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最新章节。
孙权立刻召集群臣商讨称帝之事。
汉,魏,吴,赤壁之战后三足鼎立,早就已经超过二十年了,就算从是曹操灭掉张鲁算起,天下只剩三大势力,也已经十四年了,现在汉,魏都已经称帝六年多,只有孙权仍然是曹魏封的吴王,孙权早就已经蠢蠢欲动了。
说曹魏是汉天子禅让的皇位,刘禅是以汉宗室承继的汉嗣,而孙权完全没有称帝的法理支持?
这有什么关系,自古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汉高祖的法理,不也是打败项羽后,众诸侯王一齐上书推举的吗?他也不是继承的秦朝,也不是秦朝禅让的。
当然,汉高祖可以说是灭秦而转移了天命,孙权现在没有灭魏和汉,不能称帝,这种吹毛求疵的想法,孙权本人是绝不会认的。
孙权称帝,从不在乎法理问题,他只在乎现实问题,第一,称帝绝对是有好处的,只有称帝,他才能更名正言顺的统治扬州和交州这两州之地,也只有称帝,他才能给麾下加官进爵,从而安定人心。第二,他称帝也有风险,那就是会不会被已经称帝的刘禅和曹丕视为反贼,出兵攻打。
自从几年前,陆逊和孙权拼尽全力,终于从曹丕手里拿下了合肥,终于彻底稳固了在江东的统治,孙权就已经有了称帝之心,一直在寻求机会。
现在刘禅和曹丕都在休养生息,而刘禅为了出气,已经跑到草原上去了,曹魏后方不稳,公孙渊自建年号,摆明了要脱魏自立,魏燕之间的平叛战争即将打响,此时孙权不称帝,更待何时?
孙权虽然没有跳起来说我要称帝,但他的麾下群臣,都是跟随他几十年的人,他这个时候召集群臣,谁不知道他的意思。
张昭奏道,
“近闻建业石头山上,凤凰来仪,城中数口水井,黄气冲天,今岁会稽,豫章数郡,黄龙频现,此皆大吉之兆也,殿下何不立刻即皇帝位,以图进取天下。”
此时,徐盛,潘璋等故将都已经病亡,诸葛瑾,陆逊,顾雍,朱桓,丁奉等大臣一致赞同,
“张子布之言是也。”
于是孙权在建业郊外设坛,在群臣的请求下正式登基为帝,定国号为吴,建年号为黄龙,谥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母亲吴氏为武烈皇后,哥哥孙策为长沙桓王。立长子孙登为皇太子。封顾雍为丞相,陆逊为大将军,并命诸葛瑾长子诸葛恪为太子左辅,张昭次子张休为太子右弼。
这些都是小事情,也是很多人都可以预见的。诸葛瑾和张昭虽然没有得到显着高位,但儿子成为太子的左膀右臂,也能接受。
最让他难以决断的是,他要如何册封自己的大女儿孙鲁班。
若不封,岂有当皇帝不册封自己亲女儿,又是自己最疼爱的女儿的道理。
若是封,她接受了那是皆大欢喜,万一她不接受呢?那孙权的立刻脸面扫地,成为自己臣民的笑柄。堂堂皇帝,册封自己的女儿竟然被女儿拒绝了,不是笑柄是什么。
孙权没有办法,只好问计于陆逊,此时的孙权,已经越来越依赖陆逊了,若不是怕他功高震主,恨不得丞相也让陆逊兼任了。
陆逊笑道,
“陛下无需担忧,此事极易。陛下可以先不册封公主,先派心腹之人持密信给公主,问问她接不接受,她若接受,再册封不迟,若不回信不接受,陛下就不必册封了。”
陆逊的意思很明显,孙鲁班是汉朝皇后,这么多年的行事风格,天下人都是看在眼里的,她完全是站在夫家那一边的,孙权册封她,很可能会自讨没趣。
先问问她,她不接受就算了,万一她愿意接受,就可以册封她。
当然,这样做,有可能孙鲁班会出卖孙权,把密信公布于天下,直接向天下人揭示父亲的小算盘,打父亲的脸让父亲的算计变得无地自容,但陆逊相信,孙鲁班虽然站在刘禅那边,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她一定会是孝顺之人,不会做这种打脸父亲却毫无益处的事。
孙权点头喜道,
“伯言言之有理!”
立刻派心腹之人,日夜兼程去长安给孙鲁班送信。
没过多久,孙鲁班就收到了孙权的信,孙鲁班不久前才知道父亲已经称帝了。
她知道父亲迟早会称帝的,但没想到父亲竟然特意写了一封信问她。
她的态度当然是拒绝了。
如果她本来就是公主,嫁给外国君主,又是皇后又是公主,完全可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但是现在还是历史上第一次三帝并立的情况,向后世那样互相承认对方是皇帝的情形,还没有出现过,现在的主流思想仍然是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刘禅和曹丕从没有互相承认过,都认为对方是伪主,刘禅自然也不会承认孙权。
孙鲁班可父亲回了信,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绝不会承认自己吴国公主的身份,仍然坚持自己是大汉吴侯之女,嫁给大汉天子为皇后。
……
话分两头,时间退回到十一月的时候,草原上的刘禅还在四处追踪着轲比能的踪迹。
纵然她天文地理无所不知,但偌大的草原上,寻找敌人的踪迹并不容易。
上次诱使轲比能埋伏自己,计策无疑是成功的,战果更是丰硕无比,一举剿灭了鲜卑的主力部队,杀得轲比能只剩一万多军队逃之夭夭,唯一遗憾的是,让轲比能给跑了。
不过,现在轲比能只剩一万多人,到了穷途末路之时,只要寻找到他的踪迹,他再也无力组织一场大战了,再丢下大军逃跑都是不可能的了。没有大军阻挡刘禅,刘禅生擒他轻而易举。
所以刘禅才一定要抓住轲比能。
宜将剩勇追穷寇,这次轲比能虽然是穷途末路,但如果刘禅满足于之前取得的巨大战果,放虎归山,用不了十年,他又整合草原的力量,再次入侵北方边境了。
只有擒住轲比能,才能让她一劳永逸,而不是发展成一场旷日持久持续百年的汉匈之战,唐蕃之战,清准之战。
刘禅只带了四千人,但她带了八千战马,还带了无数的从轲比能那里缴获的粮草和辎重,虽然已经在草原上行进了一个多月,但物资仍然非常充沛,远远没惨烈到要杀马充饥的地步。
历史上需要杀马充饥的部队,几乎都是在草原打了好几个月仗的,如果第二个月就开始断粮,那只能说明主帅的后勤工作太拉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