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业帝国之武功文治》最新章节。
翻译概括如下:
周礼出现以来,直到现在已经一千五百年了。礼崩乐坏导致了春秋战国,曹丕篡汉,司马家族弑君,只能对外宣传以孝治天下。所以到最后被反噬,引起周边各族的侵蔑,导致国家几经覆灭,百姓受苦。
这一切的一切本质都是礼崩乐坏。汉朝为什么能繁荣昌盛?就是因为汉武帝独尊儒术,让所有人都有明文规定的礼义廉耻。
现在葛家葛兰,大家都知道她之前已经和前太子吴英名义上定亲了,那么作为伟大的儒家思想里,她就应该给这位前太子守寡。
这是天经地义,不容置疑的。
如果皇帝陛下一意孤行,就是因为宠爱皇后而纵容皇后许配葛兰给洛王吴欢,那么将来千秋万代的人该怎么去看你,怎么去看皇后和洛王?
更不要说皇帝陛下千秋万代后怎么去面对前太子吴英?
所以我们这些人想联合起来,向皇帝表达一个意思,那就是这门亲事我们不答应,这是我们的态度,在座的各位也有很多人都是受过前太子恩情的,可怜前太子少年英武,却没有子嗣,如今唯一一个名义上的未婚妻还要改嫁给自己的弟弟吴欢。
这不合礼!
以上就是翻译的大概内容。
我的评价是。
nb。
基本上是跟皇帝吴立炎贴脸开大了。
皇帝下不来台,中书省丞相梁昌,尚书省丞相宋寖充耳不闻,不做评价。
梁昌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宋寖则是身份比较敏感,再加上前太子的死和他有关系,这种事他不好开口。
但不代表别人不会开口。
这件事情其实可大可小,就看看不同阵营的家族有什么看法了。
果不其然,葛延的堂弟葛礼,时任尚书省侍郎(尚书省,中书省除了两位丞相,其余全部称侍郎,本质上没有什么大小之分,主要看背景和派系,资历),站出来,怒斥了孔聃。
其中有一句原文。
“匹夫老贼,腐儒误国!”
也属于贴脸开大。
然后也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
大概的意思是:
葛兰是他的侄孙女,也是他们家掌上明珠,虽然和前太子有婚约,但也只是口头上。
更重要的是就算是真的结婚了,改嫁也不是不行!你刚才在折子上提了汉武帝,那你应该知道,汉武帝他老妈嫁给汉景帝的时候也是个二婚!而且在此之前也有一个女儿。
你的意思是所有的事情都要呆板的执行,那么汉武帝就不可能出生!那么也不可能有独尊儒术,让儒家发扬光大的一天。
于情于理,你们都不应该这样反驳我们葛家和陛下的结亲。
你说你们这些人有感而发,都受过前太子的恩惠,但你们不知道前太子兄友弟恭,对兄弟极好吗?如果他还活着,肯定不会让你们这些人小题大做,为难他的弟弟。
以上是葛礼的翻译内容。
该说不说,这位大爷(394-511)在这一年已经五十八了,还算老当益壮,思路清晰。
把孔聃给顶了回去。
葛家作为当年吴承宗掌控河南地区的大族,早已经全身心投入,并且成为了吴家统治天下不可或缺的势力。
他的一举一动基本上都代表了河南地区的大族。
插一嘴,河南葛家的来历。(葛龚(生卒年不详)字元甫,东汉时期梁国宁陵(今商丘宁陵)人。汉和帝时,葛龚以善文记知名。性慷慨壮烈,勇力过人。安帝永初中,举孝廉,为太官丞,上便宜四事,拜荡阴令。辟太尉府,病不就。州举茂才,为临汾令。居二县,皆有称绩。)
包括当年叱咤风云的许多河南大族都在葛家之下。
现在的况且,从阵容上分析不仅仅是宜王党对洛王党的打击,还是山东联合江南家族对关中,河南地区家族的打击。
不让葛家联姻不仅仅是防止吴欢势力壮大,还是想截断作为世家的葛家和皇室的联姻。
目前大业的两位皇后,都是起于微末,出身比较低。
如果让这些强大的家族女子加入皇室,并且还成为一国之母,那么万一皇帝再英年早逝,帝国不就是外戚说了算吗?
汉朝四百年外戚干政的历史他们可是历历在目!
当然了,防止葛家未来干政,自然不是他们的目的,他们还没有那么高大上。
他们的想法是,外戚干政,可以,但是是别人的外戚干政,不行!
只能我来。
世家的野心向来不小。
否则前面怎么会提到吴承宗,吴立炎父子俩大力扶持外戚宋家以及张家,就是为了让他们强大一点,以此和世家分庭抗礼。
可惜,往后的历史发展,大业根本坚守不住,只能被迫接受世家尾大不掉,这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哀。
门阀政治还有一定的历史需要性。
仅仅凭借武帝,宣帝父子俩几十年就想改变,只能说不可能。
所以,双方地域家族彻底撕破脸皮,进入了你死我活的一个阶段。
这一次的党争也决定了大业帝国未来几代的命运,谁家能飞黄腾达,谁家穷困潦倒,只能说各凭本事了。
(注:吴欢,吴熙王位名称改变,没有提前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