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文集

梦回桥乡之《赶场》(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陈平文集》最新章节。

和大多数桥乡孩子一样,我喜欢跟着父母到街上赶场。在桥乡每逢二、五、八都是赶场的好日子,大人们暂时搁下手里的农活,大清早吃过早饭,便匆匆忙忙地往群山之脚的桥乡老街赶去。

桥乡被人们称为五马归槽的地方,龙河从街道边穿流而过。四周的五座山相拥在一起,如同一朵盛开的莲花。每到赶场的日子,四面八方的人流从山上涌向桥乡,老街上很快热闹起来。

山村里的人们,大清早就起了床。将家里收拾个干干净净,然后照顾好牲畜,关好门窗。急匆匆地往街上赶。下坡上坎,穿过丛林,迈过梯田,走入乡村大道。此时,三三两两的人流已经形成。一路上,遇见熟人打个招呼;遇见陌生人点个头;倒是充满浓厚的乡情味。经过一番爬涉的人们,终于到了老街。卸下一身疲惫,带着抵达的欣喜开始赶场。

老街从街头到街尾,被熙熙攘攘的人群所充满。清冷的青青石板街道,不到一个小时时间变得热闹拥挤。从羊角寨下来过顺天桥开始你便能感受到赶场的热闹氛围。首先经过一两家老食店。然后,靠后河边的是猪市场。老街的猪市一向生意很旺。在我年幼的记忆中,大人们总要从这里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买回一两头仔猪。等到辛苦地饲养一年之后,临近春节之前,便可以杀上年猪,一家老小,邻里上下,都聚在一起吃香香的泡汤肉。在猪市还有成年肥猪的买卖,这基本上是屠夫们和生意人的事儿。

再往前走,还有一些住户人家。他们都是桥乡的老住户,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息。前面有一家相馆,算是街上的一大亮点。相馆融了一些时代繁荣发展的元素。这里是青春少年们最喜欢光顾的地方。留下青春的尾巴,只需咔嚓一下。相馆里陈列了数张岁月的照片,有黑白的,也有彩色的,印证着时光的足迹以及岁月的美好。

相馆对面是一家榨油房,店主是云峰山上的人。每到赶场日子,四面八方的乡亲,背着家里自种的油菜籽,交给榨油房的老板加工。随着机器快速地运转,明亮光滑的新鲜菜籽油从榨油机渗出来,散发出阵阵清香。机器后面,一大块一大块菜饼,一卷一卷地有规则在缩成一团。人们在榨油房外坐着聊天,主人和顾客忙着加工,别有一番热闹景象。

继续往前,可远远望见一栋造型别致的房子,是当地的邮局。据说是很久以前,杨家大地主的产业。桥乡邮局上面印刻着众多的五角星,煞是好看。邮局镌刻着桥乡人太多的记忆和美好。在那里有一个古旧的取信窗口。窗口里面有两排木架,将桥乡十几个村子按序排列。一个村一排位置。取信的人每次经过邮局,怀着兴奋地心情上前取信。邮局的大姐耐心地为大家查找信件。或有或无,或欣喜或失落。但是大家都怀着一份希望和期待地心,等待远方亲人朋友的来信。在那没有电子通信的岁月里,邮局和书信陪伴我们渡过了很多美好的时光。

邮局对面,是桥乡小学。再往前走约20米,便是小学校门了。校门两边是些小卖部或者商店。我记得有位退休的张校长在这里开了家商店。每次父亲带我经过的时候,都会和老校长聊聊天。老校长总是和蔼可亲,和爸爸总是聊上半天。而我,总是对商店里的玩具和糖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校门的正对面,有一个小巷子,巷子直通河边。站在岸边,可以看见河中有一条青石铺就的路直通河的对面——中堆坝。有时候,河对面渡口的人也从这里经过。这是在河水干枯时节。若遇上春夏雨水较多季节,洪水泛滥,万万是不能从此通过。危险!危险!桥乡小学承载着桥乡人太多记忆。在我的记忆里,有学校的老教学楼、有古旧的大礼堂、有飘香的香樟树和三层楼的洁白教学楼。而很多桥乡人的记忆,便是这从里开始的。这里向通向未来世界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

