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30年不上朝

第279章 玩忽职守(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崇祯:30年不上朝》最新章节。

金泉山乃丘陵山峦地形,连绵起伏间有很多平坦洼地,足可藏兵数万。

且此地北侧是崇山峻岭,南侧有开阔平地,东西侧乃不算宽阔的狭长平原,恰似天然瓶口,正是设伏屯兵的绝佳所在。

此时,张可望率万余步兵屯兵洼地,以逸待劳静等贺珍,占尽了地利人和。

他面色从容,手搭凉棚静静的盯着东南方向:“只要贺珍敢来支援,额们必可击败他,到那时沔县定不战而降,汉中各城就是额们的啦!”

“来了!”

张能奇向东南方向扬鞭指道:“东南方尘头大起,定是过来支援的狗官兵。”

“好!哈哈哈……这次定能立个开拓大功!”

张可望操着陕西口味的话音,大笑道:

“传令下去,杀一个官兵赏银一两,杀一个将校赏银10两!今日定要杀他个片甲不留!”

有了赏钱军心大震,贼兵皆成勇夫。但见众兵各个握紧武器,刀枪并举,只等官兵冲到山脚下,便发动总攻围杀之。

另一边。

贺珍着急火燎的向西北方狂奔。

他不是不知道献贼有可能伏击,但是他不得不主动出击。

因为崇祯即将进军汉中的消息已经传到南郑,对于他这个降而复叛、叛而复降之将,若不尽忠王事,只怕项上人头难保。

思及崇祯诛戮大臣之狠辣,贺珍不由得冷汗涔涔。

为了保住小命,他不得不做出奋力营救沔县的架势。

若能胜贼,自然大功一件;若遇伏兵,即刻拨马便走,横竖落个\"能力不足、力战不敌\"的名头,总强过\"畏战避敌\"和“玩忽职守”的罪名。

“当当当!”

“当当当!”

贺珍正拍马之际,北侧山峦中传出三声炮响,万余流贼应声涌出山谷奔向旷野,浩浩荡荡,杀气腾腾。

“是伏兵!”

“总兵大人,我们是逃跑还是逃走?”

贺珍脸色铁青:

“竟然真的设伏了,贼兵不怕累吗?刚刚走出崇山峻岭,立刻就赶到金泉山一带设伏……

我是立刻逃回南郑呢?还是马上逃回南郑呢?”

他扬起马鞭,转头看向身后,大吼道:“兄弟们,马上往回……”

不等他说完,东侧山谷中传来一阵急促的铜锣声。

抬眼望去,但见山丘山谷中皆有旌旗摇动,又有近万贼兵呼喊着奔了出来,快速堵住了他们的退路。

“娘的!竟然有两路伏兵!我派出去的斥候都是饭桶吗!竟然一处都没发现!”

副将看着潮水般的贼兵,面如土色,颤声道:

“总兵大人,贼兵已经形成围堵之势,不易冲出去啊,我们怎么办?投降吗?”

贺珍一鞭子抽了上去:“又投降!脸都不要了吗?”

那副将哭丧着脸:“这种时候,是要脸的时候嘛?不应该要命嘛!”

贺珍凝眉:“看目前的局势,跑是跑不了,先结阵固守吧!”

副将喜道:“对对对,先结阵,等着贼兵过来劝降!”

不多会儿。

大西军全部冲了下来,足有两万余众,将贺珍的人马死死围在中间。

森寒的箭矢和黑洞洞的火铳口,对准了圈子里的官兵。

一场绞杀随时会上演。

张可望看着结阵自保的官兵,想到贺珍的性格,遂拍马出阵,扬鞭喝道:

“贺珍,你们兵少,又反复投降不受狗皇帝待见,还是速速投降保住性命的好。”

贺珍还未开口,那副将当即叫道:

“我们投降,可有什么好处?”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战狼卫:开局救下德凯副队长
战狼卫:开局救下德凯副队长
『单女主』『理智主角』『人设不崩坏』皇甫武正——睁开眼睛——我是沙...我是创世神!!皇甫武正还没从巨大的疼痛中反应过来感觉自己的手好像被人拿起来转了个什么东西“嗯,还行只见轮盘指向的地方『巨神战击队地神套装』(内容包括:裂地变,地神符手链,战狼战击士,苍龙战击士,虎吼战击士,巨甲战击士)“行了,修正一下战力设定,好像就没啥缺的了,去吧皮...去吧皇甫武正!!!皇甫武正:???哎哟**!!!
终极天剑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刘甸意外穿越到东汉末年,穿越到汉桓帝刘志私生子刘甸身上,并绑定了争霸系统。各个时代并不安分的开国之主,正史中的文臣武将,野史演义中人物,江湖中的侠剑客,齐聚汉末,掀起东汉末年的诡异乱斗。
柏路松芯
欢乐宋
欢乐宋
王大卫穿越到了大宋朝,还是双穿,他一边捣腾两边的东西挣大钱,一边等待汝瓷和钧瓷问世挣更大的钱。你以为他是腹黑男主,他却为了朋友杀辽使,平青唐,战西夏,争霸海域。你以为他不解风情,他却为了心爱的女人,追到上穷碧落下黄泉。王大卫说:大宋朝,我来了,全都给我嗨起来!
王大胃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