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界:从黄巾起义开始超凡

第51章 掌握五雷和呼风唤雨(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两界:从黄巾起义开始超凡》最新章节。

比如说除尘术。

这门法术的威力几乎无法提升。

修炼之后,只是扩大法术的释放面积而已。

而神通,则是如同游戏里的技能一样。

只要熟练度够了,自然而然的就提升了威力。

如果能够顿悟,那么自身能力也会提升一大截。

这也是他当初“登抄”从10倍提升到20倍的原因。

天罡法,是要比地煞术更强的神通。

几乎每一门,都是一门根本修行道法。

比如说“撒豆成兵”,就是最顶级的召唤术。

而且其中不但包含了如何制作道兵,提升道兵以及如何如何沟通。

甚至其中还包含着各种能够提升道兵威力的方法。

可以说丝毫不比其他天罡法要差。

而“掌握五雷”又分阳五雷和阴五雷。

虽然阳五雷和阴五雷的修炼方式不同。

但其实两种五雷法可以同时进行修行。

不过……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除非能够获得地煞七十二术中的“分身”。

否则是无法进行快速修行的。

当然,如今一切在香火的冲刷下再也没有任何桎梏。

100万香火砸下去,方默心中产生一丝明悟。

=

掌握五雷:

五雷者,名为五雷,实为五炁也。五雷分属五脏。五脏之炁攒聚,汇聚为一,方能达于大道,掌握五雷之妙用。可以“驱雷役电,祷雨祈晴,治祟降魔,禳蝗荡疬,炼度幽魂。

=

回过神来,默默感知了一下自己的五雷法,方默的眼中闪过一抹惊讶。

五雷法,真的是由代表五行的五种雷法构成的。

五行相生相克,所以五雷也有着各种妙用。

仔细感悟了一下,方默才知道,原来自己之前修行的掌握五雷,其实只是张角在“太平经”中领悟的阴阳五雷法。

换句话说,张角的五雷法,是带了阴阳词缀的五雷法。

而方默修行成功的,则是不带阴阳词缀的五雷法。

也就是最初级的五雷法。

这是坏事么?

并不是。

这是好事!

千人千面。

适合张角的阴阳五雷法。

未必适合方默。

所以100万香火花得真值。

初步修行成五雷法之后,方默就将目光放到了第二门天罡法上。

呼风唤雨。

这是一门龙族自带的被动神通。

是龙族能够能够行云布雨的根本原因。

之所以想要学这个,自然是因为这门神通正好适合灌溉农田。

没办法,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高射炮之类的东西。

要是老天爷不下雨,真的会大旱。

所以修行这门法术,也成了必然。

随着100万香火转化的香火银纷纷落入方默的身上,天空中逐渐黯淡下来。

一时之间,风雨雷动。

在外面的行人躲避风雨的时候,方默睁开了双眼。

=

呼风唤雨:

可以召唤狂风,下起大雨,乃至云散雨收也。又能下起暴雪或冰霜,行云布雨之法。

=

“啪!”

方默看到外面窗外的风雨,伸手打了个响指。

“收!”

随着方默一声令下,天空中的风雨瞬间烟消云散。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
千年世家:苏氏的传承
苏氏的传承:平行世界,一个后世的理工男苏砚穿越到秦末乱世助刘邦建汉,于是一个千年家族开始诞生。自此云梧苏氏穿行于史册夹缝——这场横亘两千年的文明暗战,终要在蒸汽轮机与燧发枪的轰鸣中,迎来最后一次淬火。
晨曦行者
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
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
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抗战+系统+争霸+反殖民+钢铁洪流)穿越抗战前线,身份溃败部队小兵,武器老套筒没子弹,面对天崩开局,张云峰本想拼掉一条小命,干掉一个鬼已不亏。什么?有系统?那不好意思,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几十人几十条枪,请叫我张排长!几百号人几百条枪,那我得是张营长!占据一地,拥兵数万,我就是张军长!雄踞数省,部将数十万,坦克大炮喀秋莎,那得叫我司令!驱逐外敌,反向殖民,大家谁
古城老巷
朱门风流
朱门风流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穿越千疮百孔的封建王朝,陆清河却只是个七岁小娃娃。父母双全,外加个呆萌小妹,可家徒四壁,穷困潦倒。读书,必须读书!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看我读他个太平盛世!
幸运的七号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我与朱棣争天下:大明永乐盛世,我是朱高煦。后代史书称我父皇:“再造宇宙,功同开创、故勋业甚盛---是汉唐宋以来英君明主轶,而过之远矣!”但我就想问问父皇:“当年奉天靖难,我拼死力战,你对我说:“勉之,世子多疾。”到底还算不算数?”
明镜要高悬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苏治只是一个普通的短视频制作者,直到有一天他点进了一个小网站。只要在该网站发布的视频,就能被平行世界里各个朝代的人物所看到。他不仅可以获得点赞奖励,还能得到大哥们的打赏。半信半疑的苏治,发出了自己精心制作的于是,皇帝们轰动了。秦始皇:朕灭六国,一统华夏!第一名,不为过吧?汉武帝:朕扫平匈奴,建汉家脊梁,前三名,应该有吧?李世民:朕文治武功,打得周围番邦磕头求饶,不是第一,也肯定是第二!朱元璋:咱
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