孙无忌所报之这两个消息的关键点。
“郎君,李善道亲率众两万步骑北上灵石,且灵石城下现已有刘黑闼等部汉军万余,两下相加,就是三万余众!郎君适才说,灵石城坚,城中有我守军数千,即便李善道全军北犯,亦难一时攻克。此言固是,……可依仆愚见,若没有刘季真之作乱,郎君的这个判断自是没错,如今多了刘季真的叛乱於离石,局势便大不相同。只靠张纶等,灵石能否守住?或恐存疑!”
李世民明白长孙无忌的意思,说道:“阿兄是担心,一则,刘季真作乱的消息,为张纶等知,守军军心或会浮动;二则,刘季真若挥师相助,与李善道合兵,汉贼之攻势就将更盛?”
“不错!郎君,仆所虑者,正在於此!”
李世民稳住心神,多扫了两眼沙盘,回到案后坐下,手指轻扣案面,失色的表情已经恢复,明亮的眼中透出思考的锐光,很快,他做出了决断,喟然叹道:“可惜了!”
“郎君,已经决定了?”
李世民说道:“再有一战,刘武周就必为我所擒,却因刘季真之乱、李善道之全军北犯灵石,只能暂缓此计划。也罢,便容刘武周残喘些时日,先稳固两石,以防我与关中间的通道阻断。”
“两石”也者,离石郡、灵石县。
还是这句话,打仗,打的是军心、士气。
单就李世民来讲,实际上,就算与关中的通道暂被阻绝,他也无甚畏惧,他相信靠他的能力,他迟早能够消灭刘武周、李善道,扭转局势,使关中重回掌控。但问题是,这是他的自信,不是他麾下数万唐军将士的自信!消息一旦传来,可以想见,在听说了与关中的联系被隔绝以后,他麾下的这数万唐军将士,只怕绝大部分都会心生惶恐,人人都将思还关中,而不思进战了。故而,当此骤变的局势之前,李世民目前唯一的选择,只能是先将后路保住。
“郎君,打算怎么稳固?”
李世民反问道:“阿兄有何良策?”
“而下之策,欲稳固两石,不外乎一援灵石,一歼刘季真。然却有一个难处,摆在咱们的面前,就是我军的兵力不足。刘季真部万余,李善道部两三万众,我军可用之兵,不过两万余,若分兵两路,则两面俱弱;若集中一处,又恐另一处生变。郎君,仆实无策!”
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阿兄,你说的没错。我军而下最大的难处就是兵力不足。并且除了刘季真、李善道,我军现尚有刘武周部也需应付。这就使我军可用之兵,更为不足了。”
长孙无忌很了解李世民,问道:“郎君可是已有对策?”
“刘季真新乱之众,相比李善道,易於取之。阿兄,我意先集中兵力,把刘季真消灭掉!”
长孙无忌说道:“刘季真虽新乱之众,亦万余部曲,且离石多山,一旦其众散遁入山,追歼难也,此其一。灵石守军如若士气大落,李善道以三万余众攻之,汉军素来敢战精锐,又如果我军还没歼灭刘季真部,灵石已陷,如何是好?此其二。刘武周闻知此两讯后,他一定起反击之念,其部亦犹两三万众,如倾巢而来,我军主力在离石,又怎应对?此其三。
“郎君,这三点,你想到了么?”
李世民摸了摸短髭,——不仅的失色神情已然消失,极其不利的局势下,他反而越发的镇定自如,他清朗的声音,就像是破晓的钟声,穿透迷雾,坚定而有力:“这三点,我考虑到了。所以,先歼刘季真部,我军不能大张旗鼓,直接去歼,须当出奇,以计取之。”
“郎君,怎么出奇?”
李世民提起了砚台上的毛笔,移走尚未写完成的给李渊的上书,取了一张新纸,铺展案上,落笔而写。不多时,要写的东西写完,他停下笔,抬头说道:“阿兄请来一观。”
长孙无忌刚才就在案前,不过李世民看沙盘的时候,他跟到了沙盘边上,这会儿听得李世民此话,就迈步,回到案前,俯身细看,纸上写了几行字,赫然是给李善道的一封书信!
“李公足下:汾水暑气蒸腾,吕梁野马正骄。闻公不辞辛劳,方至灵石,仆特备波斯冰鉴两具,为公消暑,并大羽箭五十支,拟与公会猎於灵石北郊。愿借公裂石弓穿云之力,共清《月令》所谓之‘仲夏之秽’。附呈崆峒山采药人贡清凉散十剂,可解三军苦热。世民手泐。”
长孙无忌又惊又疑,摸不着头脑,不知李世民此为何意,说道:“郎君,你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