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之退伍从政》最新章节。
三号院的书房里,柔和的灯光静静洒落,袅袅茶香在空气中弥漫,可这一切都难以驱散那弥漫在空气中的沉重氛围。张兵和宋江相对而坐,书架的投影将他们的身影拉得长长的。
“小宋啊,”张兵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目光透过那升腾的氤氲,仿佛要看穿什么,“有些层面的变动,不是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能轻易左右的。不过范书记这一步棋,对你来说意义重大。”
他停顿了一下,看着若有所思的宋江,接着说道:“范书记年近六十,在省委书记这个位置上若能再进一步,不只是让自己的政治生涯多延续几年,更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更高层的窗。这扇窗背后,是他多年积累的政治资源和人脉网络。他向上迈进,这股力量自然会向下辐射,而你,”
张兵的手指轻轻划过茶杯边缘,“作为他一手提拔、重点培养的干部,会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你的政治资源会因此更加丰富雄厚。”
宋江敏锐地捕捉到张兵语气中那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他身体微微前倾,轻声问道:“老领导,那您呢?您还有机会更上一层楼吗?”
张兵听了,缓缓靠向椅背,脸上浮现出一丝无奈的苦笑,摇了摇头说:“难,太难了。这看似只是晋升一级,实际上就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不仅仅取决于能力和政绩,时机、背景以及上面的整体布局等因素都至关重要。至少就我自己的判断而言,可能性不大。”他的语气很平静,却透着历经沧桑后的清醒。
然而,下一秒,张兵眼中的黯淡瞬间被一种异样的神采取代,他目光灼灼地看着宋江说:“我晋升的机会不大,但我觉得你的机会很大!年初省里给你阳城定下的目标,到年底有多大把握完成?”
宋江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这是关键问题。他沉思片刻,谨慎地回答:“不敢保证百分之百能完成,但从目前各项数据的走势以及第四季度的冲刺势头来看,完成‘万亿GDP’目标的概率能达到八成。”
“哈哈!好!太好了!”张兵脸上的阴霾一下子消失了,爽朗地大笑起来,“万亿,这可不只是一个经济指标,更是一道政治门槛!是衡量一个城市主官魄力、能力和潜力的硬指标。只要能稳稳地跨过去,我觉得你完全有资格,也很有可能再前进一步!”
“啊?”宋江惊愕地呆在那里,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老领导,我资历还浅,担任市委书记才几年,直接晋升到副部……只怕太难了吧?”
“难?”张兵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对别人来说,或许是难如登天。但对于完成了万亿目标的你来说,应该相对‘容易’一些。”
“容易?”宋江更加困惑了。
张兵脸上露出一抹神秘而深邃的笑容,他压低声音,仿佛在透露一个重大秘密:“你以为‘万亿目标’只是省里对你的期望和考核吗?你错了。这其实也是‘上面’的意思!是有人看中了你的潜力,有意培养你,才给你压上这个重担!这既是对你的考验,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只要你出色地完成这个任务,证明了自己的抗压能力和执政水平,那么下一步的提拔就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不然,凭什么把这个足以影响全省格局的重任交给你呢?”
这番话就像一声惊雷在宋江耳边炸响。从张兵家出来,深夜的凉风吹在脸上,可他却感觉自己像踩在云端一样,思绪一片混乱。
这个可能性,他以前从未敢深入去想。他一直以为进入省委常委已经是仕途的一个高峰了,没想到背后竟然还藏着这么深远的布局和期待。
震惊之余,一股前所未有的希望和动力,如同地下涌动的岩浆,开始在他心中翻腾。
第二天,省委常委会会议室里,气氛庄重而微妙。当议题讨论到人事调整部分,涉及阳城市几个关键岗位的安排时,立刻成了争论的焦点。
省委组织部长邵浩阳首先宣读了精心制定的《关于荆楚省部分领导干部调整的初步方案》。
他着重说明,这次对阳城班子进行微调,是考虑到阳城正处于冲刺“万亿俱乐部”的关键时期,目的是进一步优化班子结构,补充那些熟悉经济工作、有攻坚能力的干部。
他详细介绍了每一位拟任人选的基本情况、考察结果和任用理由,强调组织部前期做了大量细致的分析研判和民主考察工作。
然而,方案一公布,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我原则上同意优化阳城班子的总体思路,”宣传部长林向阳率先发言,但话锋一转,“不过,对于拟提拔马韶阳同志担任常务副市长,我有些疑虑。这位同志长期从事组织工作,是否能胜任抓经济、上项目的工作?他能否迅速适应角色转变,确保市政府高效运转?我觉得需要慎重考虑。”
紧接着,阿买提 - 买买运河表示附议,并且把矛头指向了另一位人选:“还有从省直机关交流到楚州担任常务副书记的李国华同志,他宏观政策水平很高,但缺乏地方基层主要领导的工作经历。楚州现在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需要的是既懂上层政策又能深入基层解决问题的‘双料人才’。是不是考虑从其他发展成熟的地市选拔经验更全面的干部会更稳妥一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常务副省长柳逸晨则从全局的高度强调:“这次调整,是省委为确保阳城‘万亿目标’顺利实现而采取的战略性举措。用人要发挥其长处,不能求全责备。眼下发展机遇稍纵即逝,我们必须为阳城配备最有冲劲、最能打开局面的干部,而不是四平八稳的‘完人’。”
双方意见针锋相对,理由听起来都很充分,会议一度陷入了僵持状态。列席人员都屏住呼吸,感受到这场围绕用人导向和发展战略的高层博弈所带来的巨大压力。
对于常委们的发言,宋江坐在一旁默默不语。毕竟是关于阳城市的干部安排,他不便发言,以免适得其反。
就在僵持不下的时候,王维波的发言打破了僵局。他明确表态:“同志们的讨论都很深入,出发点都是为了把工作做好。但我认为,发展机遇不等人,阳城的冲刺对全省大局至关重要。组织部的方案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人选总体上是合适的。我们要敢于任用有锐气、能打硬仗的干部,也相信干部能在新岗位上快速成长。我同意这个方案。”
省长的表态分量很重。最终,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省委书记范志国身上。
范书记沉稳地做了总结发言,他首先肯定了讨论的价值,然后一锤定音:“争论体现了民主决策,但最终还是要集中统一。我完全赞同省长的意见。服务于全省发展这个最大的政治,选用干部必须突出实干实绩导向。马韶阳、李国华等同志的优势,正是阳城现阶段最需要的。个别同志提到的潜在风险,组织部门要在后续管理中加以关注和引导。这个方案,通过!”
“请书记放心,组织部坚决落实常委会的决定!”邵浩阳马上回应道。
这场牵动多方神经的常委会博弈,终于落下了帷幕。