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界:从黄巾起义开始超凡

第97章 这里是神国!这里是扬州!(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两界:从黄巾起义开始超凡》最新章节。

徐州的百姓都无语了。

当然,除去每个月初一、十五必须要对太平道的大贤良师雕像集体上香这一点让人有些无法理解之外,其他的倒是还好。

而当这150万人的百姓到达扬州之后,被迅速分配到了20座县城之中。

7.5万人对于一座拥有40万人口的县城来说……

就跟一滴水,融入到江河湖泊里一样。

也是悄无声息的被容纳起来。

然后……

然后这些原徐州百姓就开始写信了。

这又是太平道特意提供的邮局。

邮局其实就是邮驿。

这个年代的驿站,一般只是作为朝廷传递消息的地方。

但是在太平道治下,信息传递有着玄光术这种神奇又好用的东西。

所以邮驿的作用也就逐渐下探。

也就诞生了邮局司。

这个年代寄一封信,是非常昂贵的。

因为驿站不是给普通百姓用的。

所以普通百姓想要寄信,就需要一些货郎或者游方的郎中又或者是友人负责捎带。

而如果让人寄一封信,差不多需要消耗10万钱。

但是得益于太平道的安排,使得大量人员调动在太平道治下变得非常频繁。

频繁到什么程度?

寄一封信的价格,从10万钱,降低到了1000钱。

这还是因为时间太短,人员不足的缘故。

否则这个钱还会降低。

同时,为了招募更多的人员,在太平道治下,所有刚刚登记上户口的新家庭,可以免费邮寄一封信。

这个政策一出,每日前来扬州的百姓直接涨到了200人!

这已经是非常高的一个数字了。

毕竟现在扬州正在打仗,而且古时候的百姓一般都有着故土难离的情怀。

所以愿意前来扬州的,能够有200人,已经不少了。

一年下来,也有多人呢!

更何况这个数字还在增加。

一开始,荀彧和荀攸担心这样放开户籍,会带来极大的治安问题。

但是出乎两人预料的是,不但没有治安问题,反而所有太平道治下的县城全都逐渐开始了经济复苏。

一时之间,对于这个现象,整个太平道治下的所有士族,全都惊讶不已。

一开始,很多人等着看太平道的笑话。

毕竟这年头很多人都喜欢揭竿而起。

但是很快,现实就给所有人上了一课。

是,诚然人员流动,导致出现了一些安全隐患。

但是因为人员流动的缘故,导致大量的商品互通有无。

而且因为太平道内部开始修建大量直道的缘故,导致扬州各地的交通十分便利。

而且因为是农村集体制的缘故。

所以农村往往能够调动大量的人手。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如此一来,百姓忙着种地、工作甚至赚钱。

哪里有什么时间去造反?

造反?

也要有人愿意跟随你才叫造反。

否则只是地方社团。

而以太平道的军队战斗力……

就算是民兵,也根本不是这些地方社团能够扛得住的。

毕竟任谁上来不说,直接箭矢洗地,一个月几百文,玩什么命啊!

所以让那些士族门阀难以接受的一幕出现了。

明明人员流动十分频繁,可却始终没有出现大乱子。

而且村集体制度的出现,也完全杜绝了宗族的出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七色花
七色花
新房里,马文才骂道:“祝英台,没想到你是这么一个不知廉耻的女人,既然你嫁给了我,就不要再想着别的男人,原来你根本就不懂得什么是真爱……”“我不懂,我不知廉耻?”祝英台辩到:“是你自己要娶我的,还来怪我?”“我又没拿刀逼你,你走吧,你根本就不...
难怪
阿姐,我中举了!
阿姐,我中举了!
陈秀才苦读一辈子也没能中举,临死之前对大女儿嘱咐道:“一定要让你弟弟读书,让他考取功名,不然爹,死不瞑目!”长兄如父,长姐如母。陈招娣带着爹的遗愿,毅然决然放出了自己的条件,“想要迎娶自己,就必须要送小弟去读书。”村里其他人沉默不语的时候,逃难来的糙汉眼巴巴将陈招娣与陈及冠两姐弟带回了家,任劳任怨供养小舅子读书。多年以后,衙役敲锣打鼓,簇拥陈及冠来到村里。“阿姐,我中举了!”......意外落水
螳螂爱跳舞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我与朱棣争天下:大明永乐盛世,我是朱高煦。后代史书称我父皇:“再造宇宙,功同开创、故勋业甚盛---是汉唐宋以来英君明主轶,而过之远矣!”但我就想问问父皇:“当年奉天靖难,我拼死力战,你对我说:“勉之,世子多疾。”到底还算不算数?”
明镜要高悬
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
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
明朝末年。山河陆沉,日月无光,东北建奴,西北流民,东南豪强,西南蛮夷!每一样,都让年轻的崇祯皇帝有心无力。大明这驾马车,行驶两百多年,已经到了吱吱呀呀崩溃的边缘!崇祯举目四望,茫然无措!还好觉醒了模拟器!模拟器说杀了魏忠贤,文官无人可制,大明要更快玩完?叶铭:“陛下杀魏忠贤!是取死之道!”模拟器说杀了袁崇焕,东北要大乱?叶铭:“陛下杀袁崇焕,皇太极大喜,庆功宴上陛下不到,皇太极都不敢动筷!”模拟
最爱喝娃哈哈
朱门风流
朱门风流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穿越千疮百孔的封建王朝,陆清河却只是个七岁小娃娃。父母双全,外加个呆萌小妹,可家徒四壁,穷困潦倒。读书,必须读书!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看我读他个太平盛世!
幸运的七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