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之平定天下

第十四章 王道教化(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秦帝国之平定天下》最新章节。

咸阳宫。

“大王,这就是泾阳一行我们找到的宝贝,还请大王过目。”

邹汶说完,从怀里拿出一面镜子递与宫人,由宫人转呈给秦王。

嬴政将镜子拿到手里一看,只见是一面由青铜打造的圆形镜子,背面刻有八卦图案,样式古朴。镜面微微凸起,在阳光的照射下冒出点点蓝光。

秦王好奇地问道:“这就是你们寻到的宝物?此镜有何奇特之处?”

邹汶连忙回答:“大王,此镜由秦岭地脉长期孕育而成,受泾河影响,五行属水,是世间罕见的神物。只要您将此镜对准人体,由阳光穿过背面便能照见对方的骨骼、筋脉和血肉,神奇无比。”

嬴政半信半疑,将一个宫人使唤到面前,用镜子对着他一照。只见镜中竟然真的呈现出宫人的骨骼和经络,无比清洗,分外神奇。

秦王惊叹道:“天下间竟然有如此神奇之物,真让寡人大开眼界!”

邹汶道:“大王福泽深厚,刚刚登基就引得宝物出世,实乃大秦之福。日后定能横扫六国建不世之功,在下就借花献佛,将此宝物献与大王,祝大王早日成为天下共主,万岁万岁万万岁。”

小羽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这邹汶拿个冒牌货出来也就算了,没想到还这么会说话。这一通马屁拍的,直接拍到政哥哥心坎里去了吧!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估计是想向政哥哥提什么要求吧。

嬴政见邹汶献宝十分高兴,哈哈笑道:“法师太过客气,寡人乃世俗中人,此宝对寡人也无甚大用。既然法师说天下宝物有缘者居之,此宝既然是法师寻到,那寡人也不好夺人所爱,法师还是拿回去吧。”

小羽眉毛一挑,心中暗想“政哥哥这是放长线钓大鱼呀!知道一个宝贝对他来说就是个鸡肋,但一旦拉拢道家高人为他所用,那他的处境就明显不一样了。”

“大王有所不知,此宝由在下重新祭炼过,现在是一个护身类法宝。一旦大王遭受到攻击,此宝便会自动触发为大王挡灾,一共可使用三次。对大王来说,此宝作用毋庸置疑呀!”邹汶自信满满的说道。

嬴政一听,果然被邹汶的话所打动。居于深宫的他最清楚自己的安全有多么重要,如果此宝真像邹汶所说的有这种功能,那这面镜子可真是太珍贵了!

“既然如此,那寡人就收下了。不知法师有什么要求?寡人无不满足。”

邹汶心道“等的就是你这句话。”于是说道。

“大王,在下一路走来,发现各国百姓生活困苦,皆因连年战乱所致。倘若有朝一日大王能一统天下,还请大王念在上天有好生之德的份上,宽言减刑,轻徭薄赋,好与民休养生息!”

嬴政点点头,道:“这是自然!寡人若能一统天下,那么天下百姓自然就成了寡人的子民,定当如大秦百姓一样同等对待。民不负秦,秦也绝不负天下百姓。”

邹汶又道:“不过百姓愚昧,习性难改,面对秦法的约束,未必能做到如秦人般遵纪守法。大王若以秦法为根基实行统治,恐天下难以归心。若因此而再起兵戈,则天下将再次陷入到四分五裂之中啊!

嬴政一怔,回想起华阳太后说过的话!平天下易,守天下难。如果不能让天下归心,把统治成本降到最低,就算把六国灭了也是一个烫手的山芋,随时都有可能对秦国进行反扑。想到这里嬴政问道:

“法师此言有理,不知法师可有良策以安天下?还请法师不吝赐教!”

邹汶一听这话精神一振,侃侃而谈道:“大王!自武王伐纣起,周朝为了统治殷商遗民制定了两项非常伟大的制度,一是分封诸侯,二就是制定周礼,从而保了周朝八百年天下。若秦国想让天下归心,那么就要制定一套代替周礼的文化体系。在下曾周游列国,只有在秦国才感受到秦法的威严和公平。贵族得秦法之约束,百姓得秦法之保护。无论贵贱,一视同仁。故使贵族安分守己,百姓安居乐业,大秦才有如今之盛世!”

“彩!”

嬴政听的龙颜大悦,忍不住发生一声喝彩。

邹汶接着说道:

“不过秦法的推行也并非一帆风顺,在刚刚实施之初也曾遭遇传统贵族的抵制。以孝公商君之能,尚要穷数十年之功才初具成效。所付出代价之大,牺牲之巨前所未有。倘若秦王他日一统天下后强行推动秦法,必将引起六国贵族的全面反弹。故在下以为,大王若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就不能让六国贵族利用秦法大做文章,将秦法视为残民之法,以蛊惑六国遗民造反。想要做到这一点,则必先让百姓了解秦法的公平和公正性,让他们发自内心的拥戴秦法才行。”

“法师的意思是?”嬴政问道。

邹汶这时行了一个大礼,对秦王说道:“若秦王他日一统天下后肯推行王道之法以教化万民,开启民智,让百姓们意识到秦法的合理性和公平性。他们不仅不会反叛,反而会为了扞卫秦法而甘愿付出生命。如此,心怀叵测之人将没有可乘之机,而大王亦可开大秦万世之基业!”

