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晋末育燕,铸海棠》最新章节。
宇文坚即刻收拢兵马和俘虏,屯于战场以北,冷望着高句丽步卒前赴后继,暗道:“高乙弗利,机会我可是给你了,中不中用就看你自己了。”
慕容翰在城东处被围,大部入城的慕容廆本该撤兵的,抬眼见此又岂能轻舍儿子,遂令慕容运暂时缠住依罗,自己亲自带着骑兵来救慕容翰。
慕容廆带精骑一走,被打到帅帐的依罗见机朝着身后一喊,道:“解仑奴,宰了对面的将军,本王赏你一头牛!”
被唤解仑奴的扶余汉子身高九尺,膀大腰圆,臂粗如柱,黑脸一吼,便挥臂将右手的短矛甩出,目标直指慕容运的面门而去。
慕容运只觉得眼前一花,身旁的亲卫就带着他一起倒地。
定睛一看,亲卫腹中插着一支透体血矛,若不是偏了些,现在惨死的就是他。
面上惊情未消的慕容运,赶紧寻着矛来的方向抬眼一瞧,只见不远的百米处,一个黑汉子正持着一支血矛,大步奔进而来,所过之处,人飞马惊。
艰难的咽了口吐沫,慕容运喝道:“护卫安在!”
带甲亲卫纷纷赶来,堵在了慕容运面前形成阻拦。
甲士堵路,就是让解仑奴杀,也得费些时间。
趁机而起的慕容运赶紧跨上战马,引兵对着解仑奴一阵箭射。
解仑奴一手拎着一个亲卫挡箭,再想战时,时机已失。
重新上了马的慕容运趁机拉开距离,随即率领骑兵弯弓劲射,几番压制下,才侃侃将解仑奴带领的这波攻势打溃。
但慕容运一天连续经历两场惊吓,已经没有几分战心了。
慕容廆率领精骑奔袭速救,在高乙弗利眼里这就是一扫前耻的机会,他果断喝令道:“大军围杀慕容廆父子,本王只要结果。”
没了生擒令,高句丽大军开始手段尽出,双方精骑锐卒,大战难止。
“千夫长,万夫长来了。”
听着忽勒阿的提醒,宇文坚往西北望去,只见宇文部大军缓缓开来,为首的正是宇文步六服,而他的身侧有一军打着晋军大旗,为首的是身着官服的枣嵩。
枣嵩来此,想来段务勿尘是在东南了。
枣嵩驱马走往阵前的途中,望着沿途被押着的慕容部俘虏,脸色更黑了下来。
宇文坚望见枣嵩拱了拱手,换来的却是一瞪。
枣嵩望着城东的乱战,冷声道:“擂鼓,派使,敢违天令者,诸军共伐之!”
来自大棘城东北的战鼓声一起,便像是一剂清醒剂打在了慕容廆和高乙弗利身上。
慕容廆借机汇合了受伤的慕容翰,将儿子拖入军后保护。
慕容廆引兵与周遭闻鼓不敢进的高句丽兵对峙。
“晋军!”
眺望西北的高乙弗利面色一变,此刻要是放慕容廆回去,这仗岂不是白打了。
决不能前功尽弃!
他恶向胆边生,用手向下一切。
得令的高句丽弓弩手即刻松开弓弦,瞬时万箭齐发。
被着重照顾的慕容廆周遭立刻插满了箭矢,不用多看便知道绝无声息。
“父亲!”
慕容翰的悲嚎似是对高乙弗利解脱。
没了慕容廆,此战就算被晋军强行调停,他也能对国内有个交代了。
面对场内骤变,宇文坚眼角一抽,他也没料到这戏剧化的情形。
他本意只是让高句丽俘虏了慕容翰,令其借机敲慕容廆一笔。
但这世道,谁家抓住大将直接宰了!
高乙弗利难道是被吕蒙附体了不成。
眼见晋军到场,高句丽还敢伏杀慕容廆,怒不可遏的枣嵩连喝三个好字,眼见就要下令大军进场。
随行的段疾陆眷赶忙拉了拉他的衣袖,枣嵩很快反应了过来,慕容廆已经死了,事实难改,慕容鲜卑已经失去了领袖,这已经是巨大的削弱。
此刻他总不能再帮宇文部把高句丽也打废了,此次若不是以命相邀,宇文步六服能乖乖引兵开路不成。
枣嵩侧首望向宇文坚道:“世子,你家为此次调停之主官,唯今之态,当如何?”
宇文坚余光扫了眼宇文步六服,眼见他没有表示,这才沉声道:“此战乃慕容廆率领其部族多年欺压周边部族所至,沉苛在前,今日方得此祸。
而今慕容廆阵前亡故,前仇旧怨身死而消,不如就此作罢。”
枣嵩眼中闪过一抹松意,若是宇文坚要借此机会鼓动自己下令攻亡高句丽,他就该回头审视一下宇文坚近些年的所作所为,是否是虚与委蛇了。
枣嵩道:“疾陆眷传令给你父亲,大军不得妄动。”
段疾陆眷应了诺,余光深扫了一眼宇文坚,这才上马离去。
宇文坚又建议道:“事已至此,各家都在气头上,不如先各自罢兵归营,三日之后在我家行营内六军聚首,再论其他。”
枣嵩道:“如此也好,不过宇文部也是参与方,不便为会场,我将命军士在城南再起一营,届时会于此吧。”
宇文坚也不多话,抱拳道:“按此办也好。”
相较于宇文坚感受到的信任危机,高乙弗利才是浑身难受的那一个。
虽说在晋使的监视下,他已经下令让开一条通道,让慕容廆父子回城,但眼睁睁看着仇人被放走,他拳头握的生硬,用脚指头想,也知道今后慕容氏报复的头号对象,就是自己。
许是看出了高乙弗利的紧张和不甘,仓助利低声道:“如今晋廷势大,我家用强不得,慕容氏经此一战,折损过万,慕容廆也死了,他们已经是昨日黄花,大王不必担忧,这仇寇还翻不了天。”
高乙弗利缓缓放开拳头,他不敢埋怨晋廷,但却敢恨宇文,他骂道:“若不是宇文部临阵背盟,我三家早已夺得棘城,岂会有晋军来之时。
本王不恨晋军来,唯恨这帮言而无信之徒。”
仓助利摇了摇头,他似乎猜出了宇文部为何做选,毕竟谁都不愿意见自己辛苦打了的雁,却进了别人的锅,但诸国争利,不虎口夺食,岂能稳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