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袋大米,灾年收留千万美人

第208章 六月飘雪,河水断流,万里雨雪不断,如之奈何?(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一天一袋大米,灾年收留千万美人》最新章节。

次日,严寒。

赵英男从自己温暖舒适的大床上醒来,倒不觉得有多寒冷。

直到他打开门。

发现外面下起了鹅毛大雪,这才意识到不对劲。

初夏时节,偶尔气温下降那么几天还说的过去。

六月飘雪?

也太诡异了吧?

林沐潼和小燕等人在院中嬉闹,堆了几个惟妙惟肖的雪人。

并没有因为天灾将至而感到忧虑,反而是下雪了让几人很是开心。

见到赵英男开门,林沐潼和小燕两人赶忙一左一右拉起英男哥哥的手,要和他一起玩耍。

赵英男笑笑,在两只小鼻子上捏了一下,让她们自己玩,说自己有事要去村里一趟。

一连几日躺平,吃喝玩乐泡温泉,都没有注意到天气变化如此剧烈。

自己家里富裕,棉衣木炭充足,倒是不担心下雪。

也不知道村里人怎么样了。

……

不多时。

赵英男来到村衙找到汤师爷,后者裹着厚厚的棉被,伏在案前查看账本。

见到赵英男过来,汤师爷赶忙起身行礼,身上的棉被随之滑落。

冷的他一个哆嗦,打了好几个喷嚏。

赵英男拾起棉被,顺手给师爷披上,又命人取来火盆取暖。

关切道:“师爷,您一把年纪了,大冷天,不用这么辛苦。”

“事情让下面的人去办就行。”

如今这村衙门已经改制完毕,户籍部,财政部几十个吏员办公,根本不需要师爷亲力亲为。

赵英男看师爷眉头紧皱的样子,想必情况不太乐观,问道:

“谷中粮食,柴火,棉被可够?”

汤师爷点点头:“谷中存粮充足,足够全村人吃半年。”

“谷中许多树木,柴火倒是不缺。”

“另外,仓库中各类兽皮不少,本来打算等冬天制成皮衣给村民御寒的,现在可以让绣工们加工赶制,提前发给村民御寒。”

师爷思索片刻,仿佛在查找是否有什么遗漏,半晌才道:“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

随后又皱起眉头感叹:“只是,我这心,隐隐感觉不安啊!”

赵英男知道师爷担忧什么,不禁跟着皱起眉头。

古代人最怕严寒。

特别是穷人,每个冬天,都会冻死饿死不少人。

现在还是夏天,就下起了大雪,如果这样的大雪持续几日,今年种下的庄稼就得玩完。

今年没有收成,不知道又要饿死多少人。

当然,对于富户来说,这种灾情影响不大,反正家里的粮食堆久了也会发霉。

但对于穷人来说,六月飞雪,无异于灭顶之灾。

赵英男仰头望着如鹅毛般纷纷扬扬,铺天盖地的大雪。

不由得叹息一声:“哎……”

两人都不是傻子,不需要过多说明,也知道对方心里担忧的是什么。

赵英男是富户没错,存粮存银足够桃花村度过难关。

如今,桃花村改制完成,各部门各司其职,效率提高不少。

打猎的打猎,种地的种地,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但人算不如天算。

如果损失今年的收成,那对于桃花村来说,无疑将是非常艰难的一年。

倒不至于饿死,只是广积粮的计划就得落空。

造反的大业又得延后。

汤师爷并不知道,如今的东家富得一批,光存银就有三百多万,每天还可以从系统领取到六千多两银子的补贴。

当然,他更不可能知道,赵英男还可以从系统中购买物资。

系统商城出售的大米,盐,红薯,土豆,玉米等物,又便宜又好。

有些甚至比自己种地成本还要低。

雇佣村民干活,混补贴。

再用补贴购买物资,养活村民。

理论上,就算不事生产,桃花村也可以无限循环下去。

但赵英男此时也陷入了深深的担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系统:召唤千古人杰,铸造万古仙
系统:召唤千古人杰,铸造万古仙
召唤千古人杰,铸造万古仙: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流年如梦
明日方舟:坏了,我成了红龙末裔
明日方舟:坏了,我成了红龙末裔
(女主苇草,不过剧情在后面)我的名字叫作塔里克·雅特利亚斯,一个穿越到明日方舟的人,我现在要向你展示如何才能在这片大地上生存下去,我将面临残酷的天灾,蔓延的矿石病,各国之间的勾心斗角,我将直面这些困难,将心中的一些遗憾打破。
雷阵宇
明末最强督师
明末最强督师
重生在大厦将倾的明末,是力挽狂澜充当救世主,还是出海远遁当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岛主呢?义父尸骨未寒,还有那即将被外人纳为妻妾的美姨娘,前世在公司内部尔虞我诈中生活的加班狗,决定在而立之年开始第二次创业了。
龙燚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上辈子,崔岘(xiàn)是985高校汉语言文学博士。这辈子,他穿越到了古代寒门——贫困的家、怀孕的娘、年幼的哥姐、六次落榜的学渣父亲大伯、日日幻想儿子桂榜高中到癔症的祖母,和只有八岁的他。崔岘:这也太惨了吧。为改变命运,崔岘外出务工,给富家少爷做书童。但少爷是个学渣,害怕进考场,想出个馊主意:让崔岘替他参加科举。结果崔岘不仅中榜了,还‘杀’疯了。八岁开蒙,八岁作、八岁半作,九岁作……无数诗坛大家
日照前川
此去直上青云路
此去直上青云路
李瑜,字子璇,原名沈大魁,四川顺庆府人,祖籍湖广黄州府,兴安二年二甲四十九名,大雍初年政治家、理财家、火器家、水利家、军事家、教育家……李瑜早年丧父,随母改嫁营山县巡检李纲,勤奋好学,乾安二十六年十六岁中举,次年会试落第,同年娶妻宁氏,兴安二年登科后任章丘知县,任职期内得鲁王赞誉。兴安六年鲁王登基,瑜迁升任右春坊右谕德,授奉训大夫,入内阁,景和元年帝赐二品金织衣,评议六部事宜,次年升太子右庶子…
卿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