嬴政听的心潮澎湃,倘若真如邹汶所言一统天下后开万世之基业,那么他的功劳将超越三皇五帝,成为华夏民族史上开天辟地之第一人。

“法师不必多礼。敢问法师,何为王道教化?”

“兴文教,统文字。止兵戈,轻徭役。务其农,和其俗。选贤能,明刑律。在保证百姓能安居乐业的前提下,让他们能看文识字,明辨是非。则民心可安,天下可定。”

其实王道教化早在先秦时期就是黄老思想里的一部分,老子的道德经里就有这个概念。它强调的是君主以仁德、礼仪、道德规范来治理国家和教化民众。不过这里的仁德礼仪不仅仅只约束他人,君主更是首当其冲。只有一国之君能做到这一点,人们才会望风景从。否则就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愚民把戏。

当全天下都愿意被道德约束,社会公信力自然成形。有了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老百姓就不会人人自危,社会秩序才会遵从主君的意志而行。民心即天心,从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繁荣昌盛。不过古往今来能自我约束的皇帝凤毛麟角,权力一旦失去制衡,人的劣根性就会无限放大,皇权就成了君王满足自己私欲的工具。上行下效之下这个国家的道德就会沦丧,崩塌就是早晚的事。不过这是后话,这里不讨论。

嬴政听完邹汶的话后陷入到思考当中,以他的年龄和阅历其实并不清楚民心有多么重要。在他想来,百姓之所以尊重他,爱戴他,是出于对秦法和军队的畏惧。如果按照邹汶所说不用武力镇压而用文化来治理天下的话,那还要军队做什么?难道兴教化真的比动刀枪还要厉害?这是他无法理解和接受的。

想到这里嬴政说道:“法师的意思是对待天下百姓不能一味的用武力镇压,要用文化的方法让他们来认同寡人的治国理念,是吗?”

“大王英明,在下正是此意。”

嬴政内心叹了一口气,问道:“敢问法师如何才能做到?自三皇五帝到如今,没有一朝一代靠文化就可以保境安民的。寡人自问远不如三皇五帝,又岂能做到此等匪夷所思之事?”

......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当非专业人士遇上cos穿
当非专业人士遇上cos穿
关于当非专业人士遇上cos穿:宝宝们!cos穿主咒回。注意事项一:本文设定两面宿傩和虎杖悠仁灵魂融合为一个人!一个人!(即虎杖宿傩,前期失忆无宿傩记忆)若以宿傩视角看会略显温和,以悠仁视角看会略、显、残、忍!!!注意事项二:女频,原创现充女主,性格为快乐小狗(但可能不会一直快乐)被人忽悠cos大爷穿咒回(但不会一直cos大爷)因为快乐小狗扮不了酷哥。前期从两面宿傩被人认成虎杖悠仁(虎杖悠仁自己都
瓜皮香蕉
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
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
关于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穿越成赵云的亲侄子,开局就是长坂坡之战,且看赵林如何与云叔一起扬名天下,辅佐刘备统一中原,三兴大汉。简介无力,请移步正文。赵云大怒,正要拔剑斩之,赵林忽然上前几步,一脚踹在那武将臀部,拔剑指向那人,喝道:“汝这蒙阴祖辈的酒囊饭袋,也配与我叔父动手!”那武将踉跄起身,勃然大怒,挥剑来砍。赵林提剑格挡攻势,复一剑刺穿咽喉,将其踹倒,俯身砍下头颅,单手高举,目视满堂
早晨七点
三国:开局被何进献给何太后
三国:开局被何进献给何太后
关于三国:开局被何进献给何太后:汉灵帝刘宏驾崩,天子刘辩年幼,大将军何进掌管禁军、北军、西园军,何太后垂帘听政,何氏一族,权势滔天。大将军何进为了架空何太后,准备学习吕不韦给何太后送去男宠,使她沉迷男色。恰好刘海莫明穿越到汉末,被何进所擒,顺势就将他献于何太后。本以为可以借助何太后走上人生巅峰,没想到何进竟被十常侍玩儿死,董卓趁乱入京,从此乱世便拉开了序幕……
布丁馒头
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
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
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赵瑞意外穿越大宋嘉定年间,成了理宗皇帝赵昀的亲弟弟赵与芮。而距离自家老哥登上皇位还有十一年。根据历史记载,自己不仅能封王享受荣华富贵,还能寿至八十,就连自己的儿子、孙子也都是未来的皇帝,人生可谓臻至圆满。但彼时的大宋,早已风雨飘摇,国祚将倾,而自己也将成为大宋走向灭亡的历史见证者。是选择国破家亡,郁居异乡十一年而至寿寝,还是重整山河,为大宋延续国祚?纵使前路艰难险
桃花仙人儿
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
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
萧明穿越到了古代。前身同名,乃是开国元勋萧家的独苗。年事已高的老太君,对前身的溺爱,近乎到了纵容的地步。成了滁州辖内,人尽皆知的纨绔萧大少爷。不就是纨绔吗?谁不会当似的!可就在萧明,在纨绔道路上愈加放飞自我的时候。“唉!不对劲啊!”“我不是纨绔吗?谁特么说我是人中龙凤!”
落日不喜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