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最新章节。
许敬宗与萧绣到时,已过中午。诸人在高延霸帐中又议了会儿劝进之事,才吃过午饭。见他两人到来,不待他俩行礼,高延霸便径将召他两人来的目的说了,令他俩即刻起草劝进表文。
却入帐时候,抬眼看到这么多大将军、将军,聚在帐内,许敬宗、萧绣皆是吃惊,不知发生了何事。许敬宗伶俐,乃至“掉头就跑”的念头都起来了,这会儿听完高延霸的话,两人心情自是陡转。彼此相视,都从对方眼中看出同样的惊喜。原来却是天降大功到了他俩头上,此等机缘,千载难逢!两人不约而同,齐声应道:“谨遵大将军令!”
高延霸令从吏引他两人出去,到边上的小帐草拟表文。
小帐内笔墨已备,为防许敬宗、萧绣分心,高延霸且令从吏将帐中的摆设尽数撤去,唯余一几两席,两杯茶水。二人对坐下来,先低声商议。许敬宗说道:“当先言天命,再言民心,其后述说功绩。”萧绣提醒补充,说道:“还要提及谶纬。”许敬宗赞成称是。
二人议定大略,即提笔疾书。许敬宗的书法好些,由他执笔主写,萧绣则在一旁斟酌词句。墨迹飞洒於纸,字字斟酌,句句推敲,尤重天命所归之辞,引用符应,杂以民间谣谚,务使劝进之理由无可辩驳。茶水渐凉,初稿已成,彼此传阅,稍作润色,随即呈送主帐。
已近傍晚时分。
诸人早等得不耐烦,其间,王须达数到小帐外,隔着小窗瞧他两人拟文情形。此刻见表文呈入,他立刻抢上前去,劈手夺过,迫不及待展开读看。他倒也识得几个字,可纸上文字入眼,却如云山雾罩,半句也解不得。他看向许敬宗、萧绣,问道:“你两人写的这是甚么?”
高延霸呵呵笑道:“老兄,上表已成,你还急躁甚么?可令他两人与我等讲说,口述大意。”
王须达就叫上表还给许敬宗,令道:“讲与我等来听。”
许敬宗、萧绣立在帐中,相对而坐的诸人之间,便由许敬宗来与诸人讲读,读一句,解释一句。表文不是很长,一两刻钟,讲读完毕。王须达拍案说道:“好,好!写得不差!”环视诸人,说道,“表文既成,诸公,便明日一早,我等齐聚大王帐前,共上此表,劝进大王!”
诸人纷纷应是。
许敬宗、萧绣闻得此言,却是大为惊诧。
两人不免的再又互看一眼。许敬宗陪着小心,说道:“王公、高公,诸公,劝进乃国之大事,当择吉日、备礼仪。如今军营简陋,不宜行此,是否待还师贵乡再行劝进?”
王须达斥道:“君二人儒生,知甚么!正因大事,才要急劝,岂可延宕?”
许敬宗、萧绣顿知,王须达这是唯恐劝进首功被别人抢走,便许敬宗不敢多言,连连应是。
萧绣亦低头不语,只是心中低叹,这班武夫只图争功,不顾礼制,事留史书,传於后世,焉不贻笑大方?但这份进劝功,却也正因王须达等武夫,他才竟也有份参与,又使他暗自窃喜。
暮色已至。
诸人在高延霸营中待了一整日,他们都是军中大将,若聚在一处太久,难免惹人猜疑,——即便李善道不疑,他们自也不安,不好再做久留,事情既定,约定明早劝进,就出帐各还。
……
翌日清晨,旭日初升,今日却无雾气,晨光明媚,营中炊烟袅袅。
王须达、高延霸等十余人分别出了己营,汇聚在李善道的中军营外,到齐之后,便请求觐见。很快,辕门打开,放了他们入内。就由王须达领头,陈敬儿、高延霸、高曦、萧裕等分成两队,随在后头,捧着劝进表往李善道寝帐而去。沿途早惊动了营中将士,无不驻足观望。
到了寝帐前,李善道负手,已在帐前等候。
见此阵势,李善道却无异色,——王须达等昨日在高延霸帐中聚坐了一天此事,他早闻报。一干大将,为何聚於高延霸帐内一日?稍加推想,便知他们要干什么。故对他们今日前来劝进并不意外。见众将捧表而至,李善道却故作不知他们来意,笑道:“诸公清晨联袂而来,莫非是为来问洛阳可有回复我的招降?招降书昨日才送往洛阳,怎会这么快就有消息?”
