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辅佐刘备开始匡扶汉室

第43章 孔融该不该救?(求追读!)(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从辅佐刘备开始匡扶汉室》最新章节。

“先生是料定孔北海必败无疑吗?”刘备问。

“……呵呵。”

李翊弯唇笑道,“若论博闻强记,主公与我皆不如孔文举,若比知人善任,孔文举比主公差之远矣。”

刘备闻言默然,孔融不会用人,以刘备的眼光怎么会看不出来?

早在刘备第一次与孔融见面时,刘备就已经看出孔融有很严重的“阶级”观念。

孔融在见到刘备的第一反应是,一个边地武夫竟会来救我。

在孔融这个士人出身的眼中,刘备只不过是一个靠军功当官儿的底层人而已。

所以有人说刘备是靠宣扬自己是汉室宗亲,才成就大业的,完全是无稽之谈。

刘备不是靠自己汉室宗亲的身份三分天下的,而是三分天下里面恰好有一个是汉室宗亲罢了。

在汉末宗亲烂大街的情况下,刘备是根本不被士人圈子看重的。

而孔融是怎么改变对刘备的态度呢?

是因为知道刘备是卢植的学生,才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他堂堂北海相,手下居然会缺将。

因为他必须得是从士人圈子里边找,又得会打仗,又得学问好,又得出身好。

按照这种标准去提拔将领,那能找到几个?

所以孔融才会被黄巾军收拾的服服帖帖,太史慈也瞧不上他。

像人老刘那才是真正的知人善任,不问出身。

远的不说,就说现在,身边的关羽、张飞、陈到。

那都是底层出身,并且确实有真才实学,未来也都建立了功业。

现在袁氏的大手伸向青州,孔融自身难保,只能再来找刘备这个老友求助了。

而听李翊的话,孔融必败无疑,那刘备到底该不该救?

“若听先生之言,我等以假道灭虢之计,解除臧霸的兵权。”

“那孔北海那边……?”

李翊反问道:“主公想去救吗?”

刘备一捋胡须,沉吟道:

“诚如先生所言,孔北海虽非完人,但终究是汉室忠臣,这些年在北海也是尽心尽力。”

“况其与我有旧,备能接领徐州,孔北海也多有出力。”

“今为袁氏所迫,不好见死不救。”

微微一顿,似怕李翊劝自己不要救,便又接着补充道:

“北海毗邻徐州,按照先生之言,我们合并琅琊的目的,本质上是为了减轻徐州北部的压力。”

“若能够保住北海,以北海为倚仗,则琅琊无忧,徐州北部也可安定。”

“先生以为如何?”

呵呵呵。

李翊牵唇笑道:

“主公所想虽好,但可有想过,若我们真的出兵北海,则正式与袁氏撕破脸皮。”

“当今天下,袁绍为雄,公孙瓒早晚为袁绍所灭,北地姓袁只是时间问题。”

“我们徐州尚未安定,主公有信心现在就挑战袁氏吗?”

这一个灵魂拷问,使刘备也愣住了,眉头紧紧皱起。

现在北方局势,基本上就是公孙瓒与袁绍之间的对决。

袁绍打青州,就是冲着公孙瓒的小弟田楷去的,青州被袁绍视为囊中物。

只要吞下青州,就切断了公孙瓒对南方的联系,是绝不可能退让的。

以刘备现在兵不满万的实力,就想挑战富庶的河北,确实痴人说梦。

饶是曹操,都是在吞下了兖州、豫州、徐州之后,发育了好几年,才敢跟老大哥翻脸。

就这样,都还是袁强曹弱呢。

……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七色花
七色花
新房里,马文才骂道:“祝英台,没想到你是这么一个不知廉耻的女人,既然你嫁给了我,就不要再想着别的男人,原来你根本就不懂得什么是真爱……”“我不懂,我不知廉耻?”祝英台辩到:“是你自己要娶我的,还来怪我?”“我又没拿刀逼你,你走吧,你根本就不...
难怪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关于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洛尘穿越古代平行世界,成为科举考场上抓耳挠腮的穷书生。离金榜题名只差最后一篇治国策论,可他连毛笔都不会用。好在穿越时绑定历史推演器,在虚拟推演中可以练习文章,锻炼技能,只要辅助皇女登基,就能将练习的才能带回现实。本想着随便选个最有优势的皇女速通游戏,却误打误撞选中政治头脑为零的秦王李瑾瑜。与此同时。得到天道推演能力的秦王李瑾瑜好奇之下开始未来推演,却发现自己的父皇将
灰色的灰
朱门风流
朱门风流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穿越千疮百孔的封建王朝,陆清河却只是个七岁小娃娃。父母双全,外加个呆萌小妹,可家徒四壁,穷困潦倒。读书,必须读书!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看我读他个太平盛世!
幸运的七号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我与朱棣争天下:大明永乐盛世,我是朱高煦。后代史书称我父皇:“再造宇宙,功同开创、故勋业甚盛---是汉唐宋以来英君明主轶,而过之远矣!”但我就想问问父皇:“当年奉天靖难,我拼死力战,你对我说:“勉之,世子多疾。”到底还算不算数?”
明镜要高悬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关于大明:我朱雄英来了:先救妈,后救爹,救完奶奶救爷爷!我本科院研究员,转世投胎好圣孙,洪武爱我胜珍宝,家人改命把我靠。我爱发明和创造,爷爷爱我让我搞!成立各种研究院,科技医疗类目全。酒精玻璃抗生素,医疗条件大跨前。红薯玉米种下田,百姓消饥展开颜。土地改革进行中,生产力大幅提升!大明有了炮和枪,藩王海外守边疆。世世代代镇他乡,十年百年成故乡!皇明有了蒸汽机,远洋战舰把敌欺!万国物产献神州,天下万
春风卷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