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小傻医

第四百六十章 出手阔绰(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逍遥小傻医》最新章节。

张晓凡打量了一圈,发现小妮子是出落得越发水灵了。

以前还一身书卷气,如今多了一抹成熟,以及女人味。

“如果你不主动走过来,我还以为我店里,来了哪位明星呢?”

吴依依手指卷了卷头发,被说得怪不好意思的。

“还是晓凡哥会说话!”吴依依红着脸道。

张晓凡跟着称赞道:

“你可是我们村里第一个研究生,太不容易了!”

“我们穷山沟里,终于飞出了金凤凰!”

吴依依连忙摇头道:

“才不是呢!”

“如果晓凡哥没有出意外的话,以当年的成绩,保研名校都不是问题!”

“还有,我们白泉村,在你的带领下,家家都盖起了新房,已经不算是穷山沟了!”

张晓凡笑着点了点头:

“是我的比喻有问题!”

“不过,保研哪有这么容易,我又不是那些数理化天才!”

吴依依开玩笑道:

“你在村里推广的大棚菜,这么成功,光凭借农学上的成就,就可以直接保送读博了!”

“就跟那些科学家一般!”

张晓凡连忙摆手道:

“那可不能比,我就是纯属谋生,可没有他们那么伟大!”

一阵子不见,吴依依是越发落落大方了,还学会了开玩笑。

当然还有她青涩腼腆的一面,但更多是出入城市后的成长!

“对了!”张晓凡想起吴依依的住宿问题,“海城交大应该有提供住宿吧?”

吴依依点头道:

“有,不过现在还没开学,宿舍要到开学之后才开放!”

“开学这段时间,可以住在我这,等开学,我再派人护送你去海城!”张晓凡想起,魏家送给他的别墅,宽敞得很,房间也不少。

吴依依如果没处落脚,正好可以住在那!

“谢谢晓凡哥!”吴依依道:“我已经跟同学在附近租了房,准备先在江城赚点学费!”

张晓凡一下想起当初跟吴依依一起到店里实习的陈佳,问道:

“该不会是那位陈佳同学吧!”

吴依依摇头道:

“不是!”

“是我们班另外两个同学,她们也一起考到了海城,你应该没见过她们!”

“陈佳毕业后,就准备继承她爸的食品工厂了,她可不用考研!”

张晓凡尴尬笑了笑。

这时,吴依依的手机响起,来电显示是跟她合租的同学打来的。

“晓凡哥,我接个电话!”吴依依礼貌道。

张晓凡笑道:

“接吧!”

吴依依接完电话回来,向张晓凡说道:

“我两位同学,也想在开学前,在江城找份兼职!”

“山海楼应该不排斥短期工吧?”

张晓凡一敲吴依依的脑袋:

“你想什么呢?”

“当然不排斥啦!”

“就算你们要打半天工,休息半天,我都批准!”

吴依依高兴不已,直接抱上张晓凡:

“我就知道,晓凡哥对我最好了!”

张晓凡身子一怔......他就知道她已经不是小女孩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在意识世界分身变强
我在意识世界分身变强
都市青年机缘巧合分身水浒传中梁山第一任首领王伦,时空影响之下改变意识世界命运,在超凡能力的帮助下,摆脱了王伦的必死之路,两界互通,现实世界也一鸣惊人,改变世界格局
北国白杨
我正欺负校花,女儿穿越上门叫妈
我正欺负校花,女儿穿越上门叫妈
关于我正欺负校花,女儿穿越上门叫妈:人在大一,人生逆袭系统早到十几年。这系统,好像来早了。叶清不由陷入沉思,还有,他现在大一,哪来的女儿,这任务怎么完成啊!正在叶清咆哮后,他救下两个四岁萌娃。“你们,叫我什么?”“爸爸~”“爸爸!”叶清嘴角抽搐,他虽然在高中混账打闹,但是十四五岁那时候可没祸害女生。直到把两个小丫头盘问了一圈。叶清才发现,这两个丫头好像真是他的女儿,而且,是从未来穿越过来的!而她
霜月落
还愈
还愈
凌依有一个秘密,谁都不知道:她喜欢颜之寻,很早就喜欢了,很喜欢很喜欢。三年不见,再次重逢,爱意依然热烈。“我是专属于你的心理医生。”“你远比自己想象的更值得。”
栖寒1203
网游:我和猫咪的那些事
网游:我和猫咪的那些事
关于网游:我和猫咪的那些事:前世缺钱,缺车,缺房,缺女人的刘缺,这一世不仅缺钱,缺车,缺房,缺女人,还缺父母,缺眼瞳。一个瞎子,一个捡来的小猫咪,一个好心的修理铺老板。一个特殊头盔,让刘缺和猫咪同时进入了诸国共制的游戏,从而获得了唯一职业——并行双灵。刘缺的神秘天赋自由,猫咪的唯一天赋食命,让他们成为了游戏里真正的双神。当刘缺和猫咪在现实里用出游戏里的能力时,他知道这游戏不是那么简单。游戏降临,
道吾止今
开局瞎子,我让校花愧疚一辈子
开局瞎子,我让校花愧疚一辈子
关于开局瞎子,我让校花愧疚一辈子:我叫陈安,是一名瞎子,准确来说是为了恢复光明忍受系统那一次又一次离谱签到地点的瞎子。不过幸好,有一位女菩萨一直陪着我……我叫洛诗雨,是一名校花,我把一个瞎子给推倒了,愧疚的海洋淹没了我,所以我决定,为了补偿他,我愿以身相许。只不过,这个以身相许的瞎子似乎有点离谱。路口卖唱,一首唱哭全网。参加明日之星,比赛现场直接让大幂幂当场湿了全脸。一首直接写入教科书,开创国风
易安三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