王须达上前一步,高举表文,拜倒说道:“启禀大王,臣等非为洛阳消息,而是臣等共议,特上劝进表,请大王早正位号,以安人心!”
李善道眉头微蹙,佯作惊愕,说道:“此何言也?”
高延霸等尽皆拜倒,齐声说道:“今群雄割据,民不聊生,大王威德着於天下,上合天意,下顺人心,宜正大位,以承天命!臣等昧死敢言,伏惟大王垂察!”
李善道摸着短髭,佯正色说道:“公等此言差矣!我自起兵,意在为天下除暴,安民而已,岂敢觊觎大位?天命所归,自有其人,诸公慎言!”
正当此时,天边忽有群鸟成列,飞过营上,众人仰观。
王须达大声说道:“大王,天翔祥禽,列阵而过,此乃祥瑞之兆也!大王若再辞,恐违天意!”
——却是说了,这群鸟,怎么刚好这时飞过?莫不真是天意?实则是高延霸、王须达等人提前备下的机关,昨晚连夜,遣他们的亲兵搜捕到了数百只雀鸟,藏於营外,只待今日清晨放出,制造天降祥瑞之象。这放鸟之谋,与王须达、高延霸等的进劝之言,俱许敬宗之手笔也。
张士贵上前,接住王须达捧着的上表,转呈李善道。
李善道打开,自看之,见表上写的是:“臣等谨稽首再拜,上言於汉王殿下:臣闻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今海内鼎沸,苍生倒悬,而天命攸归,已在明证。伏惟大王名应图谶,德合乾坤,昔在草莽,已显祯祥。瓦岗旧居,谷名桃花,‘桃李子’之谣谶暗合;龙潜之地,祥云屡现,此非人力所能为,实乃天心之所属也。宇文化及弑逆滔天,枭獍横行,大王提一旅之师,扫清凶丑;李密猖狂,弑主反复,大王义旗高擎,秉忠烈之心,申复仇之义,四海豪杰,闻风景从。此诚忠贯日月,义动天地!运筹帷幄,乃管城一役,元凶授首。
“既掩有河北,今又砥定河南,廓清中夏。山东豪杰,纳土来降。黎阳之粟盈溢,兴洛之米山积,此非惟大王神武,实亦苍生之福也。
“臣等窃观天象,紫微耀於河北;俯察民情,讴歌遍於中原。昔光武中兴,犹待赤符;陛下龙兴,已应玄谶。今长安僭号,江都倾覆,神器无主,万姓惶惶。大王既膺天命,当顺人心,早正大位,以安社稷。昔周武伐纣,不辞王号;汉高诛秦,遂即帝位。此皆应天顺时,不得已而为之也。今大王功盖汉高,德超文武,若仍守谦冲,不登大宝,恐为汉高、周武所讥,失兆民之望。且群下拥戴之心,已如箭在弦,不得不发。大王若再固辞,非惟逆天,亦拂人望。伏愿大王仰承天意,俯顺舆情,升坛进号,即皇帝位,以副苍生之望,复华夏之纲常!
“臣等昧死以闻,不胜惶恐待命之至!谨奉表以闻。臣王须达、陈敬儿、高曦、高延霸、焦彦郎、萧裕、王湛德、罗忠、杨粉堆、董法律、石钟葵、罗龙驹、郑智果、李良、刘兰成、许敬宗、萧绣等顿首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