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界:从黄巾起义开始超凡

第147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两界:从黄巾起义开始超凡》最新章节。

前后足足忙碌了一个月的时间,才终于搞定一切。

当然,方默也推波助澜的在此期间,拿出了那面赤旗。

当然,一切都是合理合法合规的。

炎黄共和国成立之后,繁重的事务十分繁多。

方默也开始逐渐整顿起来。

首先自然是太平道。

作为炎黄共和国的主要教派,太平道的影响力很大。

同时也是方默的力量来源。

他自然不会自废武功的将其废掉。

经过各种磨合之后,太平道成为了另外一整套的体系。

期间自然是对于现代世界进行了参考。

形成了一系列相应的制度。

在搞定这些之后,方默开始了清查。

该杀的杀,该关的关,反正整治之后,太平道内部终于焕然一新。

当然,方默也知道,这也仅仅只是因为现代而已。

不过没办法。

这是自己的力量来源,方默不可能将这些力量舍弃。

所以实际上太平道还是一个十分快速的官员孵化器。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方默自己是无能为力了。

只能看看以后会如何了。

然后就是扩展到全国的反腐倡廉和扫黄除恶。

这就是细水长流的功夫了。

好在以太平道的运营模式,永远不缺官员。

只要方默不玩贬了再召回的那一套,官员的上升阶梯就是流动的。

而有了流动,对于一个政体来说,就意味着有了上升空间。

这样的政体,相对来说就比较清廉。

方默没有强行去搞平权。

因为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虽然方默在这期间的确依靠了世家门阀的力量。

但是胜在方默的根基却还是太平道的那些人。

而这些人虽然能力不行。

但在萝卜坑的情况下,还是给世家门阀造成了一些不便。

而公务员考试的出现,更是直接打破了世家门阀对于知识的垄断。

毕竟这只是一个古代世界。

一个百姓一生之中如果不经历重大变故,是不会离开距离自家超过25公里范围的。

政事自然有荀彧等人帮助。

方默这个国家最高领导人,也就顺理成章的清闲下来……

才怪!

实际上就在处理完一些琐事之后,方默就开始让人安排第一次工业革命了。

伴随着京城半球实验的顺利成功,工业时代正式开始!

蒸汽机,也终于研究出来,并且在极短的时间内普及全国。

这自然得益于供销社制度的帮助。

当然,一开始的蒸汽机,自然还是采矿机。

大量矿石、材料逐渐通过遍布全国的供销社体系开始集中起来。

与此同时,炎黄共和国开始了搞起了基建。

修路、修水坝这两种基础的基建那是一直没有断过的。

如今主要的基建方向,被放在了交州和占领的羌胡土地上。

与此同时,方默开始募兵,开启第二轮大规模征兵活动。

目的,就是为了拿下高句丽和新疆。

当然,这些东西都是大规模战略的调整。

方默只是想要完成某种需求之后,政府开始对于这个目标展开了预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我与朱棣争天下:大明永乐盛世,我是朱高煦。后代史书称我父皇:“再造宇宙,功同开创、故勋业甚盛---是汉唐宋以来英君明主轶,而过之远矣!”但我就想问问父皇:“当年奉天靖难,我拼死力战,你对我说:“勉之,世子多疾。”到底还算不算数?”
明镜要高悬
朱门风流
朱门风流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穿越千疮百孔的封建王朝,陆清河却只是个七岁小娃娃。父母双全,外加个呆萌小妹,可家徒四壁,穷困潦倒。读书,必须读书!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看我读他个太平盛世!
幸运的七号
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
我不停死谏,崇祯成圣君了?
明朝末年。山河陆沉,日月无光,东北建奴,西北流民,东南豪强,西南蛮夷!每一样,都让年轻的崇祯皇帝有心无力。大明这驾马车,行驶两百多年,已经到了吱吱呀呀崩溃的边缘!崇祯举目四望,茫然无措!还好觉醒了模拟器!模拟器说杀了魏忠贤,文官无人可制,大明要更快玩完?叶铭:“陛下杀魏忠贤!是取死之道!”模拟器说杀了袁崇焕,东北要大乱?叶铭:“陛下杀袁崇焕,皇太极大喜,庆功宴上陛下不到,皇太极都不敢动筷!”模拟
最爱喝娃哈哈
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
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
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穿越大唐,开局错认李渊为爷爷?一次巧合,李君撞上了李渊和长孙皇后,竟错把二人当作自己记不到面容的爷爷和母亲。李君满脸热忱,请二人进屋休息。“爷,娘!咱们合伙干点买卖,准能赚个富可敌国的家业!”“我想着卖盐,这买卖利润大得惊人,更何况我手里的盐比朝廷和那些世家大族的好上不知多少倍!”长孙皇后听了,嘴角微微抽动。李渊原本只觉得这是个有趣的乌龙,可盯着李君那张脸瞧了半天,心里
萧天刚
阿姐,我中举了!
阿姐,我中举了!
陈秀才苦读一辈子也没能中举,临死之前对大女儿嘱咐道:“一定要让你弟弟读书,让他考取功名,不然爹,死不瞑目!”长兄如父,长姐如母。陈招娣带着爹的遗愿,毅然决然放出了自己的条件,“想要迎娶自己,就必须要送小弟去读书。”村里其他人沉默不语的时候,逃难来的糙汉眼巴巴将陈招娣与陈及冠两姐弟带回了家,任劳任怨供养小舅子读书。多年以后,衙役敲锣打鼓,簇拥陈及冠来到村里。“阿姐,我中举了!”......意外落水
螳螂爱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