瓦屋山方向的人们是从老街上场口方向赶场。走完全部的羊肠小道,临近龙河边,一座坚固美观的石桥呈现在眼前。这座石桥据说是1982年特大洪灾后,在时任马书记的牵头下,举全乡人民之力兴建的一座民心桥。它将老街一边的瓦屋、云峰、长沙、茨谷等村庄全部连接起来。从此,老百姓赶场风雨无阻。

上世纪90年代初期,通讯还较为迟滞。写信成为最通用的交流工具。需要打电话只有在直赶场的时候,在商铺边有专用电话,5角钱一分钟,成为唯一可以和远方亲人传递重要信息的工具。我们时常在大桥右桥头边的一家商铺打接电话。老板和老板娘态度都很好。久而久之,大家成为熟人。有时候他们还帮我家传达,从很远地方亲朋好友捎来的消息。

俗话说,赶场打铁是一天。的确如此。父亲每天早上出发,然后在路上做些收鸡鸭的小买卖,到中午时分才能到达街上。然后交了货,取了货款,最后才忙着找个小餐馆吃个饱饭。然后是赶场办事。

每当父亲赶场一天,疲劳地回到家里的时候,西边的天空已经漫天云彩。天很快就来黑下来……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不恰当关系
不恰当关系
关于不恰当关系:时骨活了二十年,被应激创伤后遗症折磨了十年。十岁,双胞胎弟弟遭绑架遇到不测,十四岁,父亲遭遇车祸。十五岁,母亲改嫁,时骨搬进继父家,被继父的儿子摁在泳池里,几近窒息而亡,十八岁,时骨出国深造,二十岁,他在巴黎遇到了闻寒洲。闻寒洲就像是一块无法被融化的坚冰,泛着绿意的眼睛审视着他,仿佛站在至高点的审判者,神秘而不可触摸,作为时骨的心理医生,却处处与他作对,像是一根锐刺,深深地刺进了
桃图酥
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
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
将门嫡女许靖央,年幼时瞎眼道士为她批命,说她日后会立下九世军功,却惨死在家人手中。许靖央不信。十四岁那年父亲要出征之前摔断腿,她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用边疆十年苦寒和浑身伤疤,给全家换来了泼天富贵。当她假死,恢复女儿身回到京城时,却发现父母身边早已多了个温柔乖巧的养女。养女顶替她的身份,挥霍她挣来的军功,还杀了陪伴她多年的战马。弟弟夸她温柔,母亲说她孝顺,连父亲都说这些年是她治好了自己的双腿。为了把
我吃饱饱
密教巡礼
密教巡礼
医生,渔村与鲸歌。鲜血,疾病与献祭。蒸汽,机械与大都会。但这些并不是这个世界的全部,失控的封印物,扩张中的帝国,寻求变革的教会,被隐藏与分割的历史,以及掀起革命浪潮的反抗者们都在这个舞台上高歌。七位正神,九大准则,多重历史,面对这疯狂前进的沸腾世界,亚伦·哈维的回答则是:“我能怎么办?我只是个兼职教主的庸医罢了。”(设定有参考密教模拟器,但不会完全一样。)
狗苍云白
全家抢我工作,我送他们农场改造
全家抢我工作,我送他们农场改造
苏时雨穿进一本年代文里,成了被全家欺负,下乡惨死的可怜虫。书里,偏心父亲对她从小打到大;恶毒后妈人前人后两张脸;同父异母的弟弟不仅骂她赔钱货,还想尽办法欺负她;原文女主更是动不动就拉她做陪衬,只为她的恶趣味。父母为了不让弟弟下乡,一家三口狠心抢走她的工作,让她跟亲姐一样,滚去下乡吃苦。下乡的日子艰苦难熬,她无数次向家人寻求帮助,但没得到任何回应。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向原文女主求助,却只收到一封调侃
熊猫滚滚而来
穿越修仙界别人炼丹我烧菜
穿越修仙界别人炼丹我烧菜
沈辉意外穿越到修仙界,觉醒了厨仙系统,正所谓系统在手,天下我有,从此打妖族,退魔族,在异世界开启了传播华夏传统美食的神奇之路
厨子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