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民国成特工,系统伴我很轻松

第376章 他需要这样的人(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民国成特工,系统伴我很轻松》最新章节。

袁野看到王天望高兴的样子,心里有些不舒服,显然王天望对死伤那么多兄弟根本没有放在心上,好像忘记了这么一回事,就像完全不存在一样。

可是袁野却高兴不起来,那可是十多条鲜活的生命,是和他一样的基层行动队员,虽然他才脱离基层不久。

但他不会像王天望那样冷漠,他强压住心中的厌恶,也不管王天望高不高兴,说道:

“站长,我看这一杯还是祭奠一下刚刚牺牲的烈士吧。”

王天望一怔,他向来说一不二,没有想到袁野会这样说,心中掠过一丝不快,心想,这小子是不是恃功而傲了。

但他说的也是在理的,还不能不同意。

王天望脸上没有表现出来,反而笑着说道:

“袁队长提议的很好,我本来也准备下一杯提议的。

好,这一杯我们就祭奠一下为国献身的烈士们。”

三人把酒杯中的酒慢慢洒在地上,然后静黙了一下。

楚云天觉察出了气氛的微妙变化,心想,袁野这小子还是太年轻了,有些耿直了。

就不知道喝完站长提议的这杯酒后,再提议祭奠一下?

等他走后,自己还是给站长解释一下,希望站长不要往心里去。

楚云天端起酒杯说道:

“我这杯酒附和站长的提议,祝袁队长能成功制裁汪逆,完成烈士未竟的事。”

三人干了这一杯,楚云天问道:

“站长,老向这次行动损失了这么多人,杨益明还活着,人在华海医院,他有没有考虑把他从医院救出来?”

王天望摇摇头道:

“我也问了老向,老向说,他心有余而力不足,76号在医院的戒备肯定会非常严密,根本无法接近,如果强行去救的话,只会得不偿失,损失会更大。

我认为他说的有道理,也只能这样了。”

袁野心想,他都没有派人去医院看,就这么肯定吗?

楚云天问道:

“难道老向不怕敌人从他嘴里得到情报吗?”

王天望说道:

“我也有这样的顾虑,但是老向说,杨益明不会说的,即使说了,他知道的也有限。

老向已经采取了预防措施,损失会控制在最小范围。”

袁野心想,这也许才是向守石的真实想法吧,他不救杨益明,不仅仅是因为困难,更多的可能是觉得这个人没有价值了吧!

其实楚云天也是这样想的,既然站长这么说,他也不好再说什么。

他觉得有点可惜,杨益明为党国尽忠,忠心耿耿,是个好同志,至少应该派人去医院看看,看有没有机会,就这样轻率的放弃,如果是他的话,他肯定不会这样做。

袁野一直没有作声,心里在想,既然上海站放弃了,也许自己可以去试一试,看有没有办法能救出杨益明。

如果能救出的话,就让他做自己的部下,他正需要这样忠心耿耿的人。

他跟着自己也许更能为抗日事业发挥作用。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秦时:最强毒士,嬴政直呼活阎王
秦时:最强毒士,嬴政直呼活阎王
赢建穿越大秦,恰逢秦始皇一统六国,广招贤士。你以最强毒士,向始皇帝屡献毒计。秦始皇:盖聂作为你的老师,叛逃秦国你认为该如何处理。赢建:乃是天下第一忘恩负义之人,当千刀万剐凌迟处死。秦始皇:额……这小子太腹黑了秦始皇:敌人派名将领兵攻城该当如何?赢建:下毒,绑票,绑架他全家,搞臭对方名声,离间君臣,让对方自相残杀。秦时皇:若敌军攻城,百姓不愿协防改当如何。赢建:派人通知敌将,城中百姓的祖坟在城外,
八本太监
紫塞秋风杨霆风
紫塞秋风杨霆风
刀剑出鞘,厮杀伴着风声呼啸,战马鸣叫铁蹄如潮。梦里河山已破碎风雨飘摇,豪气震长天不负家国荣耀。狂风吹煞遍地枯草,荒冢飞沙连营吹角。我自感叹古来征人旋返多少......
刺客的野望
盗墓之今天我又穿成了谁
盗墓之今天我又穿成了谁
关于盗墓之今天我又穿成了谁:(快穿+盗墓同人+空间+炮灰)欢迎来番茄免费小说阅读我的作品。第一个小故事,没写好,不想再改了,可跳过。作者私设如山,虽然是盗墓同人文,但是谁看谁知道~本文主角是一株小花仙,本身没有性别之分,以穿越后的本人为准。小花仙为体验人类七情六欲,穿越进盗墓世界,成为种种炮灰和配角,甚至是主角。第一个:王萌第二个:黎蔟第三个:白欢第四个:吴妤第五个:张瑞泽第六个:解涟环第七个:
一览众山河
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
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
方岐穿越古代,却惊愕发现,前身真不是人啊!田地宅子被输得一干二净,父亲留下的医馆也被抵押了出去。就连妹妹方毓都要嫁给恶少当小妾,偿还他欠下的赌债!好在他触碰药箱之际,竟意外获得神医传承。开局救下危在旦夕的太守千金,从此声名远扬。愿身领医道,救治天下疾苦!
爱吃水果酱
宋歌声声慢
宋歌声声慢
这是一本小说,字数是150万字,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朝廷为了稳定局势特招苏轼入朝与旧党抗衡,致使司马光等旧党不得过分打压新党,而苏轼也借机想施行自己的新法,从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不乏一些真实历史改变的故事。,小说涉及到新党,旧党,苏党,苏轼,黄庭坚,司马光,文彦博,范纯仁,李格非(李清照的爹),蔡京,童贯,高俅,高滔滔(高太后),向宗英(向太后),梁萧音(西夏梁太后),李清照,赵煦,赵佶(宋徽宗),
武当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