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本鬼神册

第411章 诡异的仙尸(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有一本鬼神册》最新章节。

摩罗身鬼接过脊骨,闭上眼睛认真感受,嘴里喃喃自语道:“确实充满邪性、不祥和诱人堕落的力量,蕴含的力量很霸道,不过,并不是魔,似魔非魔,又有点类似像鬼。”

“可以肯定,这玩意跟仙人搭不上关系。”

他睁开眼睛,摇了摇头,“但也不是魔神,魔的力量不是这样。”

陈平安问道:“这玩意对你有没有用?”

“没用!”

摩罗身鬼摇头道:“这玩意不是魔神的力量,而且其中蕴含的力量很邪恶和霸道,一旦吸收里面的力量,搞不好会控制了本魔!”

陈平安一脸诧异,“你不是魔中之鬼吗,还能控制你?”

“这股力量根本不是下界所拥有的!”

摩罗身鬼把脊骨交还给陈平安,说道:“我的实力太低了,无法炼化这股力量。”

“那就交给下华夏官方!”

陈平安接过脊骨,打开储物袋放进去,他对这块所谓的仙尸脊骨,充满忌惮。

对于人人争抢的仙尸,他原本还挺感兴趣的,本想将其昧下来,如今见到后脊骨后,就失去了兴趣,敬而远之。

干脆把脊骨还给华夏官方,与他们做交易,打听永成他们的下落,让他们自己折腾。

另一边!

破军他们的战斗似乎结束了,军势和军阵已经解除,率领阴兵大军朝他们飞来。

陈平安有些诧异,“破军,你们这么快解决战斗了。”

破军他们的实力,比金尸王还要弱上一筹,这么快就解决另一个实验体。

“没有!”

破军摇头道:“打着打着,他自动消散了,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自动消失?”

陈平安愣了一下,随即想起,另外一个是从实验体的身上分裂出来。

应该是实验体死后,另外那个实验体也会死。

看来一切都结束了。

“主人!”

破军将养鬼塔交还给陈平安,“这里所有的鬼物,都收进养鬼塔里!”

陈平安点了下头,接过养鬼塔,对影子鬼道:“影子鬼,你拿着养鬼塔,将收入影界里的鬼物,都收进养鬼塔中。”

“是!”

影子鬼应了一声,下一秒,陈平安脚下的影子扭动,一道影子延伸出来,将养鬼塔拿走,然后缩回影子中。

数分钟后!

陈平安脚下的影子扭动,一道影子把养鬼塔带出来,影子鬼的声音传出,“主人,所有鬼物,全部收进去了。”

“好!”

陈平安点了下头,又把养鬼塔交还给破军,“养鬼塔交给你保管了,现在人间的鬼物发生变异,体内多出一枚鬼丹。”

“只要不摧毁鬼丹,它们就不会死,你们可以无限食用。”

破军他们听到陈平安的话,眼中不由一亮,这么说,他们不就无限提升实力?

“别高兴太早!”

陈平安一眼就看出了他们的心思,解释道:“这些鬼物就算拥有鬼丹,也并非是不死,一旦他们的鬼丹力量耗尽,就会死亡,所以你们不要频繁吞噬,最好是每个月吞噬一次,让他们恢复点力量。”

“是!”

破军激动的点了点头,将陈平安的话,记在心中。

陈平安召唤出鬼神册,将阴兵、五鬼、金尸王、摩罗身鬼他们全部收回鬼神册之中。

他们收入鬼神册里,变成纸页中的图画,其实并非如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天灾末世:我的庇护所里都是女主
天灾末世:我的庇护所里都是女主
关于天灾末世:我的庇护所里都是女主:随着时间的的推移,气温开始升高,最后达到了惊人的温度,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之后又是低温......而宋海在高温来临之前获得了一个末世无敌系统,提前知道了末世的来临,还获得了家园空间和储存空间,于是开始了拯救女主的路。让我们且看宋海如何在末世生活。
爱吃土里蹦的大奇
水下废土:林宇传
水下废土:林宇传
林宇传:林宇,一个普通的水下城市居民,却有着非凡的才华和勇气。他与神秘的贺瑶相遇,共同面对资源争夺、政治斗争等种种困难,肩负起拯救种族的重任。
安知小锅锅
替身燃魂:破命绝杀
替身燃魂:破命绝杀
关于替身燃魂:破命绝杀:在末日废土的绝望深渊,高冷女子夏璃,竟沦为命运摆弄的替身!初临此地,愤懑如影随形。就在她孤立无援时,基地强者沈皓强势登场!他腹黑果敢,勇敢无畏,宛如一道光,照亮夏璃的绝境。二人一拍即合,誓要向命运的不公宣战!夏璃独具感知危险的神秘能力,与沈皓携手,从废土流民起步,一路披荆斩棘,沿着初入者、觉醒者、强者直至基地守护者的艰难阶梯,步步攀升。他们能否打破替身的沉重枷锁,在这末日
笺幽
死世传说
死世传说
末世之下,怪物横行。一瞬崩塌的人类文明,为何无法及时做出绝势的反击?神明的指引带领少年和少女在混乱的末世中疯狂进化、不停向前,最终却依旧被命运套上死亡的枷锁?在无可逃脱的死世下,他将追寻最后的希望,缔造出末日之下的不灭传说!
菰箖
穿成星际孤女,被五个未婚夫争抢
穿成星际孤女,被五个未婚夫争抢
穿越星际的洛一以为死亡是解脱,没想到她死了99次,世界也循环了99次。看着因为复活自己被榨干力量的宇宙意识,洛一歉意一笑,她不是故意的。宇宙意识无奈,自己找来的人,哭着也要接受。干脆给了她一个回溯时间的金...
贰十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