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业帝国之武功文治》最新章节。
公元465年,大业启文七年。
业朝,平城。
平城御北将军傅容(427-488)坚守了北方半年。
从三月份予成可汗入寇,一直到八月份,平城一直巍然不动。
哪怕是后来的鲜卑拓拔高远全力以赴的进攻,都没有动摇平城半分。
依靠城内万人部队,配上民夫两万余人,鲜卑想拿下北魏旧都可没那么容易。
因为提前做好准备,平城内还有至少半年的粮草,傅容并不担心这些。
他担心的是外面的局势。
拓拔高远调遣了七万余人围攻平城,虽然一时之间没有办法,可是却也隔断了平城的消息来源。
未知的才是最恐惧的。
直到八月初十八。
辽国公苏允率领数万精锐,从雁门关北伐,击溃了柔然两万骑兵!
初二十一,业军先锋队打到了平城地区,平城周边的鲜卑军队撤退。
初二十二,平城之危结束。
苏允来到了平城和傅容会晤。
在整备了平城的军务之后,苏允下令,自己的侄子苏佐,领五千骑兵,折返辽东半岛。
简单提一嘴辽州的情况。
自从464年(业启文六年),十二月初,业文帝下诏苏允入京,一直到现在,过去了八个多月。
这段时间里,辽州并不太平。
原因很简单,在苏允离开之前,他的职责和业绩就是“苏允南压高句丽,北慑柔然,鲜卑残部,名声响彻关内外!”
这个地方很复杂,而且因为交通,天气问题,导致中原王朝对这里的控制力一直没有很权威,绝对。
苏允离开辽州,对于南北异族,部落来说,无异于失去了一座大山。
除此之外,苏允为了收复山西地区,还把辽州的精锐铁骑调走了。
没有了精锐骑兵,剩下的步兵以及少量骑兵,就很难对周围势力保持威慑力。
其中最有威胁的,是高句丽。
公元454年,大业宣帝武辉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业伐高句丽之战落下帷幕。
公元455年二月初,两国彻底交接完毕,业朝实际控制辽东。
时至今日,整整十年。
高句丽的王还是长寿王,这老家伙今年71岁了。
内心对于吴立炎以及业朝其实是很恐惧的,但他年纪太大,经历太多,也看的太多。
他生于394年,曾经亲眼看着华夏北方割裂,异族入侵,你来我往的交锋。
老谋深算的他敏锐的看出来,辽州空虚,或许失去了十年的辽东半岛即将收复!
公元464年八月,高句丽王命十一王子高义文领兵十万,陈兵长白山!
只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信号。
高句丽作为前面半个多世纪的东北亚霸主,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其他部落的连锁反应。
大量的辽东周边少数民族听闻,都是开始磨刀霍霍,整备军务。
只要高句丽敢杀入辽州,打下一个大胜,那么他们就会群起而攻之,把大业苦心经营十年的辽州撕得四分五裂!
正因为如此,苏允才让自己的侄子在关键时刻回防。
苏佐跟随苏允南征北战十多年,同样是战功赫赫,因为他的归来,九月中旬,高句丽军队原地解散,并且派遣使者表示:之所以屯兵边境,是因为想帮助业军打击北方蛮夷胡人。
苏佐回信,也是比较客气的,表示:“北方蛮夷,阴险狡诈,侥幸赢了一场,其实实力还是很一般,现在我大业天朝已经开始反击,如果有不长眼的,会一起收拾!当然了,我说的不是高句丽,毕竟你们是我们的附属国,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就没什么事了。”
说完,苏佐调兵遣将,率领三千骑兵,两万步兵,陈兵长白山边境一带,表示在军事演习。
其实就是武装威慑,吓唬高句丽。
高句丽由此观之,也明白了大业地大物博,实力强大,虽然让北方打了一顿,但并不是致命伤。
还是需要蛰伏,于是就老老实实的停止了明面上的小动作。
目光回到平城,苏允麾下已经聚齐了将近三十万大军,此时此刻正值盛夏,北方不冷,可以出击。
于是他向洛阳上书,表示要以二十五万业军为运输部队,以三万精锐骑兵为主力,向北方鲜卑,柔然部落发起反击!
业文帝吴欢立马批准,并且征调了七万匹战马供给苏允。
九月二十日,业军物资战马就位,苏允也通过北方的探子了解了目前草原的况且。
回到北方的柔然予成可汗和鲜卑拓拔高远,已经形成了两极格局。
两个草原上的老牌势力势均力敌,消化着劫掠大业得来的物资,并且积极备战。
考虑的三方互为世仇,并且拓拔高远的鲜卑明显更加强大,苏允决定,要先那拓拔高远开刀。
不过这个时候,有人给了写了一封信,内容如下:
“辽国公,现在北方柔然鲜卑两强对峙,并且拥有世仇,可是为什么没打起来?很简单,他们有共同的敌人,那就是我们业朝。
现在北伐,极有可能陷入两族的联合围剿之中,一旦再出差错,大军精锐损失,那么他们明年很有可能卷土重来。
我建议,全军沿长城为防御带,坚壁清野,不让北方胡人能获取物资,柔然鲜卑不可能共存,双方矛盾重重,一旦我们不威胁草原,到那时候,不打起来是不可能的,时机成熟了我们就入场,就可以进行拉一派打一派的策略。
甚至于花重金,贿赂双方的高层,煽动他们的民族情绪,让他们提